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贪狼邪僧 >第七十八章,钟林
    丁廷岳算是彻底搞明白了金山寺的培养弟子的方式——自由散养:

    财的资源不限量供应,侣的师兄弟之间交流讨论,法的武法两种最为玄妙高深的法门,以及这地的灵韵充沛,还有须弥芥子空间的各种用于修炼的区域。

    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

    同时这个须弥山在佛教中极具意义,它又称须弥楼、曼陀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

    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而“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有白、黄、黑之品种。

    芥子,极其微小。“须弥芥子”,言偌大的须弥山纳于芥子之中,暗喻佛法之精妙,无处不在,它是一个微小的物品具有内部收纳空间,可纳万物。

    须弥芥子类似于壶天之术,袖里乾坤,法界之门等等这种宇道专门在虚空之中开辟空间的法术神通。

    金山寺有数个庞大的须弥芥子空间,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当然大部分都是用于增进修为、提升实力等修炼的,比如钟林、佛塔、熔炉…………

    走进那钟林的须弥芥子空间之中,驻足聆听,只听得半城中摇下细碎疏影,古刹的寺庙,夜半钟声;

    哐……哐……哐……,在不知何时醉了心神,幽草芜生,倒是别有一番风味,随着这钟声,恍惚间,仿佛已是千年。

    “所以说,钟林的用处是什么?”

    本着不懂就问的态度,丁二少询问了旁边几位法师一脉的阴神。

    “噢,这些钟都是梵音钟。”

    “它们会自鸣,产生音波,可以用来锻炼元神。”

    “越往深处,音波越强,持续时间也会越长,元神脆弱,切勿好高骛远。”

    ………………

    法师一脉的僧人是非常谦逊有礼的,不同于武僧一脉的僧人是豪迈爽朗,看看,这就是高素质修炼之人,难怪个个最低都是精英水准。

    梵音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

    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声,有五种清净之音:一乃甚深如雷;二乃清彻远播,闻而悦乐;三乃入心敬爱;四乃谛了易解;五乃听者无厌。

    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三清澈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戒行清净。心地圆明。而其音声。清净明彻。是名清澈音。

    四深满音谓诸梵天。净行圆满。心光湛寂。而其音声。幽深充满。而不浅陋。是名深满音。

    五周遍远闻音足备曰周。普通曰遍。谓诸梵天。心光莹净。普映十方。而其音声。周遍远闻。而不迫窄。是名周遍远闻音。

    一学究一般的法师阴神还特地详细无比地解释了什么是梵音,以及它们的来历,一连串的专业术语,听得丁廷岳那是头都大了!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要干什么?

    ………………

    一瞬间,他就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但是这影响他用梵音钟自鸣产生的音波锻炼元神吗?

    老子想吃顿饺子,还非得自己学,自己包,自己煮吗?

    现在就有现成的,何必费那个功夫?

    听不懂,那就不听,即使《灵珠咒》还涉猎于音道,但是也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金山寺两大法门:

    《灵珠咒》涉及御道、炎道、律道、音道…………

    《铜铁合金身》涉及力道、体道、金道、拳道…………

    要不怎么说是玄妙高深呢!

    但是一人之力哪怕穷极一生也难以将法门之中的其中一道走到尽头,更别说数道了!

    故而,很多人都是选择最擅长、最适合自己的一道,就比如丁二少在《灵珠咒》之中就选择了御道,在《铜铁合金身》之中就选择了拳道。

    至于其它的道,特么的贤者时间表示自己都被榨干了,一滴时间也没有了,那么只能留着再说。

    但是,暂时不碰音道,并不代表着钟林之中的这些梵音钟对它无用,那么又能再一次地增进加快法修的速度了!

    钟林之中,钟分大钟和小钟两种,小钟以七十二地煞法阵,大钟以天罡三十六法阵进行排列。

    小钟,又称为半钟,因为它只有大钟的一半大小,所以叫做半钟;小钟则多以黄铜铸造,一般以普通成年人的身高为基准,说是小钟,其实不过是相对而言,这玩意可不小而且沉重无比。

    大钟,又称为梵钟、洪钟、钓钟、撞钟、鲸钟等等。因为它在撞响的时候,能够清净寺院梵刹,所以称为梵钟因为它的声响洪亮致远,所以称为洪钟;

    因为它是吊在钟架上被撞击而响的,所以称为钓钟、撞钟。

    至于它又被称为鲸钟,则是因为传说之中中记载,海边有一种动物叫蒲牢,它在遇见鲸的时候,常常会害怕地发出像钟一样的叫声;

    因此人们就将蒲牢的形状铸在钟身上,把撞槌做成鱼形。由于蒲牢是遇见鲸才发出叫声的,就用鲸来为钟命名了。

    大钟一般有两人约高,形态庞大,数人都合抱不过来,大钟形式:

    在上端雕成龙头状的钧钓手,下端有相对的两个莲花形撞座,称为八叶,撞座以下成草间,下缘成驹爪,中间部分则分为池间和乳间,乳间上并列环绕着小突起物。

    联结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条带,称为袈裟举,又叫做六道。另外,在钓手旁有呈圆筒状的筒插通内部。

    在万籁俱寂的清晨或黄昏,每当那悠扬的钟声响起的时候,便会使人产生一种清韵悠静的深远遐想。

    嗯,确实如此,金山寺众多僧人都把钟声当成起床铃和熄灯铃了。

    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话从另一个解读意义上,也说明了钟在佛教寺院生活里,是最具有标志性的礼拜法器了。

    丁二少认为这玩意儿是计时性法器,起床、早膳、午膳、休息…………

    当然佛钟是有渊源的:

    七月十五,是比丘夏安居圆满而增长戒腊的日子,称为受岁日。于是佛陀就告诉侍者阿难,在露地上速击犍椎,以召集僧众。

    阿难随即升上讲堂,手持犍椎说:“我今天来击此如来信鼓,凡是如来的弟子们,都应该闻声而普集于此。”从此,钟就成为佛教寺院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法器之一了。

    “鸣大钟及僧堂前钟集众,列殿上,向佛排立。”

    “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鸣钟行者,想念偈云:‘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

    叩击闻听钟声,能够止息一切恶道诸苦,能够使一切众生“俱时得离苦”,使一切受难者得到解脱。

    嗯,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咱不知道,也不敢问,不过钟林之中梵音钟自鸣,能锻炼元神,增进修为是真的。

    而且一阵自鸣,要撞一百零八下,被称之为“百八钟”:

    鸣钟“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

    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击钟的时候,应该缓引钟槌,使击出的钟声悠远深长。通常是以三鸣为始,二鸣连续为终;分三通击完,每通三十六下,快十八下,慢十八下。

    据说是能够祛除人生的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人清醒觉悟,获得安顺吉祥。

    但,梵音钟的自鸣震荡,可着实是一种耳朵与灵魂的折磨,敲钟声离远了听,都感觉非常洪亮大声;

    那么要是距离这么近,甚至就是在那梵音钟之中,那特么简直就是耳朵炸了,元神魂魄感觉都要“欲仙欲死”了!

    慢十八下还能有那缓一口气的功夫,而快十八下,特么的就像是机关枪、连环炮一样,嘟嘟嘟个不停,人都要被音波震傻了!

    当然,有“灵珠护体,万法不侵”,梵音钟的音波倒是不会造成致命性的伤害,但是难受甚至是受伤也够喝一壶的。

    咚~咚~咚~

    咚咚咚~~

    丁二少感觉耳朵都要炸了,人都要傻了,也幸亏是阴神之躯,要是肉体在这里,估计都能难受得大吐特吐甚至是昏厥。

    “好像确实让元神凝实了一丝。”

    “此法可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欲仙欲死。”

    “难受得可不仅仅是我一个。”

    ………………

    如果说刚才法师一脉的一种阴神那叫百鬼夜行,群魔乱舞,而一次梵音钟的一百零八下撞击自鸣之后,瞬间就变成了被打垮的兵,一个个东倒西歪的。

    “又来,挺不住了,我先走了。”

    “等等我,我也走。”

    “我再顶一顶。”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