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从孤儿到帝王 >第168章 流放
    漫长的黄土路上,一支上千人的迁徙队伍缓缓向前,所有人都大包小包背着,根本没有牲口给他们拉货,外围则有靖难军幕府治下第一批武装起来的标户预备役。

    标户预备役不是说这些士卒还是新兵,而是指这些人没有成为正式的标户,但已经登记造册,被编入靖难军后方的卫戍部队编制里,只要建立足够的功勋,就能一路晋升成为真正的标户。

    显而易见的,预备役这个颇有现代风的名词,也是柳天成的随心之举。

    这支迁徙队伍之所以连一个拉货的牲口都没有,自然是因为他们都是戴罪之身!

    这帮人就是于阗国曾经的王室和臣僚们。

    除了愿意继续为靖难军打仗的于阗国武将外,所有的权贵和高级文官都被柳天成打包送往恒罗斯城。

    那里是靖难军建立统治机构的最西面地区,大石城已经沦为白地,自然无法建立统治根基。

    想要建立政权,不光要有土地,人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的恒罗斯城,在魏忠贤的努力建设下,多出了一个屯垦司的衙门,这个衙门专门负责接受罪犯和靖难军征伐过程中,流放过来的‘政治犯’。

    这些人往往都是携家带口的,所以进入恒罗斯城后,会被强逼着用他们携带的家财购买高价农业生产工具和简陋的自卫武器,然后这些人甭管之前是什么身份。

    王公贵族也好,平民黔首也罢,都会被以家庭为单位合并为一个个屯垦队,然后携带部分口粮,发往大石城那片地区。

    去的时候会有士卒沿途保护(监视),到了地方后,大家的粮食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士卒自然就回返,不用担心他们逃走。

    大石城那片地区的土地还算肥沃,水源充足,敌人也少,到了地方想要离开,就要穿越大片荒漠戈壁,还要面临匪患。

    更何况,大石城那里已经有标户预备役建立的屯垦点,是有武备力量看守这些人的!

    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流放,这帮人只能安心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农夫。

    很多王公贵族来到这里后,不会种地也没关系,有专门的老农负责教导他们,顺带着把王公贵族手里所有的财货都坑走。

    当然,即便保住了部分财货,那些被发配过来的标户预备役也不是什么好人,早晚会把这些‘肥羊’剥削得只剩下一条底裤。

    这支迁徙队伍只是第一批,于阗城内此时还在进行统计甄别,那些不愿意参军的于阗国族民壮,同样会成为流放人群,被发往后方。

    只不过这些人会跟于阗的王公大臣迁徙队伍的最终地点错开,不会前往大石城那片危险的地方,一般只会在靖难军控制下的某个镇城外围的荒地开辟农庄,今后就老老实实做一个种地的顺民吧。

    总而言之,不能让这些不稳定因素继续留在于阗城这里,迁徙的时候也不是集中安置,而是这一批那一批,分化瓦解于阗国族的凝聚力。

    地域阻隔只需要一两代人的轮替,就能让这些于阗人忘记自己曾经的种群身份。

    当然,对于那些愿意参军为靖难军而战的于阗士卒,即便只是一个民壮,柳天成都表现的十分大度。

    原因无他,忠柳军需要补充兵力!

    其中还有部分愿意为靖难军效力的于阗武将,都会降职留用在忠柳军中。

    忠柳军不可能只有兵没有武官统领啊。

    苏苟只是忠柳军的最高指挥官,打仗的时候靠的还是那些中低层武官带兵在前面卖命。

    这就是柳天成留下投靠于阗武将的缘故。

    当然,他们的部下都被打乱重编,忠柳军都是跟随靖难军主力行动,柳天成自然不用担心这些收编的于阗败兵会捣乱。

    依托于阗城墙,众志成城的时候,于阗军队都败亡了,更何况被打散编入忠柳军?

    这些被编入进来的于阗士卒和武将,对靖难军都发自内心的感到恐惧。

    而他们背主求荣的目地,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不至于迁徙千里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种地!

    故土难离可不是汉人的传统,这是人类的本能。

    不过,回鹘人这个带有明显族群色彩的称呼被取缔了,所有留下的回鹘人都改称为色目人。

    原本西域这片土地的种群部族是非常多的,但在被这个世界的大唐征服后,西域土着之间的族群称呼就消失大半,被统称为色目人。

    不少西域土着自己也认为他就是色目人。

    或者干脆按照生活的地域来称呼。

    西域文化本来就不算昌盛,被军事征服后,民族精神自然消亡得很快。

    而且现在西域中佛教、天方教、拜上帝教会、道教等等相继传入,这些宗教可不会有部族隔阂,更是进一步融合了西域各族土着。

    民族融合的最快途径,就是军事征服!

    甚至现在的西域中,汉话都已经成为主流语言,哪怕是那些跟汉家藩镇敌对的西域土着部族高层,也都学会了汉话。

    拿下于阗国后,柳天成没有得到帝王系统的奖励,估计是因为这场战争太过小儿科,而且对靖难军的战略形势助力也不算太大的缘故。

    不过柳天成的收获也很多,于阗国的人口大部分都被柳天成完好无损的接管过来,这些可都是开化之人,也就是适应了定居农耕文明的顺民。

    于阗国族被分化瓦解流放,但于阗国除了回鹘国族外,还有人口更多的二等民族,这些二等民族自然是靖难军拉拢的对象。

    标户制度一出,靖难军顿时获得了于阗国这些二等民族的拥护。

    即便成为标户千难万难,但好歹让这些二等人有了上升的阶梯。

    这一点在西域这片土地上,已经十分难得了!

    毕竟西域这里没有科举制度,即便是汉家藩镇,也不会给色目人通过科举上位的机会,当兵为汉家藩镇打仗的色目人,最好的下场也就是获得归化色目人的身份,顺带着在辅兵营里成就一官半职。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