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三国之袁家天子 >第一百七十三章 邓艾,冯方女
    屯田之地。

    一边是连绵不绝的帐篷,没有护栏墙,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甘氏等人经过了半刻钟,才来到此地。

    当看到屯田的场景后,令她们惊呆了。

    此地,不是她们想象的那般;百姓们在艰苦的劳作,边上的兵卒时不时的鞭挞一下。

    而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农夫在劳作,还有一些青壮在挖沟渠,灌溉农田。

    周边连一个兵卒的身影都没有,那些百姓都仿佛是自愿一般,少有懒惰之人。

    “这怎么可能?”孙乾震惊了,显然事情脱离了他的思维。

    而那边的庖厨之地,更是有女子在煮食,更是颠倒了他们的三观。

    女子不是应该在家相夫教子,秀秀红,弹弹琴什么的吗?

    请问,她们抛头露面是什么意思?

    甘梅等人在远远的看着,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显然这屯田之地,给了她们很大的震撼。

    ---

    一座山坡上。

    一名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不经意看到了甘梅等人,他脸上瞬间露出了凝重之色。

    要说甘梅等人像豪门之人,未免有点不确实。

    因为她们的那些侍卫,怎么看都像是训练有素的兵士。

    谁家出门会带近两百名兵士护卫?

    诸侯吗?

    豪门的人不是没有带几百人出游过,但他们的侍卫可没法跟眼前的侍卫相比。

    眼前的侍卫,是那么的严肃,站姿又整齐。

    所以年轻人觉得他们很是可疑,便起身朝着修水利的放向走去。

    ---

    十几分钟后。

    年轻人找到了屯田负责人,便开口禀告说道:

    “启..禀..将军,大营外..来了一群..可疑之人。”

    这年轻人明显有口吃,但不影响他奏报事情。

    正在挖沟渠的黄漪闻言后,便停下手中农具,正一脸疑惑看着年轻人问道:“可疑之人?”

    年轻人闻言点了点头,便把自己的见解说了出来:“将..军,我看..他们..来着..不善啊!”

    黄漪闻言,便把工具扔一旁,令那些人继续挖渠道,他就朝着营外走去。

    年轻人见状,便拉住了他,担心说道:

    “将军,大营内可没有多少兵士,要是对方起了歹心,可如何是好?”

    这年轻人一担心,居然不口吃了,真是闻所未闻,前所未见啊。

    黄漪看着他那一脸担心之色,心中不经想笑的冲动,便直言道:“那又如何?”

    黄漪也是有底气的,淮南虽然空虚,但对方要是敢闹事,想走出淮南境地,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年轻人闻言,刚想建议黄漪不要前往时...

    黄漪却先笑着说道:“士栽啊,汝何时变得如此婆妈了?”

    年轻人闻言,顿时闹了一个红脸。

    没错,此人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名将,文武双全的邓艾,字士栽。

    按照原先的历史轨迹:

    曹操在淮南搞屯田事业,邓艾就加入其中,因识字,被提拔屯田校尉,但有口吃,官做不到太大。

    邓艾的一生;前期在搞屯田事业,中期灭蜀,后期被钟会诬陷,遭到司马昭猜忌,最后被斩首。

    邓艾此人,最著名的一战;就是偷渡阴平,围困成都,逼迫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邓艾出生于新野豪门邓氏,自幼便丧父。

    因家道中落,邓艾便生活在这战争频发,社会动荡,豪强吞并土地的乱世中。

    日子过得虽苦,但邓艾从小便有大志,艰苦的生活并未难倒他,更是激发他奋发图强的学习各种兵法。

    到了此时,邓艾已经十七岁了。

    而袁耀此时又赶鸭子上架,凑合着用的决心,令黄漪主持淮南政事,免除淮南赋税,让百姓们恢复生产阶层。

    袁耀的意思,是令黄漪施展仁政,完全没有吩咐过他搞屯田行业。

    本来黄漪收到袁耀的政令后,也是按部就班的下达政令;免除赋税,恢复淮南的经济与生产。

    但邓艾出现了,他是自荐的。

    他指出黄漪这样做,是在浪费粮食,百姓们不但养活不了自己,更没有赋税上交,最后的结果便是;颗粒无收。

    毕竟百姓们根本没有多少田地,几乎都被世族所吞并,要想征他们的粮,不如开发荒田。

    邓艾的大放厥词,黄漪听闻后,觉得非常可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能有多大的才能?

    但邓艾旋即再提出了两点建议,黄漪才不敢小视了他。

    第一,在淮南实行大规模的屯田,提高面积产量。

    第二,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便灌溉农田,和疏通漕运。

    邓艾政策;淮南土地肥沃,可惜水少,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应当开挖河渠,引水灌溉,又开通漕运的水路,才可广积军粮。

    就以这两点,黄漪采纳了邓艾的政策,并提拔他为典农都尉,两人一起搞起了农业。

    不过弊端就是;寿春的粮草每日的开销,都是以几百石流出。

    黄漪也是非常心疼的,但他还不敢禀告给袁耀知道自己在搞农业,想有成果的时候再奏报。

    毕竟他可是知道袁耀性格的,乃是铁公鸡,要想得到同意,显然不可能。

    所以黄漪来个;先斩后奏。

    其实袁耀对淮南屯田一事,根本不知情,要是知道的话,早就抽他黄漪了。

    毕竟此时根本就不是屯田之际,对袁家来说是非常艰苦的。

    --

    黄漪看着邓艾沉默,便一脸自信的往营寨外走去。

    邓艾看着心中着急,便急忙追随他的脚步而去。

    当黄漪走到庖厨之地时,看到自己的媳妇在哪里做活,便上前佯装大怒道:

    “在皇宫歇息不行吗?这些事有下人做就行了!”

    袁氏此时正拿勺子搅拌锅里的肉汤。

    她听到黄漪那生气的口气时,她不但不怒,反而白了黄漪一眼,把他的话当屁放了。

    这位就是袁焉了,乃是袁耀的姐。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这位本来就快是孙权的媳妇了,却被袁耀生生阻拦了。

    可谓是;袁耀弄历史。

    袁焉虽已贵为少妇,没有倾国倾城之貌,却长得极美,肤色晒得小麦黄,却遮掩不住曾经的白泽。

    这时,一位年近三旬的女子,抱着困柴火突然走了进来。

    她看见黄漪后,便淡淡说道:

    “太尉在前方作战,我等身为妇孺,理应为他排忧解难才是,屯田乃大事,区区辛劳,何足挂齿?”

    黄漪看到来人,一时不知道怎么称呼她为好。

    叫皇后吧,袁耀已经向汉庭称臣,还贵为当朝太尉,叫皇后就不妥当了。

    叫袁夫人吧,可她又不是袁耀,袁焉的生母,说难听点就是袁术的一个女婢而已,她根本没有哪个等级。

    叫冯夫人吧,可她又是袁术的小妾,袁术对她宠爱的程度非常高,称帝后就立她为皇后,叫冯夫人似乎又不妥。

    可想而知,她能被袁术立为皇后,样貌不用说,非常美,如牡丹花一样,雍容华贵,国色天香。

    品行更是不用说,以节操品行著称,是一位贤内助。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