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买宋 >第五百零八章 无独创之可言矣
      而需要说明,嘉庆年间的《镜花缘》是继《红楼梦》后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

      作者李汝珍是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河南县丞,终身不达。

      他学问渊博,精通音韵,旁及杂艺,著有《李氏音鉴》,而《镜花缘》的话是他晚年的作品,原拟写二百回,结果只完成一百回。

      作品写唐女皇武则天令百花寒天齐放;众花神不敢违旨,开花后遭到天谴,被谪为一百个女子。

      而花神领袖百花仙则托生为唐敖女小山,唐敖科举落第,心情沉郁,随妻弟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向导,历观海外诸国异人异事后入小蓬莱求仙不返。

      小山思亲心切,出海寻父,却意外地在小蓬莱泣红亭内录得一卷“天书”。

      回国后恰逢女试,录取百女,实则令被谪花神在人间重聚。

      众女及第后,拜谒宗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尽欢而散,小山也重入仙山。

      最后中宗复辟,尊则天为“大圣皇帝”,而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

      同时随着雍正七年“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之后(王之春《柔远记》,卷四),人们的眼界开始扩大,日益要求打破闭塞局面。

      所以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李汝珍,使他能根据《山海经》以及汉晋宋元以来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在《镜花缘》八至四十回中安排了许多海外奇国,着力描绘了这些国家的奇闻异见。

      一则以寄寓自己的社会理想,一则以讥弹当代的黑暗现象。

      这些类似《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的国度,各有自己独特的风习。

      君子国好让不争,宁可损己,不能损人。大人国民风淳厚,待人宽大,都以假想的形式集中体现了作者“升平世界”的政治理想。

      而两面国则嫌贫爱富,欺诈成风,一张张亲切的笑脸迎人而来,藏在浩然巾后的本相却狰狞可怕。

      这正是封建社会虚伪、狡猾的写照,像是齿国人聪慧好学,两个女孩儿大谈音韵,竟然使多九公汗流浃背,可见自幼教育女子的重要。

      然而白民国却有学究,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成“切吾切,以反人之切”。

      而淑国假装斯文,酒保竟用“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莱要一碟乎?两碟乎?”去询问顾客。

      把醋当酒的老儒,咬文嚼字,一段日常对话竟连用了五十四个“之”字。

      这正是作者对儒林中的不学无术,酸腐不堪的学究进行尖刻的讽刺。

      他反对八股文,主张分科考试,量材录用,使有一技之长者各得其所。

      这种要求显然适应了社会分工日渐细密的发展趋向。

      此外作者还写了无肠国的刻薄腌躜,为富不仁,用粪便养活奴婢;毛民国的生性鄙吝,一毛不拔;结胸国的好吃懒做,翼民国的酷好奉承,豕喙国的善于撒谎。

      就这样,作者在这些虚构的国度里,以酣畅尖刻的笔触,相当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种种恶俗的憎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镜花缘》竭力对一切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自‘嫁娶、葬殡、饮食、衣服,以及居家用度”的“失之过侈”,风鉴、卜筮、讲属相、择风水等等迷信风俗的不近人情,都一一予以评论,提出了改革办法。

      但是罗列现象多,深入揭发少,更没有接触到问题的本质,而封建士大夫的气息很重:反八股而不反科举,反对风水迷信却以孝道为本;他的乌托邦思想仍然跳不出儒家范畴。

      而一切理想的海外乐土上依然有皇帝宰辅,它们的社会结构也依然是封建制。

      要求提高妇女地位是《镜花缘》十分突出的主题思想。

      这和当时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追求个***的社会启蒙思想的抬头是有关系的。

      作者在四十八回《泣红亭记》里说:“盖主人自言穷探野史,尝有所见,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这多少流露出作者为妇女扬眉吐气的创作动机。

      所以小说一开始就写“女魁星北斗垂景象”,“百花获谴降红尘”的神话,借以说明“今日灵秀”乃在女子的缘故。

      他要求女子自幼有读书机会,长大了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反对男子垄断文化,因而笔下的一百才女,有的文采惊人,有的深通医理,有的精通数学,有的有胆识,有的有侠肠,一句话,都是些巾帼奇才。

      他尤其反对缠足,穿耳这些戕害人身的恶习;反对卜婚、娶妾这些强加给妇女的不平待遇。

      甚至连封建史家,文人一概否定的女皇武则天,对她提高妇女地位的德政也予赞扬。

      这种同情妇女,尊重女权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女儿国”的描写中。

      这里,“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以治外事”。

      而封建社会中女子身受的一切摧残都转嫁到男人头上。

      林之洋入宫缠足的描写,实际是让男人设身处地去体验女子的苦楚。

      这种朦胧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红楼梦》有相通之处。

      但《镜花缘》中的女性已经不再是爱情故事中的主角,而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了。在古典小说中,这是破天荒的。

      然而作者毕竟生活在封建时代,他的观点依然有很多封建色彩。妇女当权,他依然不能接受,武则天和女儿国王,他都不是当正面人物来写的。

      武则天当政是“心月狐”“错乱阴阳”;徐敬业叛乱失败,作者却深表同情。

      那些及第的才女也都不曾干预政治,只是陪伴皇帝的雅客罢了。

      父母包办婚姻,男女授受不亲,这些封建习俗,作者并未反对。

      由此可见作者的反封建是不彻底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