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锦衣辅国 >第293章 朝争7
    这不是说说,任何事务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都是最容易消灭的。

    此时官商一体家族还未彻底形成,官僚集团也缺乏生存的土壤,形成官商一体的家族,需要时间,大明做官的人基本上是通过科举正道步入仕途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以地域地缘关系广结商帮,国家对商人入仕以及商人子弟科考政策有所放松。

    逐渐便形成了官商一体化家族,家族中,既有经营大买卖的直系亲属,同时也不乏朝臣要员,他们还利用姻亲方式巩固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有时甚至不惜大量的钱财去结交当朝权要,争取政治上的更大成就。

    比如万历朝的蒲州张家,算是官商一体家族的代表典范。张四维历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首辅,舅舅王崇古是兵部尚书,弟弟经商,天下数得着的大豪商。张太岳逝世后,此人接任首辅,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张太岳的新政。

    你就说,这种人有什么国家、民族观念吗?没有的,对这些人而言,只要不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其余的都无所谓,只要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管你是不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统统废止。

    “明军修起了长城,”毛里孩坐在大帐中,下首是依附于他的几个部族首领,“如今咱们南下,只能选择走榆林了。”毛里孩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显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大明要修边墙,他总不能不放牧,就在这儿守着吧?

    不放牧,整个部族冬天怎么过?

    “太师,”座下的几名首领左看看右看看,最后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站了起来,“咱们的牛羊足够吃的,为何还要南下?”

    “一口铁锅,我们用五只羊去换,还不一定换到。”毛里孩神情唏嘘,脸色深沉,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透着无奈与不甘。

    “唉!”老者闻言,也是重重的叹了口气,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不去抢,明人会老老实实与咱们交易吗?”毛里孩阴沉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人,草原上铁器极为缺乏,不仅铁锅等生活物品,就连铠甲、箭矢、武器也是青黄不接的,昔年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此时跟断脊之犬也没什么区别了。

    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会重铸祖辈的辉煌,此时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每年龇牙咧嘴的撕咬大明一番,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大明能够开边互市,毛里孩保证第一个支持!

    再不支持,可就撑不下去了。走私来的那点东西,够干啥用的?

    可惜,大明内部从来都不把开边互市作为首要选项,哪怕在边境屯驻重兵,浪费钱粮无数,也绝不开边互市。

    毛里孩当然想不明白,朝中反对开边互市的人多了去了,为何反对?一部分是走私商路的既得利益者,在这部分人的鼓动下,其余的大部分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其实为何反对,这些人心里也没个确切的原因,大家都反对,那我也反对咯,到时候随便扯个理由,也就糊弄过去了。

    “明朝既不愿与我等互市,”毛里孩恶狠狠的说道,“那就打到他们愿意与我们互市!”

    作为依附于毛里孩的部落首领,帐中的几人无言以对,只能沉默以对。

    毛里孩也不管他们,“十月底,我将亲率士兵,攻打榆林,你们各出三百士兵,”说到这里,毛里孩的眼神变得狠戾,“不要糊弄我,我要精兵,谁敢不从,我必杀之,夺其妻女!”

    众人也不敢多说什么,纷纷领命下去了。

    “朝中纷纷扰扰,始终无法就互市一事,达成共识,如之奈何?”与此同时,张璟与林疏桐也在就互市一事,互相交流。

    “与其说朝廷不愿互市,”林疏桐闻言一笑,“倒不如说乃是某些官员不肯放弃走私商路,百般阻挠罢了。”

    张璟点头,谁说不是呢,大明就坏在这群满口仁义道德,私底下却是人事不干的小人手上了!

    此时的走私,主要集中在山西镇。王良接任孙安,这俩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至于大同镇,前任总兵郭登素有廉洁之名,继任的石彪刚刚上任,就算有什么想法,此时也来不及做些什么。

    而宣府在京师的眼皮子底下,又有李秉这个铁腕巡抚压制,前任总兵杨洪以及现任杨能就算有什么小心思,也不敢妄动。

    所以,这摊子烂事儿,基本上都集中在山西镇。总兵、镇守中官、当地官府在当地商人的穿针引线之下,勾结起来,别说走私了,什么事儿干不成?

    这些人在朝中都是有后台的,否则,也不可能如此顺风顺水,彼此之间,勾连成了一张大网。要是有人提出互市的建议来,这些人只需暗中鼓动一下,朝中立即就会沸反盈天,反对此事。

    若想推动互市,除非是有大佬强势推动,冒着得罪人的危险,强行推动此事才行。比如后来的隆庆开边,高拱、张居正、王崇古、方逢时,内阁、总督、巡抚三方同时推动,才将此事落地,从而使得大明与蒙古自此不用兵戈。

    这么好的事情,朝臣应该支持吧?呵呵,真的不要高看大明朝的文武百官,一旦互市,那些以走私为敛财手段的官商们得损失多少银子啊!

    所以,争来争去,只有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棠支持此议,其余人等或委婉的表示可以接受蒙古封贡的奏请,互市却不方便执行,大部分则直言不可接受和议。

    不问可知,一旦互市,可就是断了他们的命根了,他们怎么可能同意。

    张璟不是张太岳,不是王崇古,没那么大的权力,在朝中人轻言微,就算提出互市的建议,也会被污为居心叵测,几下敲打下来,张璟估计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大奸臣了。

    “此事事关重大,都督切不可逞一时意气之快!”林疏桐连忙劝阻张璟,省的他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也不怪林疏桐如此,张璟一直以来给林疏桐的印象就是嫉恶如仇,毫不退缩,她是真怕张璟不管不顾的把这事儿给捅出去,这事儿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张璟定然是讨不了什么好的。

    “姐姐放心,”张璟笑着拍了拍林疏桐的手背,“我可不是什么愣头青,拎的清其中的轻重,况且,就算我上奏朝廷,朝廷也不会信的。”

    说到此处,张璟摇摇头,朝中大部分人都是混子,遇到问题不是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怎么把问题束之高阁,爱谁谁,反正别指望我来处理。

    这样的官员还不是少数,而是占了绝大多数,说白了,大家都是混日子的,什么事儿都不想管,真应了那句话,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