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定乾英雄传 >第二十二章 定计
    韩鸿涛见众将坐直身形,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便也不再吊众人胃口,直接说道:“第一,此计错看了王文吉、周兴民二人。要知道,王文吉自义军起事以来,抱头鼠窜,狼狈不堪,真真是一鼠辈。而中岭州那几万被你们打掉了精气神的驻军,能在这样一个鼠辈的带领下,壮起胆子向武关守军发起攻击?”

    “至于错看着周兴民嘛,也不怪你们,他跟着高继乾久在边关,声明不显,后来做了武关守将这等闲职,更无法在战场上驰骋,所以你们对他了解不多,也是自然。不过这知己知彼,王将军可是没有做到。”

    王封闻言尴尬地向韩鸿涛拱拱手。

    “周兴民此人,谨慎有余而进取不足。这些年我做他帐下偏将,也了解了不少关于他的旧事。当年他在边疆之时,恰逢戎狄发起秋季攻势,劫掠我乾元百姓,而周兴民距离集镇仅三十余里,他见戎狄势大,又未得军令,所以就眼睁睁看着百姓惨被凌虐,后面还是高继勋自七十里外发兵赶至,才算赶走了戎狄。但也死伤近五百平头百姓,被劫掠物资无算,高继勋怒气冲冲地找到周兴民,质问他为何不出兵营救,周兴民推说未得军令,不敢擅自出兵,气得高继勋当场就要斩杀了他。后来还是秦王高继乾出面,才算平息了这个事件,虽然最后只是申斥了高继勋,但明眼人都知道,老王爷对周兴民独善其身的行为非常不满。”

    王封等人听闻此言,都不禁面露鄙夷之色,戍边卫国,却眼见戎狄残害百姓,这周兴民,实乃贪生怕死之人,徒有善守之名耳。

    又听韩鸿涛接着说道:“但这件事并足以改变高继乾对他的看法。真正的转折在于穆皇帝那年发起的我朝最后一次对戎狄的进攻作战。诸位应该都曾听说过,那次战役整整筹备了三年,推行马政、囤积粮草、操练士卒。而后,高继乾作为大军主帅,自海东州而出,佯装攻击戎狄核心牧场呼兰忽茨温,吸引了戎狄大部分主力;而高继勋、周兴民、呼延赞等人带着精心训练的骑兵自海西州而出,意图用以快打快的方式,抄了戎狄老家,烧了他们囤积粮草的几处重要中转之所,好实施朝廷‘肥拖瘦、瘦拖垮、垮拖死’的战略。”

    韩鸿涛端起面前的杯子,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王封笑着接话道:“这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戎狄见后路被断,分兵向高继勋等人杀过去,高继勋等人奋力死战,伤亡虽多,但也烧掉了戎狄不少屯粮。而周兴民却带着人在草原上筑起了石头城,每日只在城边逡巡,到战争结束也没能取得尺寸之功。当然,他带领的部队倒是没有多大的损失,垒石头被砸死的人比战死的人还多。”

    “这……”众人确实无语了。

    “所以在这之后,高继乾就让周兴民来做了这武关守将。你们想,若是承平年份,这武关又是身处腹地,有何可守?不过一个赋闲养老之地罢了。”王封说道。

    韩鸿涛倒是闻言一笑,“这不就把诸位守候到了吗?不过你们还有一事不知,当年大战之后,高继勋所部正面抗敌,好多袍泽都命丧草原,又因天气炎热,连个尸身都不能留下,回到乾元的只有一坛坛骨灰。战后,愤怒不已的高继勋连连上书,要求朝廷严惩周兴民,但都被老王爷压下来了,高继勋气愤不过,直接胖揍了周兴民一顿,差点将他活活打死。所以老王爷调周兴民来武关,一来是失望之下闲置他,二来也未尝没有保护他的意思。话说回来,这周兴民其他本事没有,筑乌龟壳的能力倒是不差,你看这武关被他经营多年,倒越发的雄伟壮丽了。”

    李伯言敏锐地捕捉到了韩鸿涛话里的信息,高继勋和周兴民二人素来不和,旧怨很深。而王封则想到了,周兴民被冷落多年,

    难道就甘心在此地终老?

    韩鸿涛嘿嘿一笑,表示两位所想,也正是他想要表达的。

    “第二点错漏之处嘛,就是你们简单地以为周兴民拿到了降书,就信以为真,到时候城门打开,守军都到城外接受你们的投降?如此容易,莫非是话本看多了。”韩鸿涛这话就有点不留情面了,王封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主要是他也没想到王文吉那么怂包,被他三言两语就拿下了,所以草草拟定了一个计划,也没来得及细想。

    “周兴民就算真的相信你们投降,也会安排人盯住王文吉以及中岭州驻军,并且他只会派小部分兵马出城,然后让你们解除武装,依次进城,最终把你们分散看管起来。哪里会给你们趁机攻城的机会。”

    也不管众人的脸色了,韩鸿涛自顾自地讲到:“这第三嘛,你们的计划缺乏一个变数,一个能鼓动周兴民相信你们,一个能出乎周、王二人意料之外,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变数。”韩鸿涛边说边看向了王封,正巧王封也正看着他,两人便对视一下,心领神会。

    只见王封起身,突然岔开话题:“韩将军,你我一别经年,不知道过得可好。”

    “唉!如今这世道,我能混成现在这样也是不错了。你知道我们那一榜,因为你被孔龙用恶心手段夺了状元,我虽然舔居榜眼,但始终被人嘲笑名不正言不顺,身后也无人扶持,早早地被打发到了这武关,养老等死。这不,辛苦几年,才堪堪当上个偏将。”韩鸿涛叹气道。

    “我有意邀请韩将军加入我义军,共举义旗,为民请命,不知道可否愿意?”

    “哈哈哈,固所愿尔,不敢请也。今日周兴民听说了昨夜之事,特地差遣我到这里探一探虚实。实不相瞒,当年在校场之内,

    我见将军武艺超群、枪法绝伦,便佩服得五体投地,又承蒙将军高抬贵手,没有取我性命,这份恩情着实令韩某铭感五内。昔时,听闻将军扯旗造反,号令天下民众,共讨乾元王朝,便早有意前来将军帐前报效。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居然在此间相会,正好将这武关作为韩某加入义军的投名状。”

    “哈哈哈……”王封一阵大笑,“韩兄过誉了,我随天王兴正义之师,讨伐无道,正需良将,韩兄一身武艺而腹有乾坤,正是王某急需之人。来来来,快快摆酒设宴,为韩兄接风洗尘。”

    “设宴就不必了,但拿下武关之后再吃酒不迟。现在我们还是商议下一步的计划吧。”韩鸿涛推迟一番,便和王封等人细细商量起来了。

    ……

    “好,明日我们便依计行事。王文吉那边也烦请韩将军居中联络,大事定后,我一定为将军请功。”

    “好,诸君明日再见,吾去矣。”韩鸿涛带着满肚子的计划和王封的亲笔书信,回武关去了。

    “将军,你真的相信这韩鸿涛就这般帮助我们?”李伯言出声问道。

    “信,也不信。”王封望着韩鸿涛远去的背影,思考一会儿,淡淡说道:“在武科会试之时,我就看出此人颇为重视名利二字,这些年他一个武科榜眼被闲置在武关,难以施展胸中抱负,又捞不到半点功劳,几乎绝了升迁调离的可能。他又是个聪明人,都知道这乾元气数将绝,希望此时来投,将来混个从龙之功,倒也无可厚非。”

    这时,王封转头看向李伯言,继续说道:“而且,他真降还是假降,有那么重要吗?若是真降,我们按计划行事,可以拿下武关,立下不世之功。若是假降,我们便按之前商议的,逼王文吉狗急跳墙。况且,韩鸿涛今日在我们这里坐实了王文吉叛变之事,回去禀报周兴民,难道周兴民会容忍王文吉继续在武关内活蹦乱跳?而我昨天走的时候,已经嘱咐了王文吉,让他加强自身防卫,到时候两边互咬起来,白白消耗一些兵力,对我们也是稳赚不赔的。”

    “若王文吉又当了怂包,不敢和周兴民对抗怎么办?”

    “呵呵,他的死穴在我们手里捏着呢。一个是中岭州如今的局面,一个是他大逆不道的劝降信,一个是他昨日写下的降书,他明白的,哪一个都随时可以变成他的催命符。他若真的能安心引颈就戮,也不会是当下这个局面了。”

    “将军好算计。”

    “我起初也没有谋划这么深,不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罢了。”

    “不过将军,我还有一言,韩鸿涛若连一路扶持他当上偏将的周兴民都可以出卖,难保未来……”

    王封、李伯言正要转身回营,就看到封不同走了过来,问为何韩鸿涛对他如此怪异,可有什么说法。

    王封哈哈一笑,让李伯言把王文吉的降书拿给他看,并恭贺道:“封将军定当青史留名,这破武关之功,当有将军一份。”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