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帝国星象 >原型大竞猜 10剑来
    后人

    诸暨西施殿

    诸暨西施殿

    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诸暨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稍后,女诗人鱼玄机又有《西施庙》诗。这些是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当规模。此后屡兴屡废。西施殿于1986年奠基,1990年10月7日落成,景区占地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构成。西施殿景区在重修过程还从民间征集了12000余件从老式民居上拆下来的古建筑构件,其中包括梁、柱、门、窗后人

    诸暨西施殿

    诸暨西施殿

    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诸暨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稍后,女诗人鱼玄机又有《西施庙》诗。这些是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当规模。此后屡兴屡废。西施殿于1986年奠基,1990年10月7日落成,景区占地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构成。西施殿景区在重修过程还从民间征集了12000余件从老式民居上拆下来的古建筑构件,其中包括梁、柱、门、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这些木、石构件雕刻精美,工艺水平高超。经过设计者的精心搭配,合理利用,无疑大大增强了西施殿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使它更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景点门楼外观像座牌坊,四根一组的青石圆柱中间是三扇朱红油漆拱形大门,给人以古朴凝重的第一感觉。作为主体建筑的西施殿,综合吸取了传统宫殿和民间宗祠的构筑手法,把主殿台基抬高,殿前以拱桥为主轴,并配置水池和东西侧厢,这种结构既保证了主殿的体量,又不至于呆板,起承开合多变化,高低错落有层次,大殿内的西施像(底座高80厘米,像高280厘米)神态娴雅,端坐在浣石上。

    西施殿右侧正对门楼的建筑是古越台,台分上下两层,上层供奉着越王勾践和他的两位谋臣文种、范蠡;下层是“西施行”故事展馆。与西施殿遥遥相对的郑旦亭是为纪念与西施同入吴的美女郑旦而建。西子碑廊在郑旦亭左侧,依山就势而建,历代文人墨客为西施题写的诗句和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各种西施画像都一一刻了碑罗列在此;碑廊尽处便是整个景区的最高点,浣纱江和对岸的郑旦故里─鸬鹚湾村皆在眼前了。穿过新建的香榧馆、珍珠馆,出门从浣纱亭拾级而下就到浣纱石了,相传当年西施就是在此浣纱的,历经2500年风雨沧桑,昔日风光早已不再,但王羲之手书的“浣纱”二字却依然在目。

    14处古迹群流传千年的西施民俗

    临浦集镇往东北走2公里,有一座苎萝山。山的西边有一条长约2.5公里的浣沙溪。这条溪的两岸,分布着西施庙、苎萝亭、范蠡庙、起埠庙、浴美施闸等14处西施古迹群。至今,浣沙溪边的粉红建筑西施庙里仍保留一块清代光绪皇帝的御旨石碑。在古代地名和历史文献中,“苎萝村”、“施家渡”等地名和西施紧密相连。在临浦镇北部,就有一个施家渡村,这个村子里大多是施姓家族,相传是西施的出生地。临浦当地也有多个有关西施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横一村一年一度的荷灯节,为纪念西施和她的姐妹郑旦而举办的,这一习俗已流传了近900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说是西施生日,这一天,不光是临浦,有来自萧山各地、绍兴等地的香客来西施庙进香,至今不衰。

    划定一个3.95平方公里的古迹保护区

    临浦西施古迹群是萧山区级文保单位,临浦西施传说也于2007年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临浦民间文艺者根据西施在临浦流传的故事,已编撰了6本西施文化丛书。临浦也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对西施古迹群进行保护修缮,修建了西施公园。不过,临浦14处西施古迹群总体散乱,传说故事也无法形成实实在在可看可游可用的有形资源。

    新鲜出炉的《临浦西后人

    诸暨西施殿

    诸暨西施殿

    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诸暨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稍后,女诗人鱼玄机又有《西施庙》诗。这些是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当规模。此后屡兴屡废。西施殿于1986年奠基,1990年10月7日落成,景区占地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构成。西施殿景区在重修过程还从民间征集了12000余件从老式民居上拆下来的古建筑构件,其中包括梁、柱、门、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这些木、石构件雕刻精美,工艺水平高超。经过设计者的精心搭配,合理利用,无疑大大增强了西施殿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使它更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景点门楼外观像座牌坊,四根一组的青石圆柱中间是三扇朱红油漆拱形大门,给人以古朴凝重的第一感觉。作为主体建筑的西施殿,综合吸取了传统宫殿和民间宗祠的构筑手法,把主殿台基抬高,殿前以拱桥为主轴,并配置水池和东西侧厢,这种结构既保证了主殿的体量,又不至于呆板,起承开合多变化,高低错落有层次,大殿内的西施像(底座高80厘米,像高280厘米)神态娴雅,端坐在浣石上。

    西施殿右侧正对门楼的建筑是古越台,台分上下两层,上层供奉着越王勾践和他的两位谋臣文种、范蠡;下层是“西施行”故事展馆。与西施殿遥遥相对的郑旦亭是为纪念与西施同入吴的美女郑旦而建。西子碑廊在郑旦亭左侧,依山就势而建,历代文人墨客为西施题写的诗句和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各种西施画像都一一刻了碑罗列在此;碑廊尽处便是整个景区的最高点,浣纱江和对岸的郑旦故里─鸬鹚湾村皆在眼前了。穿过新建的香榧馆、珍珠馆,出门从浣纱亭拾级而下就到浣纱石了,相传当年西施就是在此浣纱的,历经2500年风雨沧桑,昔日风光早已不再,但王羲之手书的“浣纱”二字却依然在目。

    14处古迹群流传千年的西施民俗

    临浦集镇往东北走2公里,有一座苎萝山。山的西边有一条长约2.5公里的浣沙溪。这条溪的两岸,分布着西施庙、苎萝亭、范蠡庙、起埠庙、浴美施闸等14处西施古迹群。至今,浣沙溪边的粉红建筑西施庙里仍保留一块清代光绪皇帝的御旨石碑。在古代地名和历史文献中,“苎萝村”、“施家渡”等地名和西施紧密相连。在临浦镇北部,就有一个施家渡村,这个村子里大多是施姓家族,相传是西施的出生地。临浦当地也有多个有关西施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横一村一年一度的荷灯节,为纪念西施和她的姐妹郑旦而举办的,这一习俗已流传了近900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说是西施生日,这一天,不光是临浦,有来自萧山各地、绍兴等地的香客来西施庙进香,至今不衰。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