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山之下(一更)
    朱棣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在信里拽文,内容通俗易懂:

    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你们三个听着:

    我朱棣是征西大将军,现在要去收拾帖木儿,你们若是老老实实待在杭爱山放牧,那我是很高兴的,如果你们不想放牧,打算向东找鞑靼摔跤,那我也是很高兴的,如果你们不想往东,非要南下,呵呵,那我将会极为高兴。

    我是一个不怕功劳多的将领,我的军士一只手是可以提十个脑袋的,我的战马也是能能跑草原的,我能收拾一个不听话的,也不介意多收拾三个。

    我听说你们都是有儿子的,你们可听说过哈密忠顺王脱脱在哪里长大的吗?

    斥候已经撒了出去,若听闻你们出了阿尔泰山,我会在埋葬帖木儿的时候,多挖三个墓室,天山的风景不错,我找风水先生问过,他们说这里是个风水宝地……

    马哈木听着这一封信,几乎肺都要气炸了,好一个朱棣,你这是赤果果地羞辱我们啊,什么叫我们都是有儿子的,脱脱在哪里长大的,不就是想说要抓我们的儿子当俘虏,送去大明京师吗?

    什么三个墓室,风水宝地,风你妹啊,这不是打算把我们给埋了?

    把秃孛罗虽然也没啥文化,但还是听得懂人话的,对朱棣的骄狂激怒,大喊道:「气死我了!朱棣,我定要将他碎尸万段!马哈木,给帖木儿传信,我们答应了,一起收拾明朝!」

    奇了怪,一直支持夹击大明的马哈木在这一刻竟然犹豫了,深深看着把秃孛罗:「朱棣如此自大狂傲,莫不是有什么倚仗?」

    把秃孛罗愤然:「倚仗?大明能有什么倚仗,他们还能打赢帖木儿不成?」

    马哈木沉默了会,让折兀朵将沙日夫带来,严肃地说:「你身上也流淌着大元的血,你来告诉我,燕王朱棣到底带了多少人马出了嘉峪关,他有什么把握打败帖木儿?」

    沙日夫见马哈木强势,不敢隐瞒:「朱棣具体带了多少兵马,我也不清楚,但听说嘉峪关十日都没闭关,人马、骆驼、物资源源不断,连绵二十余里。我亲眼看到过明廷军士,气势昂扬,战意滔滔,是一支强悍之师。」

    马哈木看向把秃孛罗:「朱棣写了如此信,摆明是想要引我等主动配合帖木儿,他想要将我们与帖木儿一网打尽!」

    把秃孛罗瞪大眼,有些怀疑马哈木是不是脑子坏掉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能在对抗帖木儿倾国之力的同时,还分出力量对抗瓦剌主力骑兵的?

    不可能!

    朱棣、宋晟都不可能做到!

    马哈木下令军队就地扎营,拉着把秃孛罗到了军帐之中,语重心长地说:「朱棣的大军气势很盛,奔走了五千多里路尚能保持士气,可见明廷对此战极有把握,我们不宜仓促卷入其中,而应该坐观其变,看看再说。」

    把秃孛罗不知道为什么马哈木突然改变了立场,莫不是因为朱棣要给他养儿子?不应该啊,马哈木是个胆大包天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对哈什哈拔刀了。

    此时的马哈木内心也很复杂,即不希望帖木儿占据亦力把里、哈密与河西走廊,也不希望大明盘踞西域诸地,即想要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又想要表现臣服,讨好这个或臣服那个。

    选项有很多,可选择只能有一个。

    马哈木从朱棣的信中看出了大明的狂,而这种狂一定是有底气,有资本的,朱棣甚至一点都不掩饰,他是真的希望瓦剌参与其中,继而赢得更大的军功。

    狂傲求战的大明,和亲结盟的帖木儿,选择哪一个?

    马哈木思来想去,感觉西域现在就是个火坑,不管是从坑的西面跳进去,还是从坑的东面跳进去,结果都是掉坑里,不划算,不

    如待在坑外面,即不帮助帖木儿搬石头,也不招惹朱棣。

    把秃孛罗清楚马哈木的难处,不帮帖木儿,帖木儿赢了很可能会清算瓦剌,帮帖木儿吧,大明赢了会报复瓦剌,两个都不帮,到最后可能两边都不讨好……

    两个打架的都不为难,站在外面的瓦剌反而成了一个尴尬的,作难的人,命着实有点苦,以致于一向果决的马哈木也左右为难,举棋不定。

    「既然出来了,我们就不能收兵,由威虏城向东,折道河套方向,看看能不能找到鞑靼本部,是时候和鬼力赤、阿鲁台-联手除掉哈什哈了。」

    马哈木也清楚,不能再犹豫下去,转而决定趁着大明抽身不了的时候,先收拾哈什哈,这个家伙被瓦剌与鞑靼两面夹击,损失不小却始终没有死成,既然今年要死很多人,那就加上哈什哈的名字吧。

    哈密。

    朱棣看着巍峨的天山,无尽的白雪似乎从未化过。

    十万军队终于穿越瀚海与戈壁,抵达了这一片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哈密。

    徐辉祖不禁也多了些感叹:「茫茫的沙漠之后,竟有着如此苍翠之地。这哈密就如同一颗奇珍明珠,点缀在这天地之间,让每一个经历过黄沙漫漫的人都欣喜不已,只是可惜了那些兄弟……」

    宋晟转过身,看了看远处的营寨,确实如此,风尘仆仆走了数百里,若不是马奶、驼奶与后勤的补给,如此庞大的军队想要平安抵达哈密都难。

    即便是准备如此充分,这一路上还折损了八十多名军士!

    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来哈密的道路之上,有人因为风沙迷失,脱离了部队,有人因为方便掉到了流沙里,有人因为沙漠高温酷暑,救治不及时,有人因为昼夜温差染了风寒,倒在了路上……

    宋晟面露悲伤:「若我能再准备周全一些,他们也不至于……」

    朱棣转过身,严肃地说:「这并不是你的过错,十万大军行走瀚海戈壁,只折损八十二人已是你的功劳。想当年蓝玉带大军前往捕鱼儿海时,可是有千余人躺在了前进的路上。」

    宋晟沉重地点了点头。

    洪武年间的北伐又名征沙漠,换言之,在所有出征的人心中,北元的敌人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沙漠,若是征服了沙漠,那就能征服敌人。

    可沙漠哪里是那么容易过的,太阳出来还没一个时辰,天热的就开始烧人啊,走不了几步路,浑身都要湿透。只能趁着早晚赶路,速度慢不说,还需要大量的水源作补给,可沙漠里的水是何等珍贵,运来一点水,是何等困难!

    若不是朝廷耗费一年多,筹备了大量的母骆驼与母马,用驼奶与马奶供应了大部分军士,这一路走来,不知会有多少人躺在沙漠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