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春游曲 >第二十三章 人生多艰
    长孙无乃的事,对长孙晟来说一直是一块心病,现在处于两难境地,不好抉择。

    汉王杨谅以后的命运和长孙无乃的命运,以及长孙家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从秦王杨俊忧郁而死,故太子杨勇、蜀王杨秀被贬为庶人的情况来看,汉王杨谅的命运也不被看好。

    要不被贬,要不造反,这是汉王杨谅最有可能要走的路。

    如果汉王杨谅被贬,就要看太子杨广给他罗织一个什么罪名。

    要是罪大,就会牵连许多人,长孙无乃必在其中。

    如果汉王杨谅造反,长孙无乃假如不依从,必将被杨谅当即处死;假如跟随杨谅造反,那么长孙无乃就是帮凶,可能会连累长孙家族被抄家灭族。

    长孙晟想尽早将长孙无乃调离并州,但需要寻找机会。

    如果操作不当,引起汉王杨谅不满,现在他大权在握,有可能做出对长孙无乃和长孙家族不利的事来。

    好在皇上身体依然康健,他非常喜爱最小的儿子杨谅。

    长孙晟认为,皇上在世时,汉王应该不会有事。所以长孙无乃的事也不急于一时,两三年内能办妥就行了,可以暂时缓一缓。

    ------

    这些事长孙晟不想和夫人多说,怕引起她心中不安。

    高秋娘沉浸于夫君在家的快乐之中,每天脸上都漾着笑容。

    她所关心的还是儿子和女儿的教育,希望他们以后在学业和人格发展上,能够适应这个你争我夺的世道。

    父母的翼护再安全,但终有老去的时候,要想在相互倾轧、沉伏不定的家族竞争中生存,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人性的险恶,世事的艰难,就必须把他们放到现实世界之中,让他们亲身去体会、去感悟。

    长孙晟不在家的日子,高秋娘很少出门,长孙无忌和观音婢也很少走出府门。即使偶尔出府,也多是在京城之中,两个孩子长这么大,活动范围超不过方圆十里。

    在孩子的心目中,只有京城的繁华和府中的盛景,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之事。

    他们自认为是家中的宠儿,是天之骄子,衣着锦绣,呼奴使婢,稍有不顺便会哭叫吵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哪里知道,这荣华富贵得之不易。

    哪里知道,稍有不慎,自己的人生命运,可能会沦落到连这些奴婢都不如。

    高秋娘建议让孩子们出去走走,让他们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长孙晟十分赞同夫人的意见,趁自己刚回京,还没有新的差事分派下来,就商量着带长孙无忌和观音婢,到终南山下的城南庄园住一段时日。

    ------

    时间定于十一月下旬。

    只所以选在这时候,也是为了让两个孩子体验一下穷苦佃农们冬天怎样生活。

    长孙晟安排肖长庆提前把庄园收拾好。

    奴仆们也提前出发,到城南庄园准备好日常起居应用。

    到了起程那天,只有高秋娘、长孙无忌、观音婢和丁娘子、玉菡五个人坐了犊车,长孙晟和两个贴身随从骑马跟随。

    长孙将军府城南庄园离城三十里。

    一行人上午出发,走走停停,由于犊车走不快,直到下午申时才到了庄前。

    庄园长宽各有二百丈,四周挖有十丈宽的护城河,大门朝南,装有吊桥。庄内有管事、庄丁平时守护。

    长孙晟一行到达时,城南庄园管事刘长喜,已打开庄门,放下吊桥,在庄前等候。见到长孙晟等人到来,刘长喜带人忙磕头迎接。

    正对庄门,是一条五丈宽的黄土路。

    路两侧各种着两排黑槐树,每棵都有一尺来粗,看样子已生长了不少年头。

    黄土路尽头是一个圆形花坛,花坛后面是一座青砖影壁。

    进了庄子,一路前行,左边是长宽各五十丈的广场,右边是打谷场。

    广场北部正中,是一个五尺高的长方形土台。

    广场西边是马棚、牛棚和养殖畜禽的地方。

    牛棚北边是一排排不大的小院。院里是土坯、茅草搭建的房子,是给佃农和家奴们居住的。

    绕过影壁,庄子的最北部正中,是一座和长安城长孙将军府大小规模、建筑形制相似的宅院,别号霹雳堂别院,平时由家奴负责管护,供长孙府的主人来时居住。

    院里各处已收拾停当,奴婢们也各就各位,这里的居住条件和府里基本没有两样,只是少了京城的喧嚣和热闹。

    长孙晟夫妇依然住在内院上房,长孙无忌住东厢,观音婢住西厢。

    一家人在庄子里住下,第一天在院里院外到处走走转转,先熟悉一下环境,休整了一日。

    ------

    第二天,长孙晟决定带着两个孩子骑马到庄外看一下。

    长孙晟和高秋娘同是鲜卑人,对鲜卑女子来说,骑马射箭是司空见惯的事。

    只是在京城,女子大街上骑马狂奔,就有点骇人听闻了。

    到了乡下,高秋娘就少了不少顾忌。

    她也想试试,长时间没骑马,自己的骑术生疏了没有。

    十一月下旬,天已入九。

    长安在这时节,已是天寒地冻。

    长孙晟和长孙无忌穿了貂裘袍,头戴突骑帽。

    高秋娘和观音婢穿了绵袄、绵裙,外罩貂裘斗篷。

    各人戴了鹿皮手套,用围脖捂了口鼻。

    长孙晟抱着观音婢,两人共乘一骑。高秋娘、长孙无忌各人独自一骑。

    由于长孙无忌骑术还不太熟练,由两名随从骑马在两边护持着。

    五匹马首尾相随出了城南庄园。

    长孙晟夫妇二人策马疾驰,片刻便把长孙无忌三人甩在百丈之外。

    观音婢第一次坐在马上飞奔,感觉很新奇,在长孙晟怀里激动得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啊啊”叫着,还扭脸观看高秋娘骑马的样子。

    高秋娘刚开始感觉有点生疏,不一会就找回了原来的感觉。扬鞭抖缰,蹄声得得,听风声从耳边掠过,她心中不禁豪气顿生,心胸变得分外敞亮,恨不变作男儿身也和丈夫一样驰骋疆场。

    二人见与长孙无忌的距离越拉越远,便勒住马缰调转马头,等待他们三人。

    长孙无忌骑在马上,身子有些僵硬,马儿度着方步稳稳前行,两位随从两边小心保护,用了好大一会儿,三人三骑才来到长孙夫妇跟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