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大·司马 >第 737 章 水之章:淮南三叛,聚兵汇寿春<br>(一):内骚乱
    本来魏吴之间的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这也是钟会一直在等待的机会,他早就想好了吴军可能会选择的进攻方向,并且精准的在堂邑、广陵以及海陵三地部署好了应对的兵力,严阵以待吴军的进攻。

    为此他指着南方对身旁的副将们信心满满的说道:

    “此战我军必胜,这一次我一定要生擒孙峻以及叛贼文钦父子!”

    可是当战事的发展却并没有像他所预料的那样继续发展下去。

    孙峻的突然暴毙使得吴国内部发生了骚乱,虽然孙峻在去世之前已经留下了明显的政治遗嘱,那就是由他的弟弟孙綝继承他所有的权力,并且代替他领导北伐战争,但消息传到了刚刚登案正准备朝着堂邑发起进攻的吕据和文钦所部时,吕据的反应显得很激烈。

    一者他没有想到孙峻会死得这么突然,二者他也对孙綝接掌权力感到无比的愤慨。

    相较而言,真正影响吕据情绪的正是第二点。

    在营帐之内,他将自己的缨盔摘下使劲扣在了席案上:

    “真是岂有此理!”

    文钦也没有料到孙峻居然会死,不过对他来说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吴军的军心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再和胡奋作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他决定不妨挑起吕据和孙綝的矛盾,使得他们互相攻戗,自己好从中收货渔翁之利。

    于是他走到了吕据的身旁对他说道:

    “听闻在出征之前孙峻就接到了密报,说您与诸葛恪生前来往密切,并且还私下里前往诸葛恪的坟前祭奠。如果这件事要是被孙綝知道了的话...”

    接下来的话文钦没有说完,可是吕据已经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压力,他知道孙峻兄弟生前最为忌惮的人就是诸葛恪,所以才会处之而后快,一旦发现和诸葛恪相互勾结的人,他们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尤其现在是孙綝掌管大权,自己岂不是成为他砧板上的一块肉了吗?

    想到这里,吕据的内心不免感到有些慌乱。

    而一旁的文钦见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对吕据小声说道:

    “如今将军已经别无选择,如果不快做决断的话,恐怕这一战无论成败与否,一旦班师回朝,您将手中的军队交付出去,那么难保孙綝不会对您下手...”

    文钦的话精准的切中了吕据心中最为担心的要害,坚定了吕据和孙綝分庭抗礼的决心。

    之后吕据立刻采取行动,秘密与太尉滕胤联系,因为滕胤是诸葛恪的姻亲,且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能够有助于他成事。

    两人商议好,决定怂恿吴国朝野上下对孙峻兄弟不满的臣工们向孙亮进言,恳请擢升滕胤为丞相,好从孙綝的手中分走权力。

    可是文钦另一方面又派人秘密传信于孙綝,将吕据的计划毫无遗漏的告诉了孙綝。

    在有人通风报信的情况之下,孙綝自然是有所防备,所以在朝堂之上面对朝臣们突然间发起的请奏,早就想好对策的他处理的是游刃有余。

    孙綝并没有完全回绝大臣们的奏请,但是却以镇守武昌的吕岱刚刚去世,而武昌身为战略要地必须要有能臣驻守为由,改任滕胤为大司马,并让其前往武昌任职。

    在孙綝蛮横但又占据道理的弹压之下,吕据和滕胤想要分化孙綝权力的计划宣布失败。

    此时身处前线的吕据得知之后大怒,他一方面受文钦的蛊惑积极联络一同北伐的刘篡、唐咨等将领,要求他们和自己一道终止北伐,挥师返回建业讨伐乱国的贼子孙綝。

    但是刘篡和唐咨等人都没有给予任何的回应,而文钦虽然满口答应,但是却并没有和吕据一同起兵,他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一旦刘篡和唐咨铁了心要跟随孙綝的话,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趁着吕据率军南返之际袭其项背,所以文钦想要率军留在吕据的后方抵挡,以保证吕据侧后方的安全。

    对此吕据并没有多想,他急于想要绊倒刚刚掌权地位尚且不稳的孙綝,于是便先行率领本部兵马从堂邑撤军,并通知滕胤,自己已经决心要孙綝撕破脸,让滕胤做好准备。

    计划很快败露,孙綝命令右将军孙虑率领军队在江都抵挡吕据的兵马,同时以吴帝孙亮的名义下达诏书,宣称吕据谋反,命令所有北伐的大军立刻折返围剿吕据。

    另一方面,孙綝为了让吕据造反的证据更加充分,又扣下了还未来得及离开建业的滕胤,逼他交出吕据和他来往的书信,检举吕据造反。

    滕胤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如果吕据真的坐实了造反的罪名,那么自己也一定难逃孙綝的屠刀,所以他立刻使用自己刚刚得到的大司马职权,伙同与他同心同德对抗孙綝的北营将士五千余人拥兵自卫。

    孙綝和滕胤各自对外宣称对方谋反,而手中握有皇帝的孙綝显然更占有优势,而滕胤在说服典军杨崇以及羽林督孙咨失败之后,为了稳定营中局势将二人斩杀。

    此时的滕胤本以为有文钦父子的帮助,吕据打到建业城下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显得很从容,也很有自信。

    而面对固守北营的滕胤,孙綝几次发起进攻都被杀退,短时间内拿他没有办法。

    这时有人劝滕胤应当趁着局势有利于自己的时候,率军杀出北营由苍龙门对皇宫发起进攻,只要杀进宫内禁军必然会投靠他,而控制皇宫之后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诛杀孙綝。

    但是滕胤有诸多顾虑,他担心一旦自己真的对皇宫发起进攻,那么就等于是承认了孙綝控诉自己造反的事实,这在道义上于他不利,况且一旦杀出北营谁胜谁负还不好说,所以他决定求稳,等吕据的大军杀入城内之后,再与他一道进宫。

    然而滕胤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吕据因对文钦没有提防,使得在江都与孙虑对峙之时,遭到了文钦领头发起了突袭,结果吕据兵败如山倒。

    他拒绝撇开大军独自一人向魏国投降,在文俶袭营的绝望境地之下吞金自杀。

    吕据的失败已经注定了此次政变的结果,没有了外在压力的孙綝将吕据的人头扔进北营之内,滕胤大惊,北营将士的士气也瞬间瓦解,激战不到半天就全部肃清了滕胤所部。

    镇压了吕据和滕胤的军事政变之后,孙綝为了斩草除根,下令将滕胤和吕据的三族尽灭,当时镇守下口的吕壹因滕胤和吕据同为他妹夫,害怕受到牵连,所以便连夜率领千余人投降镇守荆州的王昶。

    当时王昶只知道吴国内部发生了政变,还不知道结果,所以对孙壹是否真心归顺还心有疑虑,而他身旁的山涛却劝他说:

    “将军无需多虑,孙虑乃是滕胤和吕据的亲族,足以见得吴国的政变是以孙綝的获胜为告终,而孙虑常年镇守夏口,对江夏的布放可谓是一清二楚,赶紧打开城门迎孙壹入城。”

    王昶听从了山涛的建议,立刻迎孙壹等人入城,结果发现一切正如山涛所说的那样,而王昶也从孙虑的口中得知了荆州的布防,于是他紧急通知远在洛阳的司马昭,询问他是否趁吴国江夏的防卫还没有来得及更换,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而吴国的这次北伐,则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雷声大雨点小的就这样平息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