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第三百四十七章 辽东之战 形势危急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攻占金山城,李世勣兵发盖牟城,天子莅临视察前线,李勣意欲攻打辽东,奈何突遭四面楚歌。这才引出正面对敌李世勣拼死抵抗,后路驰援楚墨风撼动乾坤。

    辽东城,大唐征伐高句丽的第二站,也是属于高句丽除去平壤城外最大的一座城池,眼见大唐士卒步步紧逼,身处平壤城内的渊盖苏文也是心急如焚,思量许久之后,渊盖苏文留下了自己的亲儿子渊男生坐镇平壤,自己则是带着大军前来驰援辽东城。

    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李世民展示大唐雄狮的勇武,李世勣和李道宗二人率部进发辽东,此番李勣所率领唐军主要以步兵为主,而且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的前行,尽管速度并不快但是声势颇为浩大,不料在开进路途之中,就遇到出城前来迎战的高丽军。

    虽然高句丽采取了防守为主的政策,但是面对清一色的步兵,尤其还是携带了大量攻城器械的步兵,以骑兵为主的高句丽不介意出城袭扰一番,不在意击杀多少敌军,为的就是延缓敌军前进的速度,以便可以给辽东城留下更多的准备时间。

    自古以来能够对阵骑兵的,除了骑兵就是弓箭手,步兵对阵骑兵,用李道宗的话来说,你以为大唐所有的步兵都是靠山军那种防御力强悍的步兵吗?然而大唐只有一支靠山军,况且辽东城外一马平川,对于机动性强悍的骑兵来说,这里完全是收割人头的绝佳之地,毕竟野战从来都是骑兵的专利,步兵只能用来攻城。

    望着对面密密麻麻的高句丽骑兵,李道宗不免叹了口气说到:“这时候多么希望贤王兄在此啊,至少他麾下的修罗铁骑,那才是野战的王者。”

    听了李道宗的话,一旁的李世勣也是有些无奈,早知道自己当时就不要脑袋发热,听从李道宗的建议,还说什么待陛下抵达之时,至少让陛下看到大唐雄狮步步为营,这下可好了,有句话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用来形容此时的自己再好不过了。

    然而抱怨归抱怨,后悔归后悔,李世勣深知,远在辽东城南面的张亮,此刻正浩浩荡荡地率水军镇守沙卑城,自己这边如若能牵制住大批的敌军,那边张亮的防守压力就能够有所缓和,殊不知远在沙卑城内的张亮,此番却是给李世勣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原来就在本月的己巳日(初二),大唐水师大军攻下了沙卑城,俘获男女八千人,鉴于楚墨风当年的‘五杀令’的震慑,大唐水师在攻下沙卑城之后,展现出了仁慈的一面,非但留下了八千俘虏和城中百姓,且始终没有侵扰百姓。接管沙卑城之后,按照既定的战略方针,除了留下必要守军驻守此地外,其余主力绝不能停留此地,必须日夜兼程一路北上,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整个辽东战场最为紧要的地方——建安城。

    建安城乃是一处战略要地,由于自鸭绿江进入高句丽沿途尽是连绵不绝的山麓,山道狭窄不适宜大军同行,故而只能选择绕路行军,从新义州过了鸭绿江,不是北上而是向西行军然后向北,虽然有点绕路,但是都是平地,行军比较顺利。这条行军路线是楚墨风临行前与李世民研究许久才定下的,但是其中的关键点就是建安城,辽东各地高句丽守军如果想撤退回国,必然要经过此地;同样,高句丽国援军如果要前来支援辽东,必然也要经过此地。

    故而,对于张亮部唐军将士而言,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就在张亮攻占了沙卑城之后,收到了楚墨风的飞鸽传书,上面并没有什么大篇幅的话语,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人在城在,人亡城也依旧在。死守不退!’

    望着最后那句‘死守不退’,张亮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虽然自己身为刑部尚书,但是张亮作为当年秦王府的老人,也知道既然楚墨风说出了死守不退这句话,那就意味着,自所携的六万士兵必须固守此地,即使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守,绝不能退却,张亮也从其他人口中打听过当年碛口之战的细节,对于楚墨风率一万七千余人死守的行为甚是敬佩,身为武将出身的张亮,何尝不想靠着辉煌的战绩扬名立万,但是那些闪耀的光环却始终挂在楚墨风、李勣、李靖、李道宗,甚至是侯君集那个败类的身上,此番自己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如若不能善加利用,岂不是枉费了贤王殿下的一番苦心,毕竟此番的整体作战计划,乃至点将以及分配进攻路线一事,都是由楚墨风亲自制定的。

    张亮其实并不擅长军事,此番他也深知,即将面临自己职业生涯中最为险峻的时刻。毕竟能够靠一场鸿门宴篡夺政权的渊盖苏文也不是傻子,自从收到大唐水师攻下沙卑城,对方已然明了大唐的战略意图,北上掐断高丽辽东守军的退路。故而平壤城方面立即从泊汋城派出大军前来抢夺建安城。

    殊不知高句丽这一次时机把握的相当好,如若楚墨风在此,也忍不住会为其拍手喝彩,因为就在高句丽援军抵达建安城时,张亮部还没有修整好防御工事,这下轮到张亮难受了。高丽军全线冲击,唐军仓促应战,张亮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望着眼下的情形,张亮这才明白,打仗和刑部问案直接是两个事情,一时间张亮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一面命人修筑工事,一面拼死抵挡,有句话说的好,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虽然没有什么计策,但长期从事刑名工作的张亮,心理素质相当好,得知高句丽前来攻城,竟然毫无惊慌失措之态,只是正襟危坐。身边将士见到,竟然以为这位统帅已然胸有成竹。副总管张金树带着兄弟们擂鼓助威,竟然士气大振,扭转颓势随即反败为胜击溃了前来攻城的高句丽大军,从而也有惊无险地保住了建安城。

    然而,建安城虽然保住了,却放走了四万高丽援军,让这帮人得以北上支援辽东。虽然从战术层面上来看,张亮取得反败为胜的战果,但是从战役层面上来看,这一仗却是失败的,四万敌军就这样成建制的离开了战场,这也使得北方辽东战场唐军主力压力陡然增加。

    消息传到李世民处,大致了解了此战始末的李世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因为眼下来不及了,况且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为今之计必须立即开展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快速拿下辽东各个城池,然后立即南下与张亮会师,毕竟张亮不是楚墨风、李勣或者李靖之辈,对于战场局势的判断以及战机瞬间的抓取相当精准,且对于楚墨风来说最好的防守永远是进攻,此战若是换成楚墨风来镇守建安城,估计这四万敌军能够活着逃离战场的所剩无几,不过此时没有那么多如果,遂李世民下令前线各路大军迅速发动进攻,以减缓张亮在沙卑城的压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