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逐鹿 >第四十八章 大佛
    当皇帝在江都遇刺的消息传开之后,就如同往平静湖面扔下一块巨石,朝野上下无不为之震惊,这其中又以天下佛门最是心惊胆战,因为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正是佛门中人。

    一时之间,天下僧侣还俗者不计其数。

    大隋以北的辽东地区,山川河流,暮春时节,仍旧笼罩在一片洁白之中。大佛寺作为佛门祖庭之一,千年以来,香火鼎盛,直到近些年天子崇道,才渐渐式微,不复往日气象,如今赶上这档子祸事,原本就不太好的境地,更是雪上加霜。

    大佛寺规模宏大,主殿占地极广,只不过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前往寺内烧香拜佛的香客并不太多,与其规模不太相称。在得知那位早已被逐出寺庙的师兄竟然失心疯的去刺杀皇帝之后,不少寺内弟子都气得直跳脚,破口大骂,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沉默,暗暗希望皇帝能大人不记小人过。

    一个眉清目秀的小沙弥在落满枯叶的院子里,拿着扫帚清扫满地落叶,满脸惆怅,似乎心事重重。小和山忽然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年轻和尚从树下走过,后者背负行囊,形色匆匆。

    小和尚眼中露出一抹诧异之色,赶忙跑过去拉住对方,问道:“师兄,连你也要走吗?”

    青年和尚被小师弟拉住,转头看看左右,神色愁苦,说道:“师弟,师兄也是没有办法,师父说我佛性不够,即便再修二十年,也无法参透佛经要义,与其浪费时间,不如早些还俗,做些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事?”小和尚一脸迷茫。

    “活着就是有意义的事。”年轻和尚语重心长道。

    小和尚神色愁苦,虽然自己心思单纯,但也知道对方是在敷衍自己,其实是为了躲避朝廷抓捕,据说朝廷派来的人已经在路上,不日就会来到这座寺庙。

    几名同样背负行囊的年轻和尚匆匆从二人身旁走过,有一人朝年轻和尚喊道:“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走。”

    几人没做片刻停留,快步离去。

    青年和尚哀叹一声,说道:“小师弟,保重,为兄告辞了。”

    看着几人渐渐消失在山道上的背影,小和尚的心情难过到了极点,可是他也毫无办法。

    一名身穿黄色僧衣的中年和尚不知何时来到檐下,僧袍不知穿了多长时间,已经有些泛白。对于刚才的那一幕,中年和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愤怒,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样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小和尚看着身材犹如小山一般的中年和尚,难过道:“师叔,师兄他们都走了。”

    中年和尚语气从容,开口道:“该来的会来,该去的会去,拦不住,也留不住,随他们去吧。”

    小和尚脸色愈发愁苦。

    中年和尚平静说道:“道林,马上要讲经了,快去大殿。”

    说罢率先离去。

    道林小和尚哦了一声,放下扫帚,跟随师叔往大殿走去。

    大佛寺建寺千年以来,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那便是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日晨时都会在大殿内讲经,讲经人不定,但无一例外都是寺内德高望重的高僧,偶尔寺庙主持也会串讲一下,每次轮到主持空闻大师讲经说法时,能容纳下千余弟子的大殿必然是座无虚席,一颗颗光头格外亮眼,一些来晚了的人只能站在最后面,可即便是如此,能听到被世人公认的当代佛陀讲经说法,众人已是心满意足。

    来到大殿,小和尚抬头扫视一圈,发现人很少,这也难怪,这几天师兄们陆陆续续都下山去了,有些委婉点的说是要游行天下做那苦行僧,有的就像刚才几个师兄那般,直接还俗。小和尚看了看空落落的大殿,心下哀叹,若是放在往日,师祖讲经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这幅凄惨光景啊,难道真如师兄们说的那样,末法来临?

    大殿内除了最前排是几名辈分稍高的大师以外,后面的和尚不论辈分,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先来就坐到前面,后来就坐在后面,道林小和尚走过一个一个的蒲团,往日因为自己性子疏懒的缘故,每次总是最后几个才到殿内,只能远远的站在后面,好几次都因为听不太清,功课完成的不及时,都被师父罚抄经文,可如今自己居然坐在了前三排的绝佳位置,前面就是那位师叔,他望了望身后空空如也的大殿,叹气连连。

    千年之前,佛教传至中原,为了让佛法普照世人,佛门弟子大肆宣扬往生说、轮回说,在当时得到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佛门之盛况,比之如今天子崇道,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位德才兼备的皇帝为了表露自己的虔诚之心,更是建造了天底下最大的佛像,派人在全国勘探,最终定在了这苦寒辽东,而后用铜十万斤,黄金六百斤,铸造了这座世间最大的金面佛像。一时间,天下出家为僧者络绎不绝,有道是‘落尽烦丝入释门,三教中人半为僧’,那段时间也无疑是佛门最为荣光的时候,而大佛寺在天下佛门中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与那座同样历史悠久的苦陀寺东西遥相呼应,此后佛门对那位皇帝也是竭尽所能的歌功颂德,直接将其拔高到了千古一帝的夸张程度,不过令人略微唏嘘的是,那位一辈子崇佛敬佛的天子,享年不过四十六岁,实在算不上长命。

    世事难料,之后相隔不过三百年的两次灭佛运动,使得整个佛门都遭到残酷镇压,大佛寺也未能幸免于难,虽说未到灭寺的地步,但影响也十分深远,尤其是武宗灭佛时期,当时一名剑客无比痛恨鼓励世人逃禅遁世的佛门中人,来到大佛寺之后,一剑削去金佛半面,金面佛从此成了半面佛,从那时起,佛门在三教中的地位,也只能是敬陪末座了。

    后来灭佛之风渐渐散去,有人建议重塑金佛,可不知为何,遭到了当时寺院主持的直言拒绝,由于老主持在释门中的无上地位,众人也就不再劝诫,这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因此,如今前往大佛寺,看到的也是眼前的这尊半面佛像。

    小道林抬头望向那座高大无比的半面佛,神情惆怅,暗暗祈求道:“佛祖啊佛祖,你可要保佑众师兄都平平安安呐。”

    片刻之后,一名须眉皆白的老僧来到前面,然后缓缓坐在蒲团上,这名满面慈悲的老僧不是别人,正是大佛寺主持,当代佛陀空闻大师。空闻没有去看空空如也的大殿,直接开始了今日的讲经说法。

    道林盘坐在身材高大的中年和尚背后,正好被严严实实的挡住,约莫是师祖讲的东西实在是太过于晦涩艰深,对小家伙而言就如同天书一般,还不到一炷香时间,上下眼皮就开始打架,小脑袋跟小鸡啄米似的,好在有师叔坐镇在前,才没被发现。

    时间很快,终于熬到了讲经结束,然而众僧并未离去。空闻大师抬头看了看众人,当视线落在中年和尚身上时,便不再移动,后者一愣,转身一看,发现已经在听周公解梦的小家伙,刚要开口提醒,却被空闻阻拦道:“算了,让他多睡会儿吧。”

    中年和尚双手合十,不再理会道林小和尚。

    空闻叹息一声,问道:“法难,寺内还剩多少人?”

    中年和尚合十应道:“总共还剩一百零八人。”

    老僧嘴角含笑,说道:“还好,至少不是老和尚一个人独守空房。”

    闻言,众僧脸上无不露出惭愧之色。

    空闻缓缓说道:“世人出家为僧,大多本来就是因为俗世不如意,甚至背负了难以洗净的罪孽,才皈依我佛,这也无怪乎世人总说我们逃禅遁世,实际上大多数人也确实如此,如今佛门不再是安身之地,下山也是人之常情,佛经道义,即使说得再如何天花乱坠,可在生死面前,也不值一提。”

    年龄已经超过两个甲子的圣僧望着空落落的大殿,继续说道:“你法晦师弟走了一条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道路,以至于朝廷灭佛,这是我佛门该遭此劫,也是我佛门的变数。”

    “阿弥陀佛。”众僧齐宣一声佛号。

    沉吟片刻,空闻再次开口,语气依然从容,缓缓道:“法难,带他们下山吧。”

    法难沉默不语,不动如山。

    老僧面容慈悲,说道:“奢望人人信佛,那是不现实,可若是世上无一人信佛,或者世上无佛,那便是世人的悲哀,尔等当好自为之,去吧。”

    众僧再宣佛号。

    这一日,千年古刹,大佛寺三十六僧侣西出辽东,进入荒原,其中有一名懵懂无知的小和尚,当他在师叔背上睁开惺忪睡眼之后,放眼望去,满目青色。

    朝安城钦天监内,老人正伏案疾书,某一刻,他猛然抬头,慌忙跑出房间,那根五彩琉璃的光柱突然颤了一颤,紧接着一道金黄之气开始紊乱颤动。

    老人掐指如飞,汗如雨下。

    然而没等老人算尽天机,那道金黄之气终于挣开束缚,向北疾飞而去,不知坠向何处。

    从后来流传出来的消息才知道,柔然共主拓跋元得到消息之后,率领王庭万人精锐亲自迎接,接纳了三十六名大佛寺高僧。据史书记载,此次灭佛行动,共计焚毁大小寺庙三千八百座,流放僧侣十万,除了皆是女弟子的峨眉山幸免于难,无不被打压,史称隋帝灭佛。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