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刘协 >第601章 狐假虎威
    刘晔一直在观察与会的众人,平静如水。

    直到贾诩提出分凉州为三州,他心里骤然一紧,着意打量了贾诩两眼。

    感受到天子的目光,他心中有那么一刹那间犹豫了。

    曾几何时,他对自己的方案非常有信心。可是此刻,他意识到天子一开始的犹豫并非没有道理。东征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他想劝天子招抚刘表的方案也有不小阻力。

    想让刘表戴罪立功,凉州人能答应吗?

    凉州人对夏侯充的反驳,不止是针对曹操,更有可能是针对所有潜在的竞争者。

    尽管如此,刘晔还是长身而起,先向刘协躬身致意,又环顾四周。

    “陛下,诸君所言,各有得失。臣敢就其偏颇之处,略作补充。”

    “讲。”刘协简洁地说道。

    “唯。”刘晔再次躬身拱手。“正如诸君所说,凉州广大,英雄、枭雄层出不穷。当年为恶山东之西凉军,也不能代表所有西凉人。即使是元凶董卓,当年也曾是守边的勇士。此一时,彼一时也。功过自当别论,不可混为一谈。若是求全责备,谁敢说自己是完人,平生无一亏心之事?”

    众人静静地看着刘晔,有人点头表示赞同,有人不屑一顾。

    刘协巡视凉州,对凉州的重视有目共睹,对以段颎为首的凉州三明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唯独对董卓的评价却一直没有定论。但大家都清楚,即使不说段煨、张济等人仍是主力,全面否定董卓也是不合适的。

    如果董卓所作所为都是错的,那天子登基的合法性又从何说起?

    这个问题太敏感,目前还没有到解决的时候。

    刘晔提出功过别论,看似胆大,其实不过是将这个潜在的共识提到明面上来而已。

    “陛下在凉州推行教化两年,成果斐然。今日之西凉,已非两年前之西凉。今日之西凉军,也非昔日董卓麾下之西凉军。东出之时,诸将但能奉陛下旨意,拘束所部,不使惊扰百姓。纵有一时惊恐,也不必大惊小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待山东百姓见大军秋毫无犯,自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周忠说道:“话虽如此,兖州却未曾推行教化。”

    刘晔转身周忠,颌首致意。“大夫所言甚是。只是敢问大夫,自初平元年起,兖州牧征战七年有余,徐州之事可有第二次?”

    周忠摇摇头。“这倒没有。”

    “兖州牧征战七年,如今又为朝廷守东方门户,招抚青州黄巾百万,虽有徐州屠城之恶行,也是功过相抵,岂能轻言弃之?”刘晔转向刘协,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兖州牧可用。只是陛下当下诏切责,使其不可再犯,否则必予严惩,忽谓言之不预。如此,则山东之人,必弃恶向善,为陛下前驱,而不必畏于前过,一错再错。”

    周忠眉梢一动,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对刘晔的支持。

    如果天子能够接受刘晔的建议,不仅曹操可以得到赦免,其他人也可以放下负担,为朝廷效力了。

    他反对曹操为前锋,只是担心曹操的恶行会连累朝廷的名声,并不是希望曹操被罢免。

    山东诸将中,曹操的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能借此机会立功,将来山东人在军中也能多一份力量,有利于与凉州人抗衡。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曹操这样的将才自有其价值。

    解答了周忠的疑问后,刘晔随即切入正题。

    他建议朝廷招抚刘表,然后以兖州牧曹操为前锋,驻太原的北军中侯士孙瑞部、驻上党的前将军段煨部、河内太守董昭部为左翼,驻南阳的骠骑将军部、荆州牧刘表部为右翼,全面进击。

    天子亲率中军,进驻洛阳,居中指挥。

    按照这个态势,未许不用交战,仅以形势,就能迫使袁绍撤兵,解彭城之围。

    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善也。

    如此,诸将失于约束的可能性也可以降到最低。

    刘协听了一半,就猜到了刘晔的用意,也明白了周忠为什么不反对了。

    这根本就是抢功。

    参战的诸将中,只有前将军段煨、骠骑将军张济是西凉人,而且他们还不能独占其功,钟繇、丁冲两个关东人将分走不小的功劳。

    凉州人做了个背景板,是被山东狐狸借了威风的傻老虎。

    刘协看向贾诩、马腾。

    马腾有些不快,但是没说什么。

    如此兴师动众,却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很难让他满意。

    贾诩平静地点点头,表示支持刘晔的建议。

    至于周忠,更是没什么话说,忙不迭的颌首示意。

    刘协见状,也没有再说什么,命人拟诏,分别向假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咨询。这三人一个在北疆,一个在关中,一个在益州,自然不可能商量。给他们诏书,也只是出于礼貌而已。

    刘协下令各部准备起程,做好进驻关中的准备。

    当务之急第一件事,就是将阎行调回金城。

    ——

    会议结束,众人告辞出帐。

    曹昂赶到帐外,向刘晔躬身致谢。

    刘晔笑笑,客气了几句。“是天子圣明,不弃兖州牧,你不必感谢我。这是一次将功赎罪的好机会,还望兖州牧不要错过。人孰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多谢侍中指点。”曹昂再拜,目送刘晔缓缓离去。

    曹操在徐州屠城的事就像一块巨石,一直压在他的心头。如今刘晔在朝会上正式提出解决之道,并得到了天子的允许,这无疑是一个解脱。

    他对刘晔的感激无以言表,只得记在心里,将来有机会再报答。

    鲁肃与刘晔并肩而行,出了大营,还看到曹昂站在远处,不由得笑道:“子扬,此子忠孝,将来必成大器,过于其父。”

    刘晔微微一笑。“就算是根朽木,能得天子浸润,雕琢数年,也能充作美玉。更何况此子天资还算不错,将来成就又怎么会低?我不是怜惜曹孟德,而是怜惜他。山东人能读书的很多,能吃苦习武的却不多。”

    他转头看看鲁肃。“子敬,此次东征,你也要抓住机会。”

    “你呢?”鲁肃反问道。

    刘晔沉吟片刻,眼中露出一丝遗憾。“我身为宗室,还担心富贵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