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华北平原也是一季稻,赶上暖春清明前就能插秧了。

    这眼看四月初,杨柳大棚里扣的秧苗涨势凶猛,瞧这架势移栽到地里也是鹤立鸡群,这个头压其他家水稻一大头啊。

    听闻这边稻苗预售的消息,村里的百姓都过来抢先预订。

    “预订得先交一部分定钱,等收到稻苗的时候再将其余的钱付清。”杨柳手里拿着铅笔在小本子上记着订单的名称和金额。

    “柳儿,我说你这稻苗咋长这么快呢,不会是用了啥助长剂了吧?”于婶盯着那稻苗,一脸不敢置信地问。

    “于婶,你这知识面挺宽啊,我都不知道这助长剂是个啥东西,你给大家讲解一下?”杨柳四两拨千斤地笑笑。

    一句话逗得大棚里笑声不断,谁不知道这个于婶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唯一擅长的就是嚼舌根子,会知道啥是助长剂?还指望她讲解?

    于婶顿时老脸一红,气得直翻白眼儿,这个杨柳真是可恶,一副刀子嘴得理不饶人。

    “我也定上三亩地的秧苗,这定钱一会儿回家给你取来。”于婶办事向来只占便宜不吃亏的。

    杨柳状似无意地笑笑,“行,反正不交定钱的订单也是无效的,这送货也是按照订单号先后来安排的。”

    想在她这儿占便宜,简直是做梦,她从来不占便宜但是也绝对不会吃亏。

    于婶本来合计杨柳看在是邻居的份上怎么也不好意思让她立即回去取定金。

    哪曾想她若是不交定金,这订单就不算数,这简直是太没人性了吧?

    来预定稻苗的人们却觉得杨柳这事办的没毛病,人家也是做生意,你不交定金万一出尔反尔,人家也是担风险的。

    “听说彩霞村老杨家也马上要出售秧苗了。”于婶突然想到一早听别人说的,故意气杨柳。

    “真的?价格咋样?”有的妇人只知道图便宜,没心没肺地问了一句。

    “听说挺便宜的,不如我们一会儿去瞧瞧?”于婶拿出集市上讨价还价的伎俩,笑道。

    杨柳却不以为意地笑笑,“这买东西就得货比三家,你们大可以到处去看看,觉得哪家最好买哪家的,我这人卖东西比较实在,好货不怕比。”

    “大家多去几家好好瞧瞧,要是觉得有比我这秧苗还好的,随时可以来退定金。”杨柳一脸自信地道。

    于婶撇撇嘴,心里不由地冷哼,最讨厌她这种傲娇的模样,万一老杨家的秧苗好又便宜,他们都从老杨家定,看她到时候哭都找不着调。

    几个妇女跟着于婶去了老杨家,杨芳一脸笑容地热情接待。

    顾客是上帝,只要把钱赚到手,让她磕头都成。

    杨芳带领大家来到大棚里,看自己培育的稻苗和其他作物的秧苗。

    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一看到杨芳大棚里的秧苗,几个女人顿时都愣住了,这秧苗培育几天?到出售的日子了吗?为啥比杨柳大棚里的秧苗矮了一大截呢?

    就这秧苗与人家的秧苗一起栽上,人家的产量还不得是她的二倍啊。

    “这苗不行啊,是不是时间太短啊,这哪里能栽啊?”其中一个妇人耿直地道。

    其实往年他们栽的稻苗比这也强不啥,但是今年他们瞧见杨柳育的稻苗自然心里的标准也就随着高了。

    杨芳一听不乐意了,脸上的笑容也减了不少,有几分冷意道:“我这小苗可是够茁壮的了,你们每年买的那苗不也就这样吗?况且我看着都是乡亲的份上,都会给你们抹个零啥的,你们可是不赔。”

    杨芳知道这些妇人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占小便宜,她要是给她们抹个零,就会足以吸引她们过来买秧苗。

    她早就打听过了,杨柳售卖的秧苗价格比她这里贵,听说秧苗的质量不错,但是她觉得这质量是可以通过差价来弥补的。

    几个妇人听了却连连摇头,她们喜欢占小便宜不假,但是她们是庄稼人,最看重的就是那几亩地的收成,她们可不敢拿那几亩地做赌注。

    来时于婶嚷嚷的最欢,可是此时她也垮下脸来,这秧苗跟杨柳的比咋就差那么多呢?

    “买秧苗是大事,我可做不了主,我得回家商量一下。”于婶虚虚一笑,自认为很聪明地道。

    杨芳气得脸都绿了,这几个老娘们这是来逗她玩的?看了半天竟说些她不爱听的话,而且没有一个订秧苗的。

    “我跟你们说,过这村可没这店了,你们去哪儿也买不到我这么便宜又保质保量的秧苗了。”杨芳自卖自夸地游说。

    “是,是,不过这么大的事,我们得回去跟当家的商量一下,反正过了几天买也来得及。”几个妇人虚虚地道。

    杨芳好话说尽,几个妇人迟迟不肯掏钱交定钱,说着就往外走。

    杨芳也黔驴技穷了,只能堆着笑脸相送。

    离开杨家,走这一路,几个妇人把于婶好一番数落,“这老杨家的秧苗根本没法跟杨柳的比,这货比货的扔,那秧苗算我再便宜,我也不要。”

    “可不是嘛,插到地里能不能活都说不准,谁敢担着风险啊!”

    其实此时于婶也是这么想的,要她选,她也选杨柳的秧苗,这又高又壮的,一看就像是能高产的。

    于婶这么一折腾,反倒是帮了杨柳一个大忙,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杨柳的托儿呢。

    这几个妇人平时都是移动的大喇叭,她们知道的事情,用不了半天,整个李家村就都知道了。

    本来还有人想去老杨家看看那秧苗对比一下,可是一听这几个妇人把杨芳那秧苗说的一文不值,大家也都打消了过去看看的念头。

    杨柳这里的订单与日俱增,而且邻村的听到消息也过来订秧苗,宁可舍近求远了。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杨柳现在大棚里的秧苗被一抢而光。

    相比之下杨芳的销量那是惨不忍睹,除了几个直近亲属捧她的场,根本就没人认可她的秧苗。

    杨老太太气得在大门口骂骂咧咧的,殊不知越是这样越是令人讨厌,谁见了她都绕着走,这样素质的人家,谁愿意跟他们打交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