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世界最强国 >第13章 原料问题
    李兴国立马带着两个保镖去了安顺县城,找到县政府的电报部门,分别给英国使馆和德国使馆发送了两封电报,各国使馆的电报呼号都是公开的,可以直接用明码发过去。

    两封电报大体的意思就是他手里有青霉素,这个药的作用如何如何好,你们有没有兴趣聊聊呀。

    各国使馆他们的电报机面前都有24小时值班人员,从李兴国这边发出去那一刻起,那边的值班人员就开始解译了。

    李兴国只等了半个小时,德国那边就回消息了。

    “尊敬的李先生,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了,上次我们的合作极其成功,您提供的“东西”很好用,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代表帝国对李先生表示真挚的感谢!”

    因为是明码,德国那边不敢直接用战斗机,战争,之类的词语,害怕被别人知道之前和李兴国的交易。

    嘿!德国佬还挺客气啊,李兴国笑了笑接着往下看。

    “前些日子听闻一家公司研发出了叫青霉素的一种抗生素,对外宣称的功效很强大,人体实践效果如何的好,我本来不太相信,但是调查得知是阁下的公司,我便打消了疑虑……”

    李兴国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完,后面大概意思就是说他们第一时间就已经派人在来安顺县的路上了,希望能够就此事好好谈一下,署名是弗舍尔,几句话能讲清楚的却说了一大篇,看来这位德国驻华大使是个话痨啊。

    这次德国方面的语气明显对李兴国很尊敬,显然是之前提供的战斗机图纸的功劳,这些战斗机肯定在战场上让英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增加了他们对李兴国的信任。

    没过一会儿英国方面也来电了,电报员译好了之后,李兴国怀着期待的心情仔细的看了一遍。

    “靠!”

    这英国人先是一通质疑,贬低,认为是他在吹牛,中国人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居然还说想谈就去京兆大英使馆找他们谈,李兴国在心里翻了一百个白眼,日不落帝国一贯的傲慢在此刻显露无疑。

    “我去你妹!”

    等着吧,等你们上门来求我,到时候就狠狠宰你们一刀,李兴国愤恨的将英国的电报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

    制药厂的生产流程启动了,刘老这几天也忙坏了,不光要东奔西走忙着采购物资,还得协调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

    刘老发现科研部提报上来的玉米的量需求很大,现在全国范围内种玉米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今年的玉米才刚刚种下去,买回来的都是去年的存货,量就更少了,有八成的玉米都只能从外县甚至外省购买,这样一来整个采购周期和成本都急剧上升。

    他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李兴国,这个消息让他有些忧虑,因为以目前的技术做青霉菌的培养液需要大量的玉米,如果成本长期高昂下去肯定也不是办法,得找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李兴国便刘老这个老地主核算了一下,目前全国玉米产量估计不超过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二,三。安顺县可能会更少,因为在此之前安顺县的老百姓还得腾出地来种大烟呢,哪有多余的精力种这个不值钱的玉米。

    “刘老,现在正是玉米的播种季,如果我号召乡亲们把一半的地拿来种玉米,这样一来等八九月就可以大量收获一批!”李兴国觉得找到了办法,一脸高兴的说道。

    “这个方法可行吗?”他满怀期待的看着刘老。

    “不行!”

    刘老斩钉截铁的说道。

    “在我们这,玉米一年才一熟,亩产不过二三十公斤,水稻一年两熟,亩产能有五六十公斤。”

    刘老叹了口气:“您说乡亲们愿不愿意拿一半的地出来种玉米呢?”

    “什么?”李兴国听到这话嘴巴张的老大,眼睛瞪到了一个夸张的程度。

    “嘿嘿!看来李老师果然是金贵之躯,从来没有下过地呀。”刘老开玩笑道。

    是的,李兴国从来到这里基本都在忙着搞他的“实业计划”,更是没有缺衣少食过,虽然知道现在老百姓们穷,但是没想到能有这么穷,在后世一亩地产个五六百公斤的粮食那是稀松平常,难怪这个时代中国发展难了,为了基本的口粮,人民的劳动力几乎被束缚在田地里面了,哪有精力搞别的事情。

    李兴国心里哀愁,第一次感觉头这么大,焦急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看来系统里的那些化肥配方,种植杂交技术得尽快拿出来落地实施了,先把老百姓基本问题解决了才能考虑更长远的事情。

    思来想去,看来这一次得狠狠宰一笔德国人了。

    李兴国焦急的转悠了半天,心思一动,这个问题其实只放眼安顺县的话也不难解决。

    “那这样!我们直接把玉米的收购价格提高,按照比例该提升多少就提升多少,乡亲们可以拿着钱去买粮食,这样一来问题就解决了。”李兴国对刘老询问道。

    刘老思眉头紧锁思考了一番,补充道:“这样行是行,不过我们得先付钱,在玉米种下去之前就把钱付了,乡亲们才会放心种。

    刘老果然是多年在基层摸爬滚打的人,想的问题非常贴合底层人民的心思。

    此时的李兴国在安顺县的信誉还没有高到让别人无条件信任他,如果不先付钱的话,乡亲们把玉米一种,万一到头李兴国反悔不买了,他们拿着卖不起价的玉米该怎么办?家里的人只能等着饿死。

    既然计定,李兴国马上安排了财务计算比例,按照把收购价提升到合适的位置,接着让刘老立马落地实施这个方案,把账上还剩下的六万大洋拨了五万大洋出来用来支付村民们种玉米的款项。

    刘老到各个村子里宣传此事,村民们一听都是奇了怪了,第一次遇到提前给钱买还没种出来的粮食的。

    虽然价格提上来了,但也仅仅是按照水稻的收成来计算的,并没有让大家因为种玉米就多赚了多少钱,所以保守的人还是有些担心怕有什么蹊跷。

    胆子大点的并且也愿意相信李兴国的就同意了签订了契约,在他们看来这事也有好处,契约也说清楚了假如遇上天灾之类的麻烦导致收成不好,也不会要求他们退钱,这样一看相当于李兴国把这个风险承担了,村民们反正都已经把该拿的钱拿到了。

    转眼间六七天过去了,李兴国终于把德国人盼来了。

    领头的居然是上次见过的叫杰曼的德国男人,想来是弗舍尔觉得觉得杰曼和李兴国打过照面会有一些亲近感,所以派了他前来做此次的谈判人。

    几辆轿车浩浩荡荡的朝着兴国制药厂行驶,引得路边的村民一阵观望,他们只在报纸上见过这样精美的汽车,安顺县里只有马车牛车,哪里有汽车这个东西啊。车里还坐着外国人,大多数村民这一辈子都没亲眼见过外国人,有的小孩甚至跟着车子在后面跑。

    好在李兴国提前修了一段宽敞的路,德国人这才顺利的把车开到了兴国制药厂的门口。

    保安队前来汇报,得知此事,李兴国精神一振,亲自到门口迎接他的财神。

    “来的路太破烂了,我们从北京开了六七天才到这里,李先生您为什么要选在这里建厂?我不懂!”

    门口处一位德国翻译用蹩脚的中文翻译着杰曼的话。

    李兴国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说:“杰曼先生您来的路上看见这里生活的人民了吗?”

    “是的!”杰曼摊了摊手,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李兴国

    “没错!这里在你们看来很穷苦,人们甚至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不像京兆,上海那般繁华,但!中国何其之大,京兆之地不过九牛一毛,像安顺这样的地方中国还有成千上万个!”李兴国神情激昂地讲到。

    “李某不才…愿为国家昌盛贡献一份力量,在此不毛之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添砖加瓦!”

    杰曼等翻译讲完,他朝着李兴国轻轻的鞠了一躬,李兴国亦还礼之。

    一套礼仪握手完毕,李兴国招呼德国一行数人到了办公室赐茶看坐,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重头戏。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