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满城都是我马甲 >80 第八十章
    “杨大学士方才说, 第二题的题目, 是君王要利于百姓, 还是百姓要利于君王。”苏小昭转转眼眸, 看向左边之人,“雍公子, 你以为呢”

    “即是一国之君, 自然应殚思竭虑,恩泽百姓,以求治理的国家兴盛繁荣。”雍和璧答。

    苏小昭望向宁夫人:“宁夫人也这么以为”

    姿容华贵的夫人容色端然,不知所思,只回:“难道不该如此”

    不说赞同,也不说不赞同。

    他们之间的相处氛围, 苏小昭总觉有些说不出的不自在。杨大学士似乎时刻都在意宁夫人的话语与神色, 而雍和璧说话时, 间或也会看一眼宁夫人。后者尚可说是晚辈对亲族长辈的礼敬,但前者,杨夫子这岁数了,也不至于是老树开花吧苏小昭扫了几人一眼, 将对宁夫人的猜疑心思暂且压下。

    苏小昭抿了抿唇,语气坚决道:“在谷歌看来, 君王绝非是要为百姓舍身,而是要百姓为他捐躯才对。”

    她是在说什么

    几人都微愣了一下。

    杨大学士当即反驳道:“荒唐。这岂不是暴君之治”

    “然也。”苏小昭容色坦然而诚挚, “但寄希望于一个无欲无求、德智双馨的君主, 来带领整个国家繁荣昌盛, 才是真的荒唐。”

    杨大学士皱了皱眉,还未说什么,宁夫人却饶有兴致地开口了:“这可不是常人之所想,先生可能否讲出个道理来”

    “敢问几位,这世道是清官多,还是贪官多”苏小昭问。

    “清官屈指可数,贪官车载斗量。”宁夫人答。

    “那是圣明的君主易出,还是昏庸的君主易出”

    “圣明如尧舜之君王不世出,可说寥若辰星。”宁夫人眸中带笑,又幽深深的。

    旁边两人谨言思索措辞之际,宁夫人却答得利落,惹得苏小昭不禁多看了她几眼。

    “宁夫人说的是。”苏小昭朝她点头,而后解释道:“一个王朝想要千秋万代,不可能指望于千秋万代的贤明君主,与千秋万代的清官之流。为王为官,为百姓鞠躬尽瘁是佳话,但也正因其稀少,方成佳话。实际上,你们口中的这条名为殉国的荆棘之路,又有多少人会真的心生向往,为之前赴后继既然王道无恒常,霸道无恒常,圣明天子与清官更无恒常,又怎能希冀以无恒常之物,维系恒固之王朝”

    这个角度的讨论前所未闻,一时之间,杨大学士与宁夫人脸上都浮现思索之色。

    雍和璧眸光微动,墨色的眸子似有光华流转而出,认真问:“那谷歌认为,这世间有哪一种恒常之物,能使王朝昌盛,延续百千世而不易”

    苏小昭笑了笑,说:“贪欲。”

    话落下,三人讶异的目光随之而至。

    “贪欲,生而知之。穷究古今,人因有贪欲而抱团取暖,而有国之诞生,有文明之诞生。贪欲若是消除,国体也将亡,或许连文明都会荒芜到仅剩下文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王者之欲,则当比天下之人更盛,以开拓疆土,以攫取万物。所以,若处国君之位,便当谋划天下百姓为己所用,绝不是反过来。”

    “可是,贪欲固然恒常,但并而不恒固。仅凭君王一人之贪欲,怎可能固国之根本”雍和璧蹙眉摇了摇头,指出不妥。

    “不错,所以要举国之贪欲而为之。”苏小昭轻笑了一声,坦率说道:“这便是我所说的第三道。”

    “举国之贪欲”几人同声道。

    “正是。有一种概念叫利益链,以利益为联结,环环相连。而我说的第三道,便是基于此利益链,而成国之章法,立国之制度。在此种制度之下,便不怕你有逐利之心,只要逐利,就跳不出这个圈子,越是贪婪,便越能造福人间。”

    宁夫人蹙了眉头,思索不得:“等一下,这成的又是怎样一个国之章法逐利乃商人所为,商人微鄙,先生何以说逐利,便能造福百姓”

    文人清高,多讲究轻利重情义,甚至利之一字,闻之都会色变,恨不得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苦日子,唯恐被人说逐利。眼下这人却言之滔滔,要以举国之贪欲而立国,宁夫人一时不解其意,怎样也想象不出那般的光景。

    “只要引导得当,利益链足够牢固,逐利当然能利国,抑欲反而会伤国。”苏小昭转向宁夫人,问她:“夫人,南宛可有过重大灾荒”

    苏小昭算是看明白了,好像因着宁夫人在场,杨大学士与雍和璧出言都有所顾忌,既然如此,谈及国事,不如直接询问宁夫人来的省力。

    “十三年前,南宛建国四年,黟县与魏县接连出现重,皆是因当地主官隐瞒不报,待到朝廷发现时,黟县的树皮几乎被百姓吃尽,而魏县,则是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宁夫人声音沉凝道。

    说起那段历史,三人都露肃然之色,那时朝廷加急下派赈灾粮食,但灾情拖延已久,加之路途遥远,待粮草抵达时,黟县和魏县都已成了人间地狱,人数折半有余,先王怒不可遏,下令将两县主官及牵涉官职者一律斩首,方平息民怒。

    “那场灾祸我也有耳闻,据说当时魏县人相食,两百里外的安邑县,却是谷贱伤农,可有此事”

    苏小昭自然也听过那年的灾荒,作为歌姬时,她在茶楼里听了不少故事,也是与这场饥荒有关。

    “没错,本来灾荒并不至此,但两县主官明知有灾情,却谎报于朝廷,拖瞒多时,酿就惨祸,实在罪大恶极。”杨大学士咬牙切齿。

    “那之后,朝廷又是如何处理地方主官隐瞒不报一事的呢”不待人回答,苏小昭便叹声道,“朝廷自那以后,每年都会派遣监察官巡视地方吧可是据我所知,这巡查制度建立至今,虽有成效,却未能根绝此事,不但有巡视官与地方官员勾结之事发生,甚至,还有过巡视官为了中饱私囊,逼迫地方官员一同榨取民脂之事,我说的可对”

    “正是如此。”宁夫人沉吟道。

    “地方主官隐瞒灾情固然罪无可恕,但这种制度下的利益链,也并不十分妥当。”

    苏小昭解释说:“因为要维护这种制度,就会要求里头每一环的人,都是清廉的,都是一心为民的,一旦出了怀有私欲之人,便有或大或小的灾祸发生。”

    “若是不假设每个人都是清廉公正,相反,假设他们是穷奢极欲之人,我们再来调整此利益链试一试。”苏小昭以指沾了茶水,在案上勾勒出一环环的关系,解释道:“事情的起始,是主官隐瞒不报灾情,而隐瞒不报的原因,是因为会影响其政绩考察。官员为了考察卓异,看到春收不好,只会想着等秋收,秋收不好,又等着来年大丰收补偿等到捂不住了就为时已晚了 ”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