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家父道光帝 >第44章 剑指中国
    听到了道光皇帝这么奇葩的言论。

    太子奕纬心里都快憋出了内伤。

    赶紧用手捂住嘴巴,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控制不住,就会酷酷酷的笑出声来。

    精明的道光皇帝,又如何,看不透他在干什么,恼羞成怒的吼了一句:

    “难道朕说的没道理吗?”

    ……

    伸手给道光皇帝倒了杯茶。

    太子奕纬摇了摇头:

    “皇阿玛,话不是这样说的。

    先不说这个女王,已经有了一个德国的丈夫。

    而且她的这个丈夫,压根没什么实权。

    更不要说,她与皇阿玛年岁相差过于悬殊。

    双方言语也压根不相通。

    就说这英国女王此人,心智高傲,甚至不逊于武则天。

    像这种人,又怎么会甘居人下呢?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是皇阿玛把她迷的团团转。

    英国女王也同意下嫁,屈尊做一个妃子。

    可她手底下的英国大臣和百姓,压根就不会同意。

    甚至换一个女王都是有可能的。”

    ……

    听到儿子这般讲,道光皇帝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

    “原来如此,倒是朕有些想当然了。

    如今我大清与英国交恶。

    两国一战怕是免不了了。

    你做好了万全准备了吗?”

    ……

    闻言微微一愕,太子奕纬摇了摇头,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皇阿玛恕罪,儿臣而还是那句话。

    虽然枪械厂和化工厂加班加点的拼命赶工。

    也只能说勉强防守。

    但如果要真做到万全,真的做到不败之地。

    还是需得花大力气,投资海上造船厂。

    要知道如今的英国,他们已经可以造海上战列风帆舰。

    每艘战列风帆舰,上面可以布置高达上百门大炮。

    而我们虎门,一个炮台也就一尊炮。

    一旦发生对战,一尊炮又怎么敌得过,他们上百门大炮的齐齐轰击?

    即便能够堪堪抵挡。

    可英国人,一旦发现我军守备森严,而放弃进攻虎门。

    势必会开着大船,沿着我大清沿海一带伺机骚扰。

    到那个时候,只怕是我大清要陷入多事之秋。

    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到山东到直隶,这沿海的海岸线何止千里?

    总不可能在每座城镇上,都布下重兵吧?

    一来,如此耗费钱粮人力不说。

    二来嘛,也容易让地方汉人,掌握着过多的兵权。”

    道光黯然点头,默然无语。

    之前自己,裁撤掉了他的产业园计划中,就有海上造船厂。

    可眼下英军要打过来了。

    整个大清却拿不出像样的大船,予以对抗。

    一旦英军,搞个打游击战术。

    对沿海各个城镇,抢了就跑,那么大清将会只能望海兴叹。

    一想到这。

    道光便有些懊恼起来。

    但这种笨事是自己干的。

    先不说在自己儿子,太子奕纬面前有些子难为情。

    可偏偏这种事,还必须得认真面对。

    一时间,父子二人纷纷默然无语。

    齐齐望向了旁边的电宫灯,发呆不语。

    ……

    而太子奕纬想的事情反而还要更复杂。

    鸦片战争之所以能够输两次。

    不光是因为大清的火器普及率低,质量不过关。

    士兵们的士气和战斗意愿极其低下,将领们望风而逃。

    输掉两次战争,还有一个更要命的体制问题。

    ……

    那就是大清有史以来,从建国开始。

    历代清朝皇帝,就对汉人势力倍加提防。

    整个清朝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京城。

    次一点的就是边境和要塞。

    至于东南,江南以及云贵川,两湖两广一带。

    基本上只留了一到三千人的绿营。

    这些一到三千人的绿营部队,抓抓贼,维护一下治安倒还可以。

    要想奢望更多,那纯粹是扯淡。

    而这些绿营部队,设置的本意就是为了地方治安。

    而非御外。

    甚至在清朝历代帝王的设想之中,压根就没考虑过,海上来的敌国势力。

    这也就造成了,后来的英国两次发动鸦片战争,大清会输的一败涂地。

    当然还有一个更明显的例子。

    也就是后来的太平天国,也是正因为这个原因而快速崛起。

    在整个江南一带,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快速壮大,并夺得了江南半壁江山。

    正是因为,清朝的兵力布置,历朝历代都如此设想。

    ……

    眼下大清没有像样的海上战船战舰。

    仅靠一些运河上的小船小帆。

    又如何能够与英军匹敌呢?

    虽说自己眼下已经在连连布局。

    把广州虎门经营的铁桶一般。

    但是架不住。英军开着大船,沿海满地跑。

    毕竟历史上的英军也是这么干的。

    这不由得让他更加焦急了起来。

    ……

    低头沉默不语的道光皇帝,终于鼓足了勇气。

    抬头看了看这个为国事操碎了心的儿子:

    “太子啊,你如今奉命监国,海上造船厂一事。

    你就看着办吧,只要不从国库抠钱,啥都好说。

    英军准备钱粮和兵马,不是还有七八个月吗?

    你让福建造船局,招人扩建。

    尽快地打造一批海上战舰。

    绝不能让英军,大摇大摆的在沿海城镇晃来晃去。

    否则我大清颜面何在?

    我中华正气何在?

    你是太子,眼下代朕监国。

    抗英一事,你全权负责。

    要权也好,要人也罢。

    朕,一并允准。”

    说完便落寞的转身,缓缓扶墙而去。

    留给了太子奕纬一个凄然的背影。

    ……

    道光皇帝一边扶墙走开一边,苦笑的自嘲。

    刚刚继承大位之时。

    自己何曾不像所有年轻帝王一般?壮志昂扬。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