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三国之陶谦是我爹 >第204章对阵青徐
    颜良见自己一腔热枕的主动请缨,袁绍却没有让他去,颇感羞臊,黑脸顿时涨红,随即退回班去。

    但是袁绍说要让自己去对阵吕布,也让颜良战意满满!

    袁绍转头看向田丰,道:“元皓,汝试言之,谁可胜任乎?”

    田丰在众将站立的列班里扫视了好大一会,突然一笑,道:“依在下审度,元才将军最是合适担任此重责。”

    审配口中所说的元才,乃是袁绍外甥高干的表字。

    高干被袁绍向天子举荐为并州刺史,一向是驻军太原,此番乃是率领并州的主力兵马,前来邺城听从调遣。

    一听审配举荐自己,高干有些羞涩,又是摇头又是摆手,道:“田公太高看我了,在下远不是陶商的对手。”

    高干的话虽然是如此说,但审配知道他乃是谦虚,在袁绍的这些子侄儿辈当中,属高干的才华最高。

    而且他还有一个常人远不及的优点,那就是很稳重。

    他稳重的有时候,甚至有些过分。

    就这么说吧,高干家现在煤气罐马上要炸了了,他都得慢悠悠的把衣服穿好,然后再不紧不慢的点根烟,然后在往外溜达,跑到一半可能还得回头在房间里找点贵重的东西带着,虽然最后可能就……

    田丰很是欣赏的看着高干这股沉稳劲,捋须道:“高府君勿急,此次让你去,并不是让你战败陶商,你只要是能拖延住,他便是大功一件。”

    高干闻言苦笑。他不似袁谭和袁尚,做事心中非常有数。陶商的能耐,他数年来多有耳闻。对于这样的能人,就算不大,但想要拖住他,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高干还想在谦虚推脱一下,但袁绍却发话了。袁绍暗自琢磨了一会,他也觉的高干是最佳人选,他又看其余众谋士,见他们没有反对的意见,随即道:“好,元才,那你便率领本部兵马,我再与你精锐三万,你前往青州主持大局,想办法拖延住陶商,策应我冀州的中路军马,事成之后,我记你首功!”

    高干虽然不是很想和陶商正面相抗,但袁绍命令已经下达,他也没有办法,随即领命行事。

    “末将尽力便是了。”

    之后袁绍以张郃为主将,副将若干前往并州,对阵曹操,自己则率领,颜良文丑,鞠义,高览,韩猛等大将南下,准备一举攻克兖州!

    袁绍的行动瞒不过徐州校事府的眼线,消息很快就被手下人传回了琅琊国。

    陶商知道信息后,随即召集众人商议。

    郭嘉听完了这个消息,随即道:“看起来,袁绍这一次是铁了心的要集结大军南下了,他知道我们在琅琊国聚众袭扰青州,便反其道而行之,索性派出一名偏将,率领重兵在此彻底的拖住我军,然后他的大军则是在西线抢攻各处有理渡口,其后方则是不断的聚集粮草、军械、兵马,只等时机成熟,便大军入境,一举拿下河南。”

    说到这里,却见郭嘉长叹口气,续道:“河南若是有失,徐州亦不能保,咱们眼下不可不支援吕布。”

    陶商闻言一皱眉,道:“高干的麾下兵力不弱,咱们若是去支援曹操,琅琊国这面又该如何是好?”

    一旁的贾诩寻思了一下,开口道:“根据校事府的消息,高干此人,乃是个懂兵法的,行事极为稳重,比之袁绍的三个儿子不知要强上多少,眼下还得先摸清此人的实力和战法,再做决定。”

    陶商一转头,喊道:“让糜芳和太史慈过来。”

    少时,便见糜芳和太史慈二人来到了陶商的面前。陶商吩咐他们二人道:“高干的兵马,眼下正驻扎其在齐地,与我琅琊国的开阳城对峙,陶某有意试探一下他的实力,你们两人领本部兵马一同过去,与高干小战一场,测测他的本事和能耐,切记不可恋战。”

    太史慈点头称是。

    糜芳闻言,吓的顿时两条腿都软了。

    “主,主公,太史子义也就算了,如何让末将也跟他一同过去?末将可是久疏战阵多年了。”

    陶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叱道:“糜兄,不要这么没出息好不好?你是当年跟随着陶某最早的一批战将之一,你看看当年你的那些同僚,无论是许褚,典韦亦或是孙策,徐盛,如今都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了,唯独你,跟当年比还是那么的没长进,作为本公子的妻兄,难道你看不出陶某这次是专门要提拔你么?”

    糜芳哆哆嗦嗦的道:“末将先谢谢主公的提拔,末将也能看出主公对末将的厚意,不过那高干乃是并州刺史,麾下又有诸多的并州战将,末将只怕不是他的对手,让太傅失望。”

    “没关系,这不是还有子义跟着你吗?你自管去便是了,有子义在,绝不会让你有一丝一毫的损伤。”

    “可是……”

    糜芳还想解释,陶商却露出了一个危险的笑容:“糜兄,你要是再啰嗦,信不信我在你见到高干之前剁了你?”

    糜芳一下子就不敢吭声了。

    这混账还是跟当年一样任性。

    太史慈则是一把拽住糜芳,笑呵呵的道:“糜兄,走吧,有某家在,你尽管放心便是。”

    糜芳闻言露出苦笑:“子义将军,切记护着我点。”

    两人就这样领着本部的兵马前往了齐地。

    ……

    就在陶商大肆调动兵马的时候,有一个致命危机陶商却没有发现,陶商的兵马此刻大部分都集中与徐州琅琊与青州的分界点,然后是孙策和周瑜的庐江以及东南边境的建安,中间部分,如金陵城等地,却并无多少兵马。

    此时下邳,陈家。

    陈登将手中的简牍看完后,递给自己的老父陈圭,陈圭大体看了一遍之后,便将简牍置于火盆中烧毁,父子二人在府中密谋良久后,陈登才走出了房间,陈登默默看着天空,嘴中呢喃道:“这天下,少了陈某该很无趣吧……”

    ……

    (台风终于要过去了,这几天抗台,都没怎么睡觉,明天正式开始袁绍南下主线,读者大大们,给点银票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