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七十八章 秦州变局
    “侯爷,安抚使大人来给您汇报这段时间熙州产业园的进展了,人已经到了前厅了,卫大娘子让我问您,是否留饭。”

    在秦州,安抚使司的正使给副使来汇报工作,秦州知州衙门好像见怪不怪,已经习以为常了,这恐怕是大宋独无仅有的官场特例了吧。

    盛长槐虽然被贬为副使,却在前不久又兼任了秦州的知州。

    原因只有一个,如今的秦州,可和盛长槐当初匆忙赴任大有不同。在秦州工业园区,产出了各种各样的让本地人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的稀奇作坊。

    不过在秦州,并不是叫作坊的名称,而是叫做工厂,或者养殖场。

    盛长槐之前在汴京和不是闲待着的,在英国公的牵线搭桥之下,汴京西北系勋贵,几乎全都参与到盛长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之中,并非是英国公的号召力有多强,而是另有原因。

    盛长槐为了吸引汴京勋贵来西北投资设厂,不惜拿出了《留侯手札》中记载的几种配方,来换取汴京勋贵到西北设厂投资。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肥皂,玻璃这两样穿越者必备的发家致富良方。

    说来可笑,盛长槐小时候研究了好久都没研究出个若已然来,等到他拿到《留后手扎》的时候,自己已经不用为钱财担忧。肥皂制作方法和玻璃烧制工艺上面都有记载,但是盛长槐此时的心态已经不同,不是当初那个啥都不懂的愣头青了。

    若仅仅是烈酒的蒸馏工艺,虽然别人眼馋,但盛家好歹是个侯爵,盛长槐当初又是太后宠臣,还是能守的住自己那点产业。

    至于矿盐提纯之法,更是是太子合伙,盛长槐仅占了少部分的份子,后来更是逐渐退出,换取了宥阳盛家大房成为盐商,有着固定的盐引,别人抢都抢不走。

    肥皂倒也罢了,盛家不缺这一门生意,主要是玻璃,这玩意有多么暴利,看现在的琉璃价格就知道了。

    本来盛长槐是准备将来把肥皂生意送给几个姊妹,作为她们的私房产业。但最后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忠勤侯府当初盛华兰做不得主,交过去肯定会便宜了袁大朗和袁家妹妹,恐怕到时候盛华兰连个渣都剩不下,连肥皂的配方工艺都不一定能保的住。

    盛墨兰嫁的是汴京数一数二豪富的永昌伯爵府,梁晗又是吴大娘子最疼爱的小儿子,说个不好听的,爵位是别想了,产业什么的将来也是不缺的。

    而盛如兰,他们两口子,一个眼里只有圣贤书,一个是王大娘子全包全揽养大的孩子,从小什么事情都做不得主,管个家都难,还得靠老太太和王大娘子派去的亲信帮产,两口子都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前段时间还闹出个笑话出来,盛长槐差点被自己这个妹妹给笑死了。

    也是偶然的机会,盛长槐从祝元直口里得知,自家这个五妹妹,不知道啥时候有了一个想法,估计也是在家闲的。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平江府的麻价格越来越贵,又从另外一个人口里得知,临安府的麻价格低廉,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想要从临安府收购麻,然后运送至平江府发卖。

    若是简简单单的低收高卖,确实看上去是个赚钱的路子。

    但是盛如兰哪里会做什么生意,先不说这两地都是有名的产麻之地,两地离的本来就不远,也就三百里地,麻的价格又能差到哪里去,即便是真有这种好事,这两地的商户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盛如兰听别人说平江府的麻价格越来越贵的时间,乃是麻类纺织产业消耗大于生产的时候,又离收获麻类植物还有一段时间,或许还有商家的操控。

    而听说麻价格低廉的时候,是另外一个时间点,正是临安府麻类植物丰收,供大于求,自然越来越低廉。

    盛如兰光考虑到一个价格,简单计算了一下,扣除成本和运费,这里面大有赚头,于是就想到做这个买卖来赚上一笔,也好在祝元直面前能够显摆一回。

    其实祝元直家境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也算是小地主出身,盛家嫡女出嫁,盛长槐,王大娘子,盛老太太不知道给盛如兰陪嫁了多少,生活倒也是过的很滋润。

    可是盛如兰自己不会管家,总觉得自己这个当家主母做的不够好,比起姐姐妹妹来,差的远了,就是想争一口气。为了大赚一笔,盛如兰甚至还找盛明兰借钱做生意。

    到也不是赔了个倾家荡产,刚好等同于盛明兰借她的银子。毕竟这玩意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又耐得住存放,其实就是赔了个人工费和运费,再加上她收购的价格大于市场价,卖出的时候,为了及时止损,又低于市场价卖的。

    前面说了,这两地的都是产麻之地,离的又不是特别远,价格自然差不了多少,一来一去,赔了个差价和成本,主要还是盛如兰心太毒,一口想吃成个胖子,一次性收购发卖的量太大。

    盛如兰这一赔钱,倒是叫本地做麻生意的行商小赚一笔。

    无他,这两地的麻纺织产业,其实是和本地的麻产量挂钩的。盛如兰从临安府收麻,运输到平江府发卖,量又大,短时间造成了临安府的麻类价格上升,平江府的麻类价格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平江府和临安府做行商的,反其道而行之,相当于把盛如兰从临安府收购的麻,从平江府运回了临安府。

    好在盛如兰还知道她是官眷,做商贾之事会影响祝元直的声誉,传出去不好听,这也是多亏的当年王大娘子看不起宥阳老家盛家大房商贾出身,盛如兰一直记忆犹新。

    所以外人不知道这个让两府小行商小赚一笔的冤大头,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大商家盛长松的堂妹,要不然盛家可真是丢大人了。

    盛如兰赔了钱,还不知道自己是为啥赔的,还跑回去找老太太告状,觉得是下人们诓骗了她,想找老太太给他做主,恰好盛长槐已经把老太太接到了侯府,老太太听到这个事情,不知乐成啥样了,中午还多吃了一碗饭。

    其实盛明兰也没借多少银子给盛如兰,不是她小气,而是觉得盛如兰没什么大事,还以为她看上了哪个庄子,毕竟之前就听老太太说过,盛如兰不善打理家业,还是多多买田置地的稳妥,盛如兰之前也在打听这些消息。

    所以仅借了五千两银子给她,盛如兰还以为盛明兰手头紧张,所以也没多借,又想着办成了事叫盛明兰大吃一惊,要不然,早都给盛明兰拦下了。

    五千两银子,对于盛家不算什么,主要是盛长槐听老太太说的时候,笑的太肆意了些,把盛如兰惹的又羞又怒,在老太太的呵斥下,答应替盛如兰出了这笔银子平账,才把盛如兰给安抚下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