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176章 终于能在图书馆遇到学姐了
    其实,高铭先生的着作不少。

    《古文字类编》、《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古陶文汇编》、《古陶文字徵》、《帛书老子校注》、《高明论着选集》。

    不过这六本书,都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版的。

    六本专着,已经非常高产了。

    大部分欧美教授都是一两本书主义。国内老一辈的学者,有些连一本书都没有。

    高铭先生却写了六本着作,相当难得。

    然而,高先生在职称晋升上却并不顺利,退休时连一个“博导”的头衔都没有。

    成了高铭先生一生中的遗憾。

    至于原因,就让人嘘唏了。

    高铭先生晚年曾表示,唐兰先生创下的事业,经过他的继承就断了,北大没人继承,他很遗憾。

    为啥没有继承?

    就是跟他没成为博导有关系。

    想留在北大任教,没有博士学位,是很难的。

    那么后来,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有古文字相关课程吗?

    自然是有。

    但教学方法,肯定是不一样了。

    那为啥高铭先生,评不上博导?

    跟当时的北大主管文科教学的朱副校长有关系了。

    这是一段私人恩怨。

    有时候,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领导就可以看你不爽,这一不爽,就可以是几十年。

    高铭先生81年的时候,已经评选为副教授,结果,正教授却到磕磕碰碰,到87年才评上。

    被朱副校长卡了好几次以后,高铭先生也不愿意申请博导评选了。

    那么高铭先生跟朱副校长之间有啥恩怨?

    高铭先生曾在后来纪念张正烺先生的文章里面写道:

    【1982年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第一届国际古文字学研讨会,邀请几位大陆学者参加,其中有北大分管文科的副校长,我也有幸被邀。会上每人发一本《古文字学论集》,其中都是与会学者撰写的论文。

    当我阅读我校副校长的文章,发现他用了两件伪制的赝品考证先秦时代的一个官职。因是国际会议,我怕有人在会上提出质疑,想提醒他作些准备,以免被动。平素我很尊敬他,关系也不错,因我出于好意,故未加思考,到他的卧室直接对他讲:您用的这两件资料恐怕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他问。

    我刚说“可能是伪造”,未等我把话讲完,他拂袖而去。因他恼火,故未能予以解释。】

    这个就是高铭先生跟朱副校长之间的恩怨。

    事实是否如此,不是当事人,就不知道了。

    裘先生还曾经撰文反驳高铭先生的这个说法。

    裘先生还指出,高先生说的会是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在1983年9月召开的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有高先生已经说到的当时会上印发的《古文字学论集(初集)》为证。高先生将会议召开的时间说成1982年,差了一年。

    甚至,高铭先生在晚年的回忆录里面,又把时间说成了1978年。

    这两件事,确实证明一点,那就是高铭先生,确实把时间给弄混了。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是78年的话,朱校长不仅可以卡高先生的教授评选资格,就连副教授估计高先生都难于晋升,毕竟,高铭先生是81年评上的副教授。

    当然,朱副校长是丁石孙上任以后,担任的副校长,此时,已经是1984年了。

    那么他跟朱副校长是不是存在赝品铭文考证错误的事件?

    苏亦个人认为,这事是真的。

    那么后来,他评选教授的时候,被朱副校长卡了两次,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得而知了。高铭先生认为是因为这事引发朱副校长对他记恨。

    裘先生则说,朱副校长的人品没有那么差。

    朱副校长之所以卡高先生。

    则是因为朱先生认为高先生治古文字学很勤奋,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底子还是差了一点,所写的书和文章里有时会讲一些稍显外行的话,偶尔还有常识性的错误,如把见于《说文》的字说成《说文》所无之类。

    那么裘先生这番话有道理吗?

    有一定的道理。

    朱副校长有资格说这些话吗?

    也是有的,毕竟朱校长学问也不小。

    早年师从唐兰、闻一多学习研究古文字学和古音韵学,并得到罗常培和陈梦家等教授的教导。

    相比较之下,高先生就算半路出家的。

    因为高先生的学术背景,他不是专门研究古文字出身的,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底子还是差了一点,这也是事实。

    而且,高铭先生对古文字的研究,很多时候还是从考古材料出发的。一贯主张,研究古文字必须和考古材料结合起来,以得出客观结论。

    这走的就不是正统的古文字学者的套路。

    那么高铭先生的对古文字学的贡献在哪里?

    可以说,北大考古系古文字建设,说到更广泛意义上的古文字教学体系的建设,高先生是功不可没。

    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国内高校只有北大、社科院、吉大、川大、中大几个学校招收古文字研究生。

    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先生。

    老先生带学生都是口传心授,直接从原材料摸起。长时间里,古文字教学一直都是苦于没有教材。

    古文字教学,从无书到有书,高铭先生贡献极大。

    第一,那时没有今天这样的条件,所有原材料,着录都很分散,要自己动手一本本摸,工具书很匮乏,高铭先生是用20年的功夫,积累历年的教学实践,才写成这两本书。

    第二,北大中文系和考古系都开古文字课,但中文系的古文字课,讲授对象是研究生,没有正式教材,本科生是讲文字学概要,文字学概要是按汉语专业的要求设计的课程,讲的是一般的文字学,而不是古文字学。

    考古系,情况不一样,他的讲授对象是所有学考古的学生,不光学古文字的研究生要学,本科生也要学,教材的意义更大。

    最后一点就有趣了。

    高铭先生八十年代出版的两本教材都比裘先生的《文字学概要》要早,也比其他的古文字教材要早。

    搁玄幻小说,这两位就有气运之争了。

    高先生的教材有着开创之功。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

    不管有什么缺点错误,它们毕竟是最早完成的系统讲授古文字课的合格教材,当时那是头一份。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