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我祖父是汉武帝 >第101章 今古一家亲
    “严师说笑了!”

    “说笑了!”

    这些人的脸上,都显得十分的难看,显然没有想到严实会说出这样的话。

    但是,此时有求于人,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说了句,说笑了,化解了尴尬。

    严实看在眼里,揶揄一句也就行了。

    说得太过,也不好。

    其实这两种学派,说起来也很有意思。

    最开始的矛盾很简单,自从春秋时代孔子教学以经授徒以后,五经成为后代儒生必读的经典古籍。

    然而这些经书,最迟从战国时代开始,由于流传的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因而传本文字也有所不同;又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

    很多古代文献付之一炬,加上不同时代环境的变迁和各地语言文字的差异,传世的经典文献和后来出土的版本文字资料,难免因形体不同,繁简不一,使得经师和儒生在讲授解释时,各有不同的主张,因而造成经义理解上的歧异,和思想倾向上的对立。

    这两班人马,可以说是两个学派,也可以说是一个学派内部的斗争。

    笼统的说,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

    “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可是后来就慢慢的变味了。

    变成了两种思想上的争锋。

    而且这种斗争持续了数千年。

    而现在也是刚刚开始几十年。

    之所以会有这种互相揶揄看不起的表现,还要从董仲舒的崛起说起。

    而且他还只是个引子。

    大汉朝学堂、设“公”“私”二列,公私之分形式上和后世的公立,私立学校差不多。

    但,这时候不叫公立学堂,而是叫官学,中央则叫太学。

    大汉的学校和现在的公私学校不同的一点就是,现在的学校不会因为公私就直接判定了其教学质量的高低。

    可是在大汉,则以官学为最盛。官学占据了最高地位。所以当时的学子都非常渴望能够进入官学学习,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他能够享受到全国最高学府的教育水平,还能有一个完美的仕途之路。

    但在民间又以私学居多,因为教导自家子弟也算是私学的一种,自然民间最多。

    太学最初建立于刘彻的时期,由于刘彻需要征集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为的就是培养优秀的官员后备军。

    但是能有资格进入太学学习的人数并不多,而且都要有高贵的出身,丰富的学识,人数也被限制在五十人以内。

    但即使是这样高规格的限制,也有太多人进不来这个门槛。

    可,书读了以后,干什么去?

    种地吗?

    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会有削尖脑袋准备往这个圈子里爬的人,这说的也就是董仲舒等一派,今文学派。

    他们的所有对于书籍的解读,完全都是按照一切为了统治阶级,也就是皇帝所服务的。

    今文学派配合时务,关心世事,倡言阴阳五行,以谶纬图书附会政治人事,反倒是古文学派则主张复古,专心学术,趋于保守;古文学派则讲究典章制度,论政亦悉依古圣先王。

    两相一对比,统治者喜欢谁,自然就高下立判了。

    所以才有了董仲舒等人专门研习宿学名儒的口耳相传的书籍,像《今文尚书》《诗经三家诗》《公羊传》《仪礼》等书。

    其中公羊儒应该是最出名的经学。大多数都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

    可这就让守旧的古文学派不乐意了,一个娘生的,凭啥你就厉害了,不乐意了怎么办,那就斗呗。

    这种斗争直到东汉末年《熹平石经》才算是告一段落。

    但是平日里,怎么斗!

    都算是道统内的斗争,无论争斗的是啥,都是学的儒!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刘进的政策,让古文学派坐不住了,但是由于不被皇帝喜欢,自然没有门路了、

    这也就出现了,一群古文学派的大佬们,忍气吞声的来求严实给皇帝上眼药了。

    严实看着火候差不多,也就不再逗弄这些古文派的大佬们了,这才摸摸自己已经有些花白的胡须,扁扁嘴巴道:

    “诸位有所不知啊,我们也为难啊,太子殿下如今的威势,你们也有所了解,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惹得起的。所以这件事,不仅你们在讨论,我们也在讨论。”

    “但很可惜,现在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标准。”

    说话的汝南经师名叫袁玄,是古文派有分量的人物,此时听着严实还在这里打官腔,说一些不要脸的话,心中忍不住啐了几口。

    但形势比人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以后弟子,子弟还能有条出路,他忍了。

    挤出一丝的笑意:

    “严师,谁人不知道您与太学的太长令相交莫逆,就算是陛下也要跟您时常的论道,谦虚了,谦虚了。”

    严实听着恭维的话,脸上露出了笑意。

    嗯,就是这个味,说得好!

    再来点。

    哈哈!

    袁玄一看索性一咬牙接着恭维道:

    “谁都知道您当初还是太子的启蒙师父之一呢,您说话太子殿下肯定听的。”

    “不然,太子殿下这样搞,哪个士族子弟还会在朝为官,连自家的经学都不能有解释权了,这也太过分了。”

    “是啊,难道太子殿下以后不用我等的子弟为官了吗?”

    “玉石俱焚要不得啊。”

    其余人也纷纷的补充道。

    你一言我一嘴,心倒是出奇的齐。

    严实心中其实也知道,自己必须出这个头,甚至不仅自己,就算是其他的四位博士,乃至于很多在朝为官的士族子弟都脱不开这个泥潭。

    都要出这个头。

    “老朽也知道,这事要有个说法!太子殿下轻易的就在南方推行什么标点符号,甚至把我们传家的知识,随意的解释,传给一些泥腿子,这无疑是做的出格了。”

    “只是,这里面需要你我这等人一起发力啊。”

    “我提议,以后没有什么今文古文之争了,我们都叫今文怎么样?”

    唰!

    袁玄等人被严实如此不要脸的话震惊住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