飘天文学 > 神话版明末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万事俱备
    三十门火炮,不可能都是五千斤的雄壮体格,这样的大家伙只有四门,就是徐光启这帮西学党最初购买的。

    余下二十六门都是三千斤规格的十八磅重炮,周七将八门炮膛尺寸误差较大的炮走漕运往南运去,剩下十八门三千斤重火炮走滹沱河拉入平山县训练炮手。

    炮手选拔,以混元教的高效动员力,仅仅用两天时间就确定了炮手编制及名册、职务。

    皇明炮兵部队已有基于勾股定理的原始弹道学,但只掌握在世代武官手中,很少传播、教授到基层炮兵。普通炮兵就用笨办法,使用火炮时将火炮平放,根据不同的射击距离,来选不同高度的炮垫。

    使用的炮垫规格不同,那火炮的仰角就不同。

    这也没办法,火炮用药量不同,火药质量也不同,弹丸也有误差,你掌握弹道技术,也没法精确射击。

    唯有设立标准,制定火药质量规格、及弹丸、炮膛尺寸,这些标准贯彻到底,才是火炮精确射击的前提。

    不是皇明炮兵不重视弹道学,而是这东西鸡肋。

    周七这里,目前也是鸡肋,但多多少少有么点用处。

    比如火药质量不同、填装量不同,威力有上下浮动;弹丸尺寸规格有误差,这也是有浮动的。

    再加上层次不齐似是而非的弹道学……这么多有误差参数混在一起,势必误差范围很大。

    可误差范围再大,其中也有个靶心在。

    这和弓箭一个道理,弓箭误差某种意义来说比火炮还要大。

    神射符能纠正弓箭,自然也能纠正火炮,无非就是消耗的灵力多一点。

    所谓训练炮手,就是让他们严格配置火药,保证火药质量、装量;再加上统一用铁模法铸造质量、尺寸相对一致弹丸,再用弹道学设定火炮仰角……尽可能缩小误差范围。

    虽不能节省灵力支出,但练好炮术,也能方便以后外扩、打出去。

    整个平山县在籍人口不过五千户,山野之地多荒僻无人居。

    被选拔来充任炮手的多是秀才、童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干练之才。

    优势火力学说、火力决胜论、大炮兵主义思想就此弥漫。

    获鹿县童生魏知策算是炮手里年龄最小的,年龄与周五郎相仿,更难得是魏知策喜好拳棒弓马,体格远比其他童生、秀才健壮,很受周五郎器重。

    又是一日试炮时,魏知策跟着一众人拉着火炮往山里走。

    一门五千斤中的火炮行军载重,皇明军中需要二十头牛拉着走。

    火炮行军,道路环境复杂,自不可能走宽敞平坦道路,什么路况都可能遭遇。

    而这里改革技术,虽没有钢轴炮车,但也有钢槽滑车。

    三千斤火炮躺在钢槽滑车凹槽里,由四头牛力士拖曳行走在山坳里,减少摩擦力后,拖载效率提升很大。

    每门炮配炮长一人,三门炮设立炮队,有炮兵百人,牛力士五十员。

    你皇明有重步兵,重步兵再厉害,顶得住火炮精确轰击?

    双方混战时,古有火牛计,今有结成骑墙推进的披甲战牛……造反就造反,谁怕谁?

    与昨日演练一样,选来的炮兵轮番表演架设火炮、填装顺序、清理等等步骤,最后临近下午,各炮才试射一轮,一切目标,但凡在三里半之内,都在这批火炮射击范围内。

    甚至能隔着两里距离,一炮轰碎对面山上的目标大树树干。

    什么是力量?

    破坏力就是力量!

    掌握了力量,炮兵队伍里的秀才、童生个个精神面貌都有变化。

    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手中的破坏力、如何保护这种破坏力的技术,就是他们要思考、钻研的东西,这种技巧就是战术。

    回收了发射出去的弹丸,魏知策忍不住感叹:“这弹丸十五斤重,一炮打裂三尺宽的大榆树……真不知那二十多斤的大炮,一炮轰出该有多大威力。”

    周五郎听了只是笑笑,说:“我也是好奇。不过那炮过重,不实用。就连这些大炮也不实用,今后还得更换,换成三百斤、五百斤的长炮最为便捷,既方便携带运转,战阵破敌、轰击城墙都可使用。”

    长管炮是没法发射开花弹的,现在孙元化和一帮拐来的工匠正研究新的火炮,已有了眉目。

    有一种五百斤重的红夷炮,正根据形制规格改良铸造技艺,争取用国内先进的钢芯铜体铸造法,争取把重量缩减到三百斤。

    三百斤的火炮,大批量生产,规格尺寸能贯彻如一,质量可靠的话……应该能打遍天下。

    至于五千斤大炮的释放效果……周七对此也头疼,三千斤火炮释放一次,用神射符辅助校正,大概要消耗百元单位的灵力。

    消耗灵力不算什么,可缺乏承载更高灵力的载体。

    没有这类载体,五千斤大炮只能防御使用,不具备外出作战的条件。

    五千斤大炮的威慑效果远远高于实战效果,周七也不甚在意,等到皇明集结大军围剿时,再启用这四门大炮不迟。

    估计这四门大炮轰击后,皇明大军会停战许久。

    皇明大军也是推崇大炮兵主义的,提倡火力至上。

    可拮据的军费预算,坑人到死的工部造火器,会让这些思想及思想的主人一起消亡。

    在自己这里吃了亏,估计皇明大军下一次集结围攻,非凑集数倍的红夷大炮来攻不可。

    没有火力优势,以现在军队的秉性,是没法做出有效进攻的。

    因而造反在即,周七带着自己的鹅搬到了位于平山、获鹿之间的中山湖。

    这里本是古中山国地界,汉中山郡国辖区,这片滹沱河边上滋生的湖泊就被叫做中山湖。

    洪水泛滥时中山湖扩张,洪水消退后中山湖退缩,故而中山湖四周荒僻,虽土地积淤肥沃异常,可洪水为患,无人能开垦,也没人能在这周围居住。

    周七在湖西边山脚下悄悄建了一座二层木楼,养了六十余只大白鹅,享受最后的清宁生活。

    他本想养更多的鹅,可获鹿县、平山县市面上流通的鹅就这么点,养殖规模小,市场受众也小。

    鹅,终究是奢侈品。

    每日处理乌鸦力士往来递送的信息,闲了独自划船散心,船后面跟着一群白鹅,倒也颇多情趣。

    封闭环境,不去与信众见面,这让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安宁、轻松的感觉。

    朝廷那里没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查到真定这边,冯师孔、何应瑞、胡继升三处都有眼线,自己自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做出反制。

    反正运载火炮的那批船,自己只是取走了工匠、硝石、硫磺、二十二门火炮,余下的八门火炮跟着船去了山东。

    官府追查也就查到山东徐鸿儒头上,就等徐鸿儒举旗造反。

    等这家伙把天津毕自严编训的新军引到山东,自己再动手。

    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发生了,兵备副使冯师孔运气很好,因家里父亲新丧,不得不辞职丁忧回家守孝。

    冯师孔可比何应瑞难对付一点,冯师孔这一走,正好对倒马关下手。

    冯师孔驻地在倒马关,提议‘以教制教’的是他,严防死堵混元教的渗透的也是他。

    倒马关驻军也如土门关一样削减兵额,可冯师孔盯得太紧,混元教没法在驻军中发展信众;更北边的龙泉关都已被渗透掌握……金钱开路,守关将领的位置就很好篡夺,兵员给足待遇,拉拢入教更是艰难。

    至于更北边的紫荆关……周七也很想发展渗透,只是有北岳大帝的神域在,堵住、隔绝了自己向北继续扩展的道路;西北方向有五台山那么多佛门净土神域,同气连枝也把自己堵住了。

    西边娘子关驻军一点都没削减,也堵住了自己灵脉地网向西扩展的余地。

    这两三个月来,灵脉地网也就从五百里方圆扩展到一千四五百方圆,很多都是深山君临荒无人烟,除了能养猛禽凶兽等力士外,就剩下汲取灵力这一点作用了,并无反哺信众改善生活的明显作用。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