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灵武:惟我独仙 >一八五 赵吉送礼
    封平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了两人。

    而从封平对这两人的态度,就不难看出,这对男女来头不小。

    对强者的敬畏。

    不,更像是对其背后势力的敬畏。

    周易略一思忖,就意识到,这应该是道脉的人。

    这对男女,见了周易,同样异常震惊。

    那男子道:“你是赵二?”

    然后才发觉自己言行不妥,急忙挽救施礼:“丹鼎门内传弟子盛英,携师妹沈妙,见过太上教高功师兄。”

    周易知道是对方看穿了自己身份修为,打个稽首回礼,道:“我单名一个易字,容易的易,并非太上教出身,而是清微派。”

    “原来是玉清一脉,失礼失礼!”盛英还感慨:“玉清一脉已久未在尘世走动,不曾想今日有缘得见。幸事!”

    周易后来才了解,原来,这个世界的道脉,颇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意思。

    太清、玉清、上清,这是道脉正统。

    太清的名人自然是太上老君,这一脉向来是远离尘世,仙逸的哔格是一等一的,就是过于不食人间烟火,从凡世的角度看,存在感很低。

    但低归低,这一脉从未彻底断绝,时不时就让世人知晓存在性。

    玉清就是元始天尊一系,阐教十二金仙赫赫有名。

    不过清微派的开派祖师,却并非金仙中人,乃是玉清法门传承衍化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又被祖舒元君会四派为一,这才有了清微。

    虽然传承略微曲折,呈现枣核形态,过程中倒究有多少内容遗失又或被歪唱,谁也说不清,但仍旧能算正统。

    因为并没有因传承不下去,而不得不吸纳别家的根本法门,所以这法脉比较的正。

    上清的代表,自然是截教众线,以及有教无类。

    丹鼎门的根源就是上清。

    但上清一脉本就驳杂,后面的就愈发的杂。

    可也正是这份杂,让他们在超凡渐逝的背景下,仍旧好生兴旺。

    这就好比氧含量严重下降,原本的霸主恐龙,都混不下去了,晓鼠(老鼠的祖先)之流却趁机崛起。

    但混的好,也看怎么比。

    在这个世界,上清杂系的确是开枝散叶,一脉独大,但这改变不了超凡渐去的大局,因而比起小猫三两只的太清、和仙踪难觅的玉清显得热闹,但内部却又很卷。

    资源配给,门派之间争夺,内部也争夺,其中就包括法门。

    某道脉修士就曾言:法脉强不等于我我强,门派兴不等于我兴。这么一看,反倒是格外羡慕太上一脉的师兄,但凡临世,便是真仙!

    这里的真仙,主要说的不是有多强,而是走在金光大道上,功法修的是正法,资源也相对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法的消耗往往不菲,没资源修啥正法?整点小法小术玩去吧。

    这也是为什么盛英见了周易客气谦和的一大原因。

    平时那也是眼高于顶的,但跟人家这样的修者比,自己的修道之路走的简直就是丐版,最关键的是明白差距,但弥补无望。

    当真是应了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生来在罗马。

    周易的变化,封平同样很震惊,只不过他的定力更强,且一早就知道周易非同一般,因此情绪没有形之于色。

    封平主要震惊的是周易的进步之快。

    而这种改变虽然是由内而外的,但样貌和气质的变化尤为直观。

    盛英和沈妙第一次见周易,虽然之前也对其人有所耳闻,但毕竟是道听途说,不够感性,见面后也就感叹一句:人言不可信。

    封平却是一直暗中保护赵二的,知道这人算是典型的相由心生的主。

    这男人,最磕碜的不是长的丑,而是气质猥琐。

    哪怕是满脸横肉、一副匪霸面目,都起码能让人一些人畏而敬之,某些女人更是觉得有安全感。

    可要是猥琐了,那真就人嫌狗弃。

    偏偏赵二就是这么副面貌气质,给人的第一感官就是勾栏院里的大茶壶,甚至是给自家女人拉皮条接客的龟公,男的看了毫无信任感,女的见了心里犯膈应。

    周易刚接管那段日子,除了最为传神的目光有所扭转,其他改变不大。

    即便筑基,由于不够圆满,外在变化也非常小。

    现在则不同,说句难听的,赵二要有现在的气质面貌,还用强抢民女?大闺女小媳妇那得上赶着排队,倒贴都愿意。谁还不是个观感动物了?

    周易自然也知道卖相的重要性。作为现代地球人,谁还不知道阿汤哥{壮志凌云}的征兵广告片的成功?

    再说个三国冷笑话,为什么凤雏庞统挂的那么早?

    周易调整容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这个,爱美之心反倒次之。

    地球现代有调侃式的说法:不会说话,就去整个容,起码不开口能被当个人看。

    交际能力不行,容貌可以补,见面就让别人赏心悦目,别人大多会多些包容回馈,这就是样貌好的用处。

    既然如此,能拾掇好,为什么不呢?

    就像现在,周易对盛英和沈妙感观并不好,但这两人对他感观却不错,他只要不毒舌,而是客气的请对方先去休息,一个还算良好的开端就算完成了,也不需要整什么话术,这无疑是降低了交际的难度。

    打发走道脉的人,不用周易询问,封平就将他这趟京畿之行简明扼要的说了清楚。

    还有,赵吉知晓自家侄子不学无术,是个文盲,而且也从来没有书写的习惯,以免落在有心人手里,因此用的是道脉的留声手段。

    这巴掌大的小东西做的非常精巧,却是个一次性的玩意。

    周易听完留声,也不得不感叹赵吉的舔犊情深。

    按照赵吉的说法,余县的灾厄,朝廷其实是知晓的。

    这档子事可谓昔日因、今日果,这锅得大雍太祖背。

    当年天下纷乱,群雄逐鹿,大雍太祖小门小户,凭啥能成事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祖标榜自己是天选之人。

    这玩意空口白牙没用,但凡争霸的这些位,哪个还不自吹自打降生开始就生有异象,什么红日投怀、雷霆降世、异香异彩……好听说法多了去了,忽悠人也得有点干货才行。

    大雍太祖的干货,就是我的领地种田,不闹灾。

    当时百姓的日子那是真的苦,不仅要跟自然灾害斗争,跟猛兽毒虫斗争,忍受苛捐杂税,还得跟超凡现象斗争,时不时闹个诡、诈个尸的,又没人管,这还怎么安心种田?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