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晓风醉 >第28章 第二十七章 抽丝剥茧
    云亭回到自己空置了两个月的家,刚一进门,打杂的小厮便连忙跑过来将他随身的行李收了。

    云亭抬眼看了看这空空落落的院子,心想,这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个暂时的栖身之所。云亭尚未成亲,因此只在这中城临近大理寺衙府左近找了一所独门一进小院,日常去办公也便利。看来等到朝天宫的事情一了,他得立刻在这金陵城里筹备购置宅邸的事情了。

    云亭简单吃过晚饭,泡了个热澡,洗去一身风尘,便快快地在书房内摊开了寺卿陈大人交给他的卷宗,细细研读起来。

    云亭本来连日赶路,此时感觉困顿异常,可是读着这案卷,头脑里却刀光剑影,风雨潇潇,清醒了起来。

    云亭信步走到窗边,凝神细想,试图厘清那卷宗里的庞杂信息,去芜存菁,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来。

    寺卿交给他的卷宗,来自三个不同的来源。

    第一个来源,便是锦衣卫。那,也是最早到达寺卿手上的一份材料。

    这份材料,出自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陈东之手。

    据陈东所说,那日因一起案件的调查,他带着两个缇骑校官前往位于中城的应天府衙门公干,行至夫子庙附近,却见到远处朝天宫方向腾起了浓烟,因此快马加鞭一路赶了过去。到达现场时,火已经被扑灭,现场除了在忙碌收拾的水龙队,只有应天府尹,山机道长等一行人在,再有,就是赶来帮忙的大理寺右少卿诸葛云亭。

    云亭看到卷宗里清清楚楚地写着自己的名字,不由得莞尔一笑。想来就是见了这份材料,寺卿大人便二话不说,立刻找了个由头把他给远远支开了,而且一支就支到了天涯海角的泉州。

    接下来,陈东复又在卷宗里描述了火灾现场的详细情况:飞霞阁廊下起火,燃物甚杂,阁窗尽毁,阁内诸物齐焚,遍地狼藉。

    据陈东的第一手勘查资料显示,起火的原因,应是飞霞阁内常年燃着的香烛倾倒,燎着了布幔,火势又逐渐蔓延到了阁内的书卷。

    香烛倾倒……即可是人为,又可是意外。

    第二份卷宗,是来自太常寺的自查。

    天机道长详细地描述了火灾发现的经过。

    那天正值中元节前夕,朝天观上上下下都非常忙碌。中元节,虽然不是大节,但因为也是佛教盂兰盆节,因此不论是笃信佛教的当今圣上,还是朝中出身道门的公侯要员,都会遵循民间习俗,祭祖祈福,阵势虽不如春节冬至祭天时那么庞大,圣上也不亲临,但太子照例会代表皇家来这朝天观作一场法事。

    那日因为准备法事,朝天观大门紧闭,谢绝了所有访客。全观上下,各路人等都聚集在前面的三清殿四周忙进忙出。飞霞阁位于朝天观深处的后花园内,僻静清幽,离法事现场比较远。

    因为太常寺的官员午时一过就要前来检查,所以山机道长那日从一大早起床,就在前面大殿亲自监督,协调调度。他正忙得四脚朝天,焦头烂额之时,却打后院慌慌张张跑来一个小道士,嘴里一叠连声地喊着:“飞霞阁走水了!飞霞阁走水了!”

    一时唬得众人皆慌,手足无措。

    山机道长只愣了一下,便扔下手中的东西,冲出大殿,立刻闻到了刺鼻的焦糊味道。他气急败坏地大喊:“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知会水龙队前来灭火!”

    水龙队就驻扎在朝天观外一侧的小巷里,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杀到了现场。一时间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诸葛云亭就是那个时候赶到朝天观正门的。

    朝天宫的后墙,其实离大理寺的前门只有一街之隔,所以那飞霞阁的直线距离,倒是离大理寺更近些,大理寺里的人几乎是和朝天宫的道士同时发现起火的。只是,诸葛云亭纵马骑到正门,却要绕不短的路,他到达时,正见到水龙队架着水龙,霍霍地跑步往里赶。

    云亭当时怕阻了灭火的队伍,倒也不急着冲进去,只在棂星门前的下马碑旁下马。

    这时大门前的街上已有人封了路障,但前街上依然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既有平民百姓,也有身着官服的官员。云亭四处环顾,只见人群里的众人都在指指点点,交头接耳,但有一个小道士,却背冲着朝天宫,从人群中挤了出去,神色匆匆地转过街角,消失不见了。

    云亭当时内心起疑,附耳对身边的邓飞说:“待会儿,我先进去朝天宫,你不用跟着来。你自去这宫外,沿着宫墙四周转一圈,看看有什么可疑的人出入。事毕之后,就来这门前等我。”

    邓飞点头,悄悄离开。云亭见水龙队都已进去的干干净净,便举步走进了棂星门。

    陈大人给云亭的那第三份卷宗,是大理寺自己的案卷。这案卷写的却不是火灾案情,而是朝中这一个月内,因这火灾而陆续发酵的后续事件。

    火灾发生的第二天,祭祖的法事还是如期举行了,只因太子说,朝天宫上下人等恭勤谨勉,火灾发生本是意外,却料理得及时恰当,当可信任。因此还是亲自前来,做了祈福的法事。

    法事做完第二日,便有言官起草奏疏,言:“陛下肇建北京,焦劳圣虑,几二十年。工大费繁,调度甚广,冗官蚕食,耗费国储。今朝天宫失火,乃□□彰示,天意如此,不宜劳民。不可轻去金陵,还当奉谒陵庙,告以灾变之故,保养圣躬休息于无为。“

    圣上看了这奏疏,大为震怒。本来这失火的事情,可大可小。但是既有言官借机拿着祖训天意说事,阻挠迁都大计,那必得查个水落石出来,以定民心。圣上的皇位来的不容易,当然知道,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

    因此,圣上先招太子入殿,深夜训斥了一番,说他不该轻言断定,失火纯属意外,然后,着令太常寺自查起火原委。

    这太常寺一查之下,居然犯了难,那日兵荒马乱,不仅查不到失火原因,甚至就连第一个发现火灾的小道士是谁,都确定不下来。据山机道人回想,那日前来禀报火情的小道士,确实面生,且眉目普通,又一路俯着首,事后想起来,竟然脑海里一片模糊。再查问了各处的小道士,居然人人那日都有安排,身边都有旁证,竟没一个落单的。

    圣上听了这个结果,自然怒不可遏,嫌太常寺太不得力,有包庇下人之嫌,立刻召了那大理寺卿入宫。陈德文一听到这入宫的圣谕,登时满头起了大包。到了上书房,却看到在场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不由得心下已经有了主意。

    说来这锦衣卫,在建文帝时期,本只是皇上出行的仪仗队。当今圣上即位之后,这锦衣卫的编制和职权却日渐庞大,其下设立的北镇抚司,更是专门负责侦查皇帝亲自立案的诏狱。这指挥使纪纲麾下,现如今两司五所,竟统领了锦衣卫缇骑一万余人,每日散出全国各地,稽查要案。就连九卿这等俸禄两千石的当朝要员公侯伯王,都在他们监控之下,要敬让他们几分。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