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买宋 >第五百二十五 变化
    如第64回宝钗知道黛玉作了五美吟后,还未看诗,先教训黛玉说“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红次之,其余诗词之类,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和名誉。”宝钗在此还是以老大自居。

    并且需要说明,黛玉认同钗正黛次决不是偶然的。

    因为在宝玉挨打之前,黛玉还和宝钗争强斗胜,像是第32回她就感叹自己和宝玉既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显而易见,这大有有我无你的味道。

    而在两宴大观园之后,她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低头了。

    比如第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语”中林黛玉被宝钗一番“看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的“开导”说得“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还有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回,她在与宝钗谈话中承认自己过去对宝钗看法不对,宝钗劝她不要看杂书是对的,往日竟是她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还说她长了十五岁,没有人像宝钗前日那样教导她,自己无依无靠,客寄贾府,一草一纸全和贾府小姐一样,被人多嫌,不如宝钗有母兄,有房地,一应大小事情不要贾府一文半个。

    这就说明她认识到自己无法与薛宝钗抗衡,她在宝钗的实力面前认输了。

    不仅如此,她还对宝玉说宝钗“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

    宝玉对她与宝钗的和解不理解,黛玉则心平气和地向宝玉讲了宝钗对她的许多“好处”。

    以及第56回宝钗管家,更使她感到形势已难扭转,要实现与宝玉的知己爱情,只有投入薛姨妈的怀抱。

    所以在第57回薛姨妈给她谋出路时她要认薛姨妈做干妈,后来也确实认了妈妈。

    作者在64回之后穿插了一个尤氏姊妹的故事,这个故事虽有其独立意义,但作为红楼梦这个艺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则是预示林黛玉两种可能命运的不可行。

    尤二姐嫁给贾琏后,安分守己,和安于作次妻的林黛玉相似,但最后却为凤姐所不容,吞金而逝。

    黛玉作次妻若变成事实,虽然会受到宝玉的宠爱,根据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规律,决不会为薛宝钗所容。

    要知道薛宝钗表面温柔和平,实则嘴甜心冷,远比嘴辣心辣的凤姐更难提防。

    至于尤三姐的命运,则预示黛玉外嫁之不可能。

    柳湘莲怀疑三姐不贞而悔婚,黛玉自小与宝玉朝夕相处,如另觅知音,下场不会比尤三姐好,纵然像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一样清白,也难免被人怀疑见弃。

    宝玉对黛玉与薛姨妈及贾母的作次妻的构想蒙在鼓里,但从他对芳官、藕官、春燕、莺儿、五儿、彩云、香菱、平儿等丫鬟姬妾的百般呵护看。

    如果钗正黛次的方案变为事实,必然扬次抑正,家反宅乱。这无异于提醒王夫人。

    不能让一个赵姨娘式的次妻林黛玉生活在宝玉宝钗身边,而只能让一个周姨娘式的粗粗笨笨的袭人把宝玉宝钗陪伴。

    抄检大观园是王夫人对钗正黛次的表态。

    同时晴雯因眉眼与黛玉长的像而触动了王夫人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人谓袭人是宝钗的影子,晴雯是黛玉的影子。

    王夫人提拔袭人是爱屋及乌,驱逐晴雯是恨屋及乌。

    她抄检大观园是杀鸡给猴看,她诬称晴雯“懒”、“一年四季病不离身”、“害女儿痨”,实际都是指桑骂槐,针对的是黛玉。

    因为黛玉说自己一年四季是药养着;袭人说她旧年好时作了个香袋,现在半年还没拿针线呢;至于害女儿痨,大观园里只有林黛玉。

    并且王夫人事后给贾母回禀的这些精心罗织的驱逐晴雯的罪名,目的是让贾母放弃钗正黛次的设想。

    抄检大观园后,薛宝钗建议王夫人省掉大观园这笔开支,表面上捍是为贾府节省开支,实际后果是在绝林黛玉的后路。

    因为此时的大观园只剩下宝玉黛玉,宝玉搬出大观园犹有住处,黛玉搬出大观园将无处安身。

    她连像妙玉一样带发修行的路也被堵死了。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薛宝钗当初顺从薛姨妈钗正黛次的构想是违心的,她在骨子里对林黛玉是排斥的。

    单纯幼稚的林黛玉却被她对自己的表面“好处”所迷惑,可悲可叹。

    而关于后40回的话,因为现在一般人都习惯于把曹雪芹的前80回红楼梦和高鹗补续的后40回红楼梦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看待。

    当初高鹗补续红楼梦也是为了使表面上没有故事结尾的前80回变得有头有尾。

    而事实上后40回和前80回互相矛盾,难以构成一个艺术整体,尤其是在人物描写方面,后40回只有前80回人物之名,而无前80回人物之实。

    前80回红楼梦的主要人物是王夫人和贾宝玉。

    王夫人因其背景和性格的原因,似不如主要人物贾宝玉引人注目,所以很少人把她作为主要人物看待。

    其实,在女尊男卑的贾府,贾母和贾政对王夫人都有几分惧怕;王熙凤探春等人则更是唯王夫人之命是从。

    贾府下层人物的命运都掌握在王夫人手中;像贾宝玉婚配对象的选择和决定这种牵动贾府全局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更是王夫人不容他人插手的大事。

    王夫人利用生母和贾府女皇的权力,根据自己和家庭的需要而不是根据当事人的需要,代替当事人强行择定婚配对象薛宝钗;贾宝玉则根据自己追求自由的生存目的,自主择定婚配对象林黛玉。

    没有权利就没有自由。这场选黛还是选钗的权利对抗权力的冲突,也是人的生存目的与生存条件之间冲突的表现。

    众所周知,生存条件本来是为生存目的服务的,王夫人却要宝玉放弃生存目的,屈从生存条件,这就是贾宝玉和王夫人作为两个主要人物发生冲突的意义所在。

    可是后40回却把王夫人和贾宝玉都变成了次要人物。在宝玉婚配问题上,开始是贾母主动提出让贾政给宝玉相看一个女孩子,既未提黛也未提钗。

    接着,贾母为治宝玉因失玉所致之病,为使将赴外任的贾政放心,让贾政王夫人向薛姨妈求娶宝钗,薛姨妈征求宝钗兄妹意见后表示同意,于是两下一拍即合,大功告成。

    王夫人和贾宝玉在娶钗问题上和其他一系列问题上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