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舒颜对赵祯的身份产生怀疑时,无独有偶,另一边的院子中,两小只也在讨论同一件事。

    比起舒颜,兄妹俩前世一直身处在权力的旋涡中,对于皇权和政治的敏感度要高出许多。

    在他们看来,围绕在赵祯身边的种种异常都显示此人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宗室。

    联想到这个名叫大宋的王朝现今的皇帝以至而立之年,却至今无子,兄妹俩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两个字“夺嫡!”

    得出这个结论后,屋内一片寂静,两人谁也没再说话。昏暗的烛火下,只能听到两人时轻时重的呼吸声。

    半晌后,女童全然不似往常跳脱的声音幽幽响起,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略显压抑。

    “阿政,你是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

    舒政左手轻轻摩挲着身上的翡翠玉佩,这是在他们刚出生没多久舒颜给他们挂上的,兄妹俩一人一块,区别只是图案不同。

    舒政发现每当他感到心烦气躁时,只要握住玉佩总能很快平静下来。起先他还以为是错觉,但问过后才知道,舒玟也有同样的感觉。

    他们就算再蠢,也知道这两块玉佩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因此一直随身携带着。

    此时随着情绪的沉淀,将所有的线索一点点抽丝剥茧,舒政的思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摩挲玉佩的动作猛地停住,舒政睁开双眼,声音冷淡地说道:“看来是我们的存在碍了某些人的眼了。”

    舒玟闻言嗤笑一声,出口反驳道:“纠正一下,什么叫‘我们’,分明是你自己好嘛,我最多也就是那条被殃及的池鱼。”

    虽然这个结论让她莫名感到不爽,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个阴阳颠倒的世界里,一个女娃子还真不值得人家这么上心。

    毕竟在这里,还从来没有哪位公主能登上皇位的。

    否则的话,宫里那位也不用为了拼个儿子把自己累倒了。听说都已经好几天没上朝了,天可怜见的。

    明明事关生死的话题,但让这两人说来,却仿佛小孩子闲话家常一般。

    “听说宫里好像已经送进去了一个,年纪跟我们差不多大。所以不妨猜猜,咱们这位从天而降的好爹爹会是哪位?”

    不过几句话下来,舒玟的语气又恢复了她一贯的吊儿郎当。

    舒政冷笑一声,“不用多想,看看上面那位的堂兄弟里,有谁是年纪差不多,比较受青睐,还没儿子的就成了。”

    若是不受皇帝青睐,他不会有机会和晏殊一起下杭州,很显然这是得到了皇帝首肯的。而那些有心思的人也不会因为觉得受到威胁,以至于要来对他们两个小的动手;

    同样,若是他还有儿子,那些人也不会揪着他们不放。

    这样一来,范围一下子就小了很多,但依然有不少的可供选项。

    没办法,宋朝不仅是皇帝子嗣艰难,连宗室同样如此。

    不过这样一来,会对他们下手的人就显而易见了。

    两人眼中均闪过一抹凌厉,若非利益冲突,没人会有闲心来对付他们两个小孩子,不是吗?

    .......

    行宫中,赵祯看着刚从京里快马送来的劄子,神情难测。

    真定府出现流民作乱,疑有西夏残余势力插手;宋辽边境出现小股乱兵,辽兵似有异动......

    桩桩件件都在催促他赶紧回宫。

    赵祯垂眸琢磨了一会儿,才将手中的劄子递给张茂则,示意他给范仲淹与晏殊二人拿去。

    两人接过劄子,也不废话,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看完后尽皆沉默不语。

    “两位爱卿如何看?”

    被点到名,范、晏二人没有立刻回话,依旧在沉思。

    这本劄子在他们看来是有些蹊跷的,不是说内容不对。

    事实上,在我泱泱大宋,流民作乱已经算不上是什么稀罕事了,几乎每隔几年就要来上那么一次。规模也不大,多则几千人,小则只有几十人。

    老百姓一旦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就聚众闹上一波,反正法不责众,最多失败了之后被编入禁军,也算是混上一口公家饭了。

    君不见大宋那100多万的军队规模是哪来的?

    所以对于这样的事,上到天子,下到百官,都已经有些习以为常了。有时候碰到规模不大的,当地官府自己就处理了,报都不用往上报的。

    哪里还用特意快马飞送杭州,呈递到天子面前?

    至于说有西夏残余势力参与,那就更说不过去了。之前宋夏一战,几乎是将西夏整个给端了,现在还有一大批官员在那边忙战后处理呢。

    如果西夏真的还有进入宋境联合百姓搞事的实力,先前也不至于败的那么惨。

    再看后面一条,那就更是稀奇了。

    两国之间发生摩擦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更何况还是宋辽这样的世仇,边境哪天没点乱子?

    这样每天都会发生的事,值得特意呈报天子吗?

    仔细看这本劄子,里面多用“疑似”、“似乎”之类充满猜测的字眼。

    便是后世的打工狗也不敢将这样的报告呈给老板看,更何况是臣子写给皇帝的奏本了。

    再者,不是他们二人小看自己的同僚,实则以他们对这些人的了解来看,便是哪天辽国真的挥师南下了,朝堂上一些人的反应也没这么快吧?

    如此这份劄子倒更像是没话找话,只为了催促官家赶紧回去的。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目的,他们一时半会儿的也想不到。

    对于官家此次执意亲自南下的目的,他们也不是全无猜测,一切还要看官家如何决定。

    片刻后,范仲淹率先起身,拱手行礼。

    “还请官家早做决断,无论如何,您确实不适合长留宫外。还有两位小殿下的身份,还是早日认祖归宗为好,如此也好早安民心。”

    赵祯食指轻点着桌面,慢慢阖上了双眼。

    有些事情,确实不能再拖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