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清穿之抱紧四爷大腿 >第164章 第 164 章
    “文武之争厉害到什么程度呢?前面说过明朝的武将地位低,开国时尚好,越到后期所受限制越多,武将在前方征战,后勤部署由不得自己做主也就罢了,如何战斗更是不得不听从不懂军事的文官和宦官的指派,否则若是勇敢出战,就要被说成贪功冒进,逞匹夫之勇;若是暂不出兵,以防守为上,那就是畏缩不前,胆小怕死。”注1

    弘晖皱眉:“这哪里是在配合武将作战,这明明是在故意挑刺嘛!”

    叶林叹息一声:“是啊,在他们看来,武将的能力高不高、施展的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听话,对他们来说,听话的武将才是好武将!”

    胤禛摇头:“如此之下,军队战力如何能正常发挥?”

    叶林抿紧双唇:“自然是大打折扣。即便到了国将不存的南明末期,位高权重的文官仍旧看不上会打仗的武官,对其打压限制,如此情况,手握重兵的武官自然不干,于是与那武官有矛盾的文官,干脆放弃武官,自己上场指挥作战,结果自然是兵败。”注2

    弘晖瞪大双眼:“奇了,竟然还有这样的事,这两人是谁,到底有何仇怨?”

    叶林笑道:“文官是大学士黄道周,武官是南安伯郑芝龙,两人是隆武皇帝的左膀右臂。至于起争执的原因嘛,说来也简单,便是在皇帝大宴群臣时,谁应该做上座。”

    弘晖哭笑不得的:“竟然只是因为区区座次?”

    “可不是嘛”叶林笑道:“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在黄道周看来,自明朝开国起,从来就是文臣坐在武将前面的,而如何能在他这里改了,岂不是很没有面子?而在郑芝龙看来,如今整个国家都靠着他们武将才能存活,堂堂铁血汉子,受了这么多年的鸟气,凭什么如今还要矮人一头?”

    “那最后结果如何?”弘晖好奇的眨了眨眼。

    “最后黄道周还是坐了上座,郑芝龙自然十分不悦,后期黄道周要出兵作战,郑便拒不配合。”叶林抬手摸了摸鼻尖:“不懂打仗的文官自己筹措士兵粮草,自己上阵杀敌,也算是古今奇闻了。”

    胤禛眉头拧起:“文武百官配合才能安天下,两者缺一不可,虽然他们之间可以相互牵制,但还应将治国安邦放在首位,怎能所有人都本末倒置?”

    叶林露出个讥笑一声:“在争斗成瘾的风气下,都是先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又有几人在乎大局?他们不仅本末倒置,更是非得把武官踩在脚下,被甩几鞭子还的叫好,这才肯罢休呢。”

    弘晖吃惊的瞪圆了眼睛:“这些文官也太凶猛了吧?”

    叶林呵呵一笑:“这才哪到哪?明朝中期,文臣对武将的压制已到了极致,武将根本不是文臣的对手。既然没了对手,那就找些对手出来。被那些士大夫阶层找出来的对手有二,其一便是皇帝,其二便是他们自己。”

    “武宗暴亡,内阁首辅杨廷和策划,选取武宗堂弟明世宗朱厚熜继统。定议以皇太子仪式即位,可在武宗的遗诏里,写的是嗣皇帝位而非皇子,朱厚熜觉得你给我遗诏是说的嗣皇帝,转头又把我压下去一辈,成了武宗的儿子,不是说话不算话嘛,这就闹了一次不愉快。不过在皇位面前,也就只好摸着鼻子认了。”

    “在世宗朱厚熜称帝后,杨廷和认为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为皇考,兴献王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母妃蒋氏为“皇叔母兴国大妃”,祭祀时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

    好家伙,一眨眼,自己的爹娘就成了叔叔、叔母?不能认自己的亲生父母,朱厚熜不干了。为了皇位不认自己的爹娘,这不是陷他于不忠不孝吗?他不忠不孝了,那群臣岂不是显得肝胆忠义了?日后他坐在皇位,也难以难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众口,更何谈治理天下?”

    胤禛皱眉,眼中厉色一闪而过,汉人不是一直口称君为臣纲吗?却越来也是说给别人听的吧。

    叶林撇了撇嘴角:“可惜朱厚熜就算已经当了皇帝,他说了也不算啦!你猜怎么着?文武群臣六十余人上奏皇帝应当改宗,并声称朝臣中‘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朱厚熜几次与杨廷和等官员商议,皆被否决。于是,一场长达数年的大礼议就此展开。”

    弘晖呵呵一笑:“好家伙,不同意他们的就是“奸邪”就该被斩,这怎么听起来像是昏君才会说的话?”

    胤禛摇摇头看向弘晖:“并非这些人昏庸,反而他们相当聪明,他们借着此事,第一可以排除异己,第二可以压迫新帝,权臣和新帝双方角力,说白了就是权臣想给新帝一个下马威,以便之后继续把持朝纲,而新帝不想当一个傀儡皇帝,欲夺回权利,就必须反抗。”

    叶林点头赞同:“确实如此,僵持数年,权臣仍不肯罢休,嘉靖三年,杨廷和之子杨慎又率领两百余官员,在左顺门长跪,劝诫世宗改变旨意。世宗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企图迫使明世宗屈服。”

    弘晖皱眉:“两百余人?几乎包括了满朝文武吧?这是仗着人多势众,觉得法不责众,来逼迫皇帝?”

    “可不是吗,他们还派人将那些不愿参与的官员拦住,不许他们走,逼迫他们一同参与。对着皇帝,他们边哭边捶门,声音震天响,朱厚熜震怒,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结果其他人更为激动,众人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自此之后,文臣和皇帝的对立就更是屡见不鲜。注3

    弘晖张大嘴:“这都不是御前失仪,这是明着逼迫皇帝了吧!”

    叶林叹息一声:“所以说,朱厚熜虽当了皇帝,这日子也憋屈的很!”

    “不过是个称呼,新旧势力的博弈,就能争斗数年不停,导致国家停滞不前,涉及到立太子的大事,就更了不得了。明神宗,也就是万历帝时,皇后无宠亦无子,他不喜宫女所出的朱常洛,喜爱郑贵妃所出朱常洵,群臣大多因为朱常洛是长子而拥立他,由此明神宗与朝臣争论十五年之久,仍旧败于朝臣,立了朱常洛。”

    “明神宗悲痛欲绝,他感到自己虽贵为天子,而终被群臣所制,最终和大臣闹掰,逐步对朝政失去兴趣,开始怠政,以至二十八年不上朝。所以他在许多人眼中,都是有些昏庸的皇帝。”注4:国本之争

    胤禛挑眉:“子玉不这么看吗?”

    叶林思忖片刻,抬眼望向胤禛,摇了摇头:“我觉得他不是昏庸,只是绝望罢了。”

    胤禛看向他:“哦,为何这么说呢?”

    叶林淡淡一笑:“在明朝除了□□朱元璋之外,他是少见的坚持按祖宗旧制,日日早晚学习经传、史书不停的皇帝,李太后对他也非常严厉,加上讲官尽心教授,他自己刻苦读书,可以说他的学问能力都是明朝皇帝中少见的出众。

    他平衡三个辅政大臣,全力支持贤能的张居正在全国进行改革,十年间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改革卓有成效,扭转了正德、嘉庆两朝的颓势。他亲政后,还主持了三大征,三次军事行动分别是西北、西南和高句丽,巩固了明朝疆土。如此之人,非但不昏庸,反而是个难得的贤能皇帝!”

    弘晖举手提问:“可他后期怎会变得如此荒唐呢?”

    叶林摇头叹息:“我觉得,一是因为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他发现在没有一个心怀天下又有能力压服群臣的人了。自此所有人为首辅的位置打破头,却没有人将眼光放高,而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争抢,也没有人能控制住文官各党相互争斗的局势。

    二是因为他站的高,看的远,早已发现身下这艘大船已经进水,非有大能力之人,是无法挽回颓势,所以才会毫无保留全力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可宫女所生的孩子受过多少教养?学过多少学识?能力又有几何?他恐怕看出这孩子只是个普通人,根本不是那能在狂风暴雨之下,还能稳稳掌握船舵,将这艘历经百年风雨,已经千疮百孔、不断漏水的大船开向平安的港湾。”

    弘晖眼珠一转:“而且这床上舵手还在一刻不停的相互争斗!”

    叶林露出几分笑意:“对,正是如此,他所喜欢的贵妃之子或许比宫女之子也好不了太多,不过能好一点是一点吧。”

    胤禛若有所思的补充道:“而且更让他心生绝望的是,在多年与群臣的拉锯中,他都一直没有能压服臣子,也没有再出现一个像张居正那样的贤臣,没了张居正辅佐,他也辖制不住这些臣子了。”

    叶林有些怅然道:“是啊,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清除考核不通过的庸碌官员,群臣对此改革早已不满良久,张居正一死,便大力弹劾他,导致最终许多改革措施不得不被废止。

    大厦将倾,可笑群臣还在为那点权利斗得你死我活,万历帝说什么也没用,谁也不听,十年时间好不容易补救了一些,张居正死后便又被那些他们所救之人亲手拆下,不知该有多气愤?”注5

    弘晖皱紧眉头:“这些人也太可恨了些!”

    叶林无奈的笑笑:“你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要跟你动刀子。”

    胤禛转着手上的扳指,眼神锐利:“哼,都是些没有大局观的蠢货!”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