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明末妖僧 >第534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个时代的人对学问有一种天生的痴迷,一个小小的发明都可能引起轰动,为百姓做一点儿事就会被立庙祭祀。因此刘慧明一说有新技术,方以智就瞬间高潮了。

    刘慧明喝了一口茶,看着外面火辣辣的太阳,笑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教教你吧。”

    方以智喜不自胜,刘慧明让他拿来纸笔,画了一个小型吊窑,整个吊窑成正方形,下方开两个拱门,方便出砖。

    他一边画砖的摆放图一边解释道,“这个砖要这么摆,横竖交错,上下通风,中间添煤。”

    方以智一个书生,原本是不懂这些的,但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和砖窑打交道,早就学会了传统的烧窑技术,见刘慧明画出来的工艺与传统的烧窑工艺完全不同,不禁张大了嘴巴。

    “窑的底下就用这种大铁杠兜着,在下面再加两根横杠”,刘慧明在那一堆砖下面加了几根铁杠,又在铁杠下面垂直加了两根铁杠,继续道,“再加两个动滑轮。”

    滑轮已经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了,世人早已不陌生了。方以智目不转睛地看着刘慧明画完图,不解地问,“只是这样码砖该如何点火呢?”

    刘慧明指着最上面的砖,笑道,“在上面点火啊。”

    方以智不解地问,“下面的砖如何烧得熟?”

    刘慧明不再逗他玩了,笑着解释道,“先把上面的火点燃,等火烧起来之后,就把滑轮放下去,上面的砖是不是就落下去了?”

    方以智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刘慧明接着道,“咱们再舔加砖和煤,等火烧起来之后,把落下去的生砖坯取出来,再放下滑轮,再添加砖和煤,火是不是最后就落到最下面去了?”

    刘慧明还没说完,方以智就恍然大悟了,他猛地一拍手,补充道,“如此,炭火在最下面燃烧,只要定好碳的多寡,待碳烧完之后,砖也烧熟了。炭火也随之上移到了中间,工匠恰在此时放下滑轮,烧熟的砖就从窑底放出来了。如此,窑顶添新砖,窑底出熟砖,长年累月炭火不熄,不知可烧多少砖也!先生七窍玲珑之心,真是令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刘慧明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道,“简单得很,想明白了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发明创造说高深也高深,说简单也简单,不知道的人以为高深莫测,只要被人一点拨也就那么回事了。

    即便如此,方以智还是赞叹不已,马屁拍了一箩筐,到最后都有些词穷了。

    “只是这样烧出来的砖是红砖”,刘慧明被他夸得不好意思了,便主动说出了这个工艺的缺陷,“红砖的使用寿命是比不得现在的青砖的。”

    方以智脸上顿时浮现一丝失望之情。

    “但是……”刘慧明又转了个弯,“青砖能用五十年,红砖差不多也能用三四十年吧。”

    方以智一听,不禁笑了。

    刘慧明也哈哈大笑,道,“房子盖好了肯定要粉刷啊,那样的话砖就被包在里面了,用个几百年都不会坏,是青砖还是红砖又有什么关系呢?”

    “粉刷?”方以智有些莫名其妙,不解地道,“砖墙还需要粉刷吗?”

    这个年代基本没有粉刷外墙的概念,砖墙牢固得很,基本上不需要粉刷。土坯房倒是需要粉刷,也只不过用一些稀泥糊一下而已。只有皇宫才会用朱砂粉刷一遍,据说这也是明朝皇帝的短命的原因之一。

    刘慧明淡淡地笑了笑,道,“虽然有脱了裤子放屁的嫌疑,但粉刷还是有必要的。”

    方以智觉得在砖墙上再加一层粉刷实在太浪费了,刘慧明不想和他争论,就默认了他的看法。

    师徒二人重新把话题拉回砖窑上,刘慧明道,“青砖虽好,产量实在太低了,每烧一窑就要熄一次火,效率太低了,咱们现在赶时间,就制红砖吧。”

    方以智点头不已,他也知道事急从权的道理。

    刘慧明道,“你赶紧去研究,争取早日投产。咱们要用这些砖建银行,银行开到哪里咱们的砖厂就建在哪里。”

    方以智颔首道,“现在要用砖的地方太多了,除了银行以外,大小城池都需要包砖,可需要不少砖呢。”

    刘慧明点头道,“市场潜力很大呀,看来咱们要发财了。”

    “发财?”方以智不解地道,“哪里来的财路?”

    刘慧明笑道,“我准备成立一个制砖机作坊,专门生产制砖机卖钱,你想不想入股?”

    方以智不解地道,“弟子已经将此法上报朝廷了。”

    “唉……”刘慧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真是大公无私啊。”

    方以智有些不解,在他的理解里,这么高大上的东西自然要献给朝廷造福百姓了。为何先生不像是在表扬自己呢?

    刘慧明看着他,笑眯眯问道,“你献上去多久了?”

    方以智想了想,道,“刚好一个月。”

    刘慧明又问,“那朝廷是什么反应?”

    方以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皇上下旨嘉奖了学生,其实学生受之有愧。”

    “然后呢?”刘慧明打断他的话,继续玩味地问,“咱们一个月的时间已经造了几十万块砖坯了,朝廷这一个月做了什么?”

    方以智顿时有些汗颜了,朝廷得到这项技术以后除了嘉奖了他以外,好像什么都没做。这份奏疏现在还摆在范景文的案头,不知道积了多少灰了。

    “不花钱的东西不值钱啊!”刘慧明感叹了一声,“范司空这人着实是个不错的人,就是书生气重了一些。”

    方以智也有些无语,也跟着感叹了一声,“咳,先生以前说朝中诸公‘平时束手谈心性,临时一死报君王’,学生还有些不信,通过此事,学生算是明白了,朝中上下真正做实事的人就先生一个。”

    “过誉了,过誉了!”刘慧明谦虚地摆摆手,掰着手指算道,“还是有几个的,比如大理寺卿林公、督察院李院使都是尽职尽责的嘛。”

    方以智讪讪地笑了笑,这两人外加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现在最为忙碌,而始作俑者刘慧明却每天像个闲鱼一样躺着无所事事。

    刘慧明又问道,“你那个砖厂花了多少银子了?”

    方以智赧然道,“目前为止花了三千多两了。”

    “那挣了多少银子了?”

    方以智羞愧的底下了头。

    刘慧明告诫道,“在我的认知里,任何一个事务就算再好,不能给人带来钱财,它就是没用的东西。”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