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壶关风云 >第十三回 盖良弼界北坚壁清野 申世
    第十三回

    盖良弼界北坚壁清野

    申世江界南城寨弄枪

    一九四〇年五月,为尽快恢复党组织,建立壶关县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占区和国民党军占领区的革命工作,**壶关县党组织在组织上分为两个县委,**壶关县委领导抗日民主地区党组织工作,**壶南县委领导敌占区和国民党军占领区的地下斗争。

    鉴于原**壶关县委书记许少林已隐蔽,地委任命原壶关县委宣传**陈冰之任**壶关县委书记,原宣传部副**葛一梅(河北人)任宣传**。**壶南县委书记及主要领导干部和组织全部实行精干隐蔽政策。

    同月,**壶关县委决定建立晋庄分区委,马士吉任书记,赵银山、王保慈、李寅虎任**。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各级党组织与群众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夏季,形势变得更加艰苦,日军和国民党军对抗日根据地采取封锁政策,各种物资奇缺,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壶关县委决定将所有党政工作人员化整为零,分散到各村、各山庄窝铺与群众一道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县委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立足于党的事业,处处为群众着想。各级干部群众化、外来干部地方化,群众吃什么、穿什么,党员干部也要吃什么、穿什么。县委书记陈冰之在南山区开辟工作,为与群众打成一片方便工作,他努力学习当地方言。吃住与群众在一起,白天与群众一起下地干活,晚上点松明子学习、工作。时刻体贴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很快开辟了东南山区抗日根据地。

    宣传**葛一梅与群众一起上山挖野菜、开荒地、拣干柴,与老百姓建立了亲密的鱼水关系。党政干部生活俭朴,以身作则,使人民群众增添了战胜种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没有盐吃,就在盐碱地上熬硝代替食盐,没有棉花就用羊毛做衣取暖。

    在艰苦的环境里,党员干部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群众也时时爱护干部,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干部。崇高的**主义信念和高度的革命自觉性,把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绐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力量,渡过了重重困难。

    七月二十日,正直敌顽疯狂时期,太南特委派侯国英同志任壶关**,下设四个区:一区在城北一带,区长秦秋文;二区在晋庄、畅村一带,区长王前;三区在盘马池、安口一带,区长盖良弼;四区在东、西崇贤、洪掌一带,区长周刚。经常住在山仓、后沟、北头、常家池一带;后退平顺县的佛堂岭、寺头和虎窑、西湾、南消沟一带。

    上级把平顺的十里、北庄、东西七里、东川、南头、东郊、徐家后、常家池、消军岭、白家庄、大门道、北坡、南脑、西沟等村化借为壶关作为壶关抗日根据地,从而壶关政府在白家庄驻了一个时期。

    二十二日,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八月八日,**、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进行拔掉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敌人使用的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掀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这是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压缩八路军的作战空间,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县子弟兵独立营在教导员车敏的带领下,配合主力参加了“百团大战”,连续攻破东长井、河口等日军据点。22日,**壶关县委得到来自敌占区内线情报,获悉日军将要到根据地晋庄一带“扫荡”,便组织力量破坏了东崇贤村的木桥,并在周围埋伏了独立营战士。出发“扫荡”的日军遭到独立营战士的伏击,行动受阻,连夜逃回县城。这一战斗鼓舞了根据地军民,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配合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的同时,根据地派在涉县温村学习的江平来领导各村妇女进行解放思想,扫除封建,走下炕头,走上田间,着装上阵,参加农业生产和“坚壁清野”的运动。同时,在平顺县候堡参加民族革命中学学习的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的**赵麦玲(女、神郊村南岸上人)、王化(女)、郭芳芳(女、壶关县晋庄人)、申仪(女、壶关县河口人,江平的妹妹)和师丕珍(平顺县委成员,江平的未婚夫)等也来参加这次运动。网

    赵麦玲是壶关县神郊村(南岸上)人,出身在一个中农家庭,她跟年近花甲的**相依为命过着仅可温饱的生活,没机会上学读书,同年,与盖良弼(神郊村人)同志结婚。

    一九三八年盖良弼投身于抗日决死队三纵队工作。一九三九年夏季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转战到神郊村,**们学军事、学政治、大搞民运工作。抗大女生队的学员,经常到赵麦玲家,讲抗日救国和解放妇女的道理,也经常召开群众会,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由于封建家庭关系老人不愿让赵麦玲参加群众集会,但在抗大女**的启发下,终于冲破了家庭的束缚,走向社会,学习抗日高于一切,不抗日活不成的道理,面对困难当头的严酷局面,使赵麦玲开始认识到,党提出的抗日救国的主张是拯救民族危亡的主张,自己是一个青年人,应该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去。在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思想下,把个人的安危和民族的存亡紧密地联系起来,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国民党顽固派在山西发动了破坏国共合作抗日的十二月事变,屠杀**党人,进攻革命军队——抗日决死队,**人民群众。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神郊村党组织将村里三十多名男女积极分子组织起来,于一九四〇年二月初,跟随驻神郊村的壶关军政干部学校全体人员,紧急向本县黄花水村集结。从此赵麦玲离家参加了革命,在转移的当天,国民党二十七军就侵占了神郊村,把村地下党员丁耀明、杨青禄等同志残酷杀害。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