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买宋 >第二百六十八章 诗酒财气大词人(二)
    此外还有苏轼,大家都知道他可以说是宋朝最出名的人物之一,标志性符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闪舞..

    苏轼生于1036年,卒于1101年,享年65岁。

    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巨匠,其诗词、散文及书法、绘画等,都有很高的成就。

    其实苏轼早年并不显著,不像其他人那样是个神童,一直到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终于大器晚成。

    包括苏轼的弟弟苏辙也一样,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父子三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苏”。

    据宋史记载,苏轼刚十岁时,父亲苏洵就游学四方,苏轼的母亲在家中主持家务,教育子女。

    她对苏轼要求很严格,亲自教他读经史等书籍。

    不仅教苏轼识字,还特别注重对儿子的德育教育。

    一次,苏母教苏轼读后汉书时,读到了范滂传,苏母为范滂母子不畏暴,为了正义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不禁放下书来,喟然叹息。

    年幼的苏轼也深深被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

    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的样,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

    苏轼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二十岁时已经是博通经史,写起文章来,下笔数千言,毫不费力。

    1057年考中进士,做过多年地方官,也曾在朝廷中任翰林学士。

    但因其一身正气,不阿权贵,所以仕途坎坷。

    1089年苏轼被贬为杭州知州,到任后便发现这里大旱,百姓出现饥荒和瘟疫。

    他立即上书朝廷,要求免除应上缴粮食的三分之一,获得批准,减轻农民的部分负担。

    众所周知,今日的杭州西湖,有两条靓丽的风景线,一条是白居易修建的白堤,一条是苏轼修建的苏堤。

    苏堤是一条长三十里的长堤。

    是苏轼带领群众,挖湖取土,筑建成的。

    苏堤既挡住了潮水,使海潮不再灌入市内,又扩大了西湖面积,方便了交通,疏通了西湖水利,保护了西湖不被淤塞。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杭州的老百姓,几乎家家都挂苏轼的画像,吃饭的时候也要祝颂几句。

    还有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为他修了庙,可见那里的人民对他的感激之情。

    虽然苏轼离开我们已经九百多年,但在苏轼之后历朝历代的中国人,都敬仰苏东坡,热爱苏东坡,这一方面是由于苏轼人格的伟大魅力,他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为人民谋利。

    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天赋的才华,他的诗文书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能启迪人们的思维,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

    特别是苏轼的诗词作品,男女老少,人人爱读。

    因为他写的清新、纯真。

    有想象力,有创造力,读后能给人带来快乐、享受和无穷的回味。

    苏东坡写信给谢民师时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能以口舌论贵贱也。”

    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就犹如宝石之不怕试验,真金之不怕火炼,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林语堂先生写作的苏东坡传,在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

    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学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同时也是酿酒的试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

    苏轼出生于一个饮酒世家,祖父、父亲均嗜酒,他也从小养成饮酒的习惯。

    他曾对人说“我每天要饮酒作乐,倘若没有酒喝,就会疾病缠身。”

    苏轼虽然好饮酒,但酒量并不大。

    他自己说“我饮酒终日,不超过五杯。天下不能饮酒的,不在我的下面。我喜欢欣赏别人饮酒,看到别人举起酒杯,慢慢地喝,我的心胸就广阔无比。似乎也尝到了酒醉的味道,这种味道比饮者本人还强烈。我闲居时,每天都有客人来,客人来了,就用酒招待。天下好饮酒的,也不在我的上面。常说人生最快乐的是身无病,心无忧,我确实能做到。”

    元丰二年公元1079七月,御史台官吏黄甫遵,在湖州衙门,当场逮捕苏轼,罪名是苏轼的一些诗文“讥讽朝廷”,“指斥皇上”。苏轼在监狱里被关押130天,这就是所谓的“乌台诗案”。

    后幸得友人营救,才释放出狱,贬职于黄州。

    苏轼到黄州后,心已凉透,把贵贱、毁誉、得失,乃至生死,都置之度外。

    苏轼在黄州,写出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还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词,差不多都有一个酒字。

    在前赤壁赋里,苏轼首先写月夜里与客人乘舟,泛游长江,饮酒赋诗,沉醉在美好的景色之中。

    酒喝到高兴时,有的唱歌,有的有节奏地敲打船梆,有客吹洞箫,“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二段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叹人生的短促。

    曹操、周瑜等,曾是一代英雄,他们在这里导演了威武雄壮的赤壁大战,“而今安在哉,”人生渺小,像沧海之一粟;短暂的人生,像朝生暮死的蜉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文章的第三段阐述宇宙间变与不变的哲理,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人类和万物在发展变化中永恒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又重新喝酒,杯盘狼籍,相枕睡在舟中,不觉乎东方已白。

    这篇散文表现了苏轼贬职黄州时,放荡的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后赤壁赋是苏轼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所作。

    前赋着重写水,后赋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在气氛上,前赋安谧幽静,后赋惊险恐怖、迷离恍惚。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