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至高法则 >第四十二章 入门选拔
    承辽闻言取了两贯钱出来,如今手里只剩下最后一贯钱了。

    道童见状连忙制止,“两位施主,可确定家中无有亲眷?毕竟这一去,至少七年。”

    承辽闻言自然点头,就算有亲眷他也得上山,因为他不确定凌虚子生死,若是贸然打听,仙书恐怕会遭人猜忌。

    要完成王墨云的任务,就算凌虚子死了,也要上山交给凌虚子最亲近的人。

    张千印也没有任何犹豫,二人将钱放到香火箱里,按照道童的指引,往山上走。

    这处台阶修得很是陡峭,上方多有行走的人,还有跪着的人。

    跪着的人是一步一拜,所以上山也很是缓慢。

    承辽心中不解,却只是放在心中,因为他看到跪拜上山的人皆都面色虔诚,目光不曾游离于眼前。

    来到台阶尽头,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型广场,广场尽头站着几十人,他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二人来到近前才发现他们在排队进门,这处的修建很像城墙,有三个门,正门此刻是紧闭的。

    不多时,前方的道人开始宣读十人进入,这边刚刚进入,最左边的小门就出来了一队人。

    承辽数了一下,有九人。也就是说,每次进去十人,可能会被选上。但是没有挑选上的也就落选了,自然要离开了。

    张千印见状指向落选的人,比划道,“看来还挺严格的,你看进去十人,一下子就出来九个人。”

    承辽点头,这时那道人听到了张千印的声音,立即高声喝止,“道门清静之所,肃静!”

    张千印闻言噤声,不再说话。

    等待之余,承辽打量起了眼前的城楼。

    之所以说是城楼,是因为这处布置很像城楼,眼前的这三个洞口有着拱门,并且由石块打造,一直往两边蔓延开去。

    看其走向,当是给上清宗包围了起来。

    而这个石墙之上,建了两层的楼阁,阁楼瓦片是黑青之色,两端由细瓦勾勒,向天空开展而去,屋檐建造的很是优美。

    在楼阁两边,还有两处亭台,亭台里有树叶探出,想必从正门进入就会看到两棵巨大的树木。

    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二人终于来到了门前。

    这时,只听道人的声音响起,“无量天尊,烦请各位再等待一个时辰。”

    此话一出,承辽一行人无人吱声,所有人都等到了现在,自然不会因为等待而放弃。

    承辽这时向后看去,加上张千印,一共只有九人了。

    承辽站在最前方,此时已然看清了道人的样貌,他一身灰色道袍,发须皆白,体态苍老,说话之时语速缓慢,却很有力。

    时间很快来到一个时辰,门前的道人带着最后的九人上前走去。

    穿过这处城楼,眼前出现了庞大的正殿,正殿之上竖有牌匾,牌匾之上写有四个大字,天人合一。

    此外,这处院子中摆放着数十张桌子,文房四宝齐全。

    这时那道人转过身来,开口道,“诸位远来是客,却也有可能是我上清宗的传人,这入门的第一关,则是上方牌匾所写的,天人合一。”

    众人闻言看向牌匾,道人继续说道,“请将你们所理解的天人合一,写在纸上。”

    众人闻言一一走到木桌旁,提笔书写起来。

    承辽迟迟没有下笔,因为他想到,儒家也有天人合一之说,儒家的意思是,天地人生或自然界与人类的变化,是为互相关联,保持平衡,缺一不可。

    道家的意思承辽并不确定,因此迟迟不敢动笔。

    等到所有人都写完了,那道人见状走到承辽身旁。

    察觉到似有催促之意,承辽提笔,书写下来,内容是,天有规则,人有秉性,人感应规则,天感应人类。

    道人见状微微点点头,接着指向承辽,张千印等五人,“你们五人随我去大殿。其他四人去台阶外取了香火钱,就此离去吧。”

    另外四人见状一头露水,其中一男子忙问道,“不知我们哪里理解有误,还请真人指点。”

    道人闻言摇头道,“你写的是,由小我回归本我,由小我之识,通过天人合一之法,成就大我之智,这是释道所说,说明你曾入佛教。而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天人合一,没有更深的意思。”

    男子闻言面露难色,接着道,“我们还未入道教便出如此难的题目,若是入道之后,想必可以改变过来。”

    “这位施主,佛道难以融合,你写的是释道得天人合一,他们写的是儒家的天人合一,因此皆是无缘。”道人解释道。

    承辽闻言松了口气,道教似乎对其他教派并不包容,不过说的也是,既然要入道教,要做功课想来也是有必要的。

    道人说完带着承辽五人继续前行,众人跟着道人踏进屋内,这时所有人才发现,这大殿中还有将近百人站在一旁。

    道人将五人带入到大殿之中便后退离去,承辽这时吃了一惊,难怪选徒选了几天,看来这只是第一层筛选。

    那些人此时皆站在大殿的两边,神色漠然。

    大殿之上坐着三位紫衣道士,准确来说是一位,因为他的位置最高。

    这个人眉发皆白,头戴发簪,一身紫衣隐泛金光,一副道骨仙风之态。

    他的座下此时站着两人,承辽见状心中暗自激动。因为这二人皆是紫衣,泛有白光,承辽曾经见过王墨云也穿着同样的衣服,想必是师兄弟。

    这二人一胖一瘦,年龄当在五十左右,他们也是慈眉善目,似有仙风。

    最高处的道人最先开口,“福生无量天尊,贫道乃上清宗掌教,松苍子,左边乃是师弟司空子,右边是师弟青空子。”

    众人闻言尽皆行礼,承辽心中感到疑惑,大殿中除了三位紫衣道人,只两边站着的道童了,并不见凌虚子。

    这时,那左边的司空子开口说话了,“诸位英雄长途跋涉来到上清宗,其间人多忙乱,若有照顾不周之处,还望不怪。”

    此话一出,众人皆道无有不周之处。

    这时,一旁体形微瘦的青空子接着道,“所有人都已到齐,共九十五位,而最后能留在上清宗地掌教准徒只有三位,请大家做好准备,男女分开站队。”

    由于右边女子有十位,所以左边五个女子见状走到了右边一同站立。

    承辽走到左边之时注意到靠近门口还有十人,其中有三人是女子,此时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走。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