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世界最强国 >第53章 内部发展
    北洋政府的内战结束了,以段祺瑞下野,直系军阀入主北京,此事便划上了句号。

    不过李兴国和双方的交易还在继续进行且有加深的迹象,段祺瑞虽然下台了,但是其政治影响力还在,包括其附属产业并未受太大打击。

    通过他们的影响力陆续有商人前来找李兴国寻找合作机会,像化妆品,香烟,化肥,煤炭,汽车这些产品已经开始通过这些商人卖向国内的发达地区。借助这股热度,也有大量的商品开始涌入贵州,为临时政府的税收添砖加瓦。

    直到年底,整个临时政府的收入已经相比前政府翻了接近四倍,一年的收入达到了五百万大洋,虽然政府的收入提高了这么多,但这个钱就只能堪堪够用,因为以前的贵州政府太穷了,贵州还在南方政府手里的时候,其财政支出需要靠四川接济70%–80%才能维持,所以之前唐继尧和刘显世主政的时候可以说是不停的对四川用兵,这就是原因。

    李兴国自立以后,四川的接济自然就断了,只能靠贵州自己,好在商业发展还算顺利,目前的这个收入已经可以把整个临时政府的支出覆盖,并且还能有多余的钱开展经济建设。

    唯一还有缺口的就是军费了,目前军费一个月的支出大概在一百五十万大洋,算下来一年的支出要一千八百万,没办法!卫国军的工资和装备都远比其他军阀高出一大截,军费总开支比其他军阀同人数部队高出4倍左右。

    目前整个兴国公司扣除成本以及税款,全年净利润大概在两千万左右,其中有一千万的利润是青霉素带来的。军费目前全部靠兴国公司捐款支撑,李兴国下一年的打算就是让军费完全脱离兴国公司。

    随着英国的青霉素上市,以及其他各国相继宣布取得重大突破,现在青霉素市场价已经降到了2个大洋,好在兴国制药厂月产量已经提高到了一百万剂,并且抢占了市场先机,依然不愁卖。

    不过这个价格只会越来越低,赚不了多久的,必须加快贵州内部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建设,以此来增加政府的收入。

    一年时间内把政府收入从五百万提高到两千万以上,这个数据听起来很吓人,但有句话叫进步快源于起点低,要知道同时期苏州的一个小县城一年的税收都能达到一百万,这样一比较,临时政府一年内提高到两千万以上的计划不是那么不可能了。

    实际上这个数据也是经过政府内部核算的,努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现在电厂已经建成,军工厂也在持续外销,还有像煤炭,矿产,医院,汽车站等等,这些产业都将给政府带来收入,且随着人民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这些消费就会越来越多,通过消费又进一步给政府创造了税收。

    马上快过年了,刚子到了城里找点活干,因为家里太穷了,听说现在城里好多活一个月赚七八块大洋,甚至十多个大洋。

    自从今年种了兴国公司的粮种后,刚子家里已经不缺吃的了,还有少许余粮,但是现在整个贵州粮价都很低,卖不出价钱,地主们和商人们收粮都把价格压的很低,知道他们手里有粮,不卖就等着发霉。

    他们家缺的就是钱,有钱了他就可以买耕具,买耕牛,然后种更多的地,他如此想到,所以他在过年前两个月跑到城里想看看有没有机会。

    很快刚子逛到了一个人才招聘市场,这里人山人海,各种公司都在招人,就跟在集市里赶场一样,刚子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以前他也来过,不过像如今这样的盛况还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见到,新政府带来的变化触眼可及。

    他不认识字,那些木牌横幅上写的什么他都不知道,不过对于这种情况那些招人的公司也自然也考虑到了,所以不少公司都派了个人在那吆喝。

    “招搬运工,工资当日结清,只要五人。”一个穿着马褂的男人大喊了一声。

    话都还没喊完,就有一群原本蹲在地上的人一拥而上把那个男人围了起来,我来,我来,七嘴八舌的争吵着。

    刚子无视了这些,他想找一个稳定点的工作,不是这种干一天算一天的,如果实在没辙才会考虑这种工作。

    逛了一个小时,事实证明他确实没辙,那些稳定的工作他根本应聘不上,比如像什么机械操作工,那需要有工作经验,要不就是有技术学校的证书,还有一些文职工作那至少也要有个初中学历才行。

    “来几个修过路的,政府项目,吃官响了啊……”有一道声音响起,话才说一半就有人围了上去。

    “我来,我来。”刚子也随着人群涌了上去。

    “草!先找个地方把今天饭给管了,不能白来一趟啊!”刚子这般想到,同时用力的往吆喝的男人面前挤。

    ……

    如今贵州的发展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每天都会有新的岗位出现,用人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老百姓发现,光靠种地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现在贵州粮食是最不缺的,况且种地得来的粮食大部分也都不属于自己。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城里跑寻找工作机会,但是他们也发现,工作岗位似乎永远不够,大量的人依然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工作的人只能回去继续种地,但是,哪怕粮食产量已经提高了好几倍,最后落到他们手里的也就将将够个吃饱,他们连多余买衣服的钱都拿不出来。

    生活仿佛又回到了起点,也就比起点好一丢丢,老百姓这时突然想起曾经宣传员说的让所有老百姓有自己的地,要是有自己的地那就不用交租了,多的粮食卖了那就有几个余钱了。

    土地改革势在必行,这份矛盾已经在人才招聘市场初现端倪,工作岗位的数量已经不足以支撑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量的劳动力被禁锢在土地上,但粮食价格走低,极其伤农。

    李兴国想的稍微远一点点,一旦土改成功,劳动力释放后,这种矛盾会更加强烈,稳定粮价以及推进工业和商业将极其重要,金融体系的建立也提上日程。

    实际上贵州老早就有银行的,但由于前政府失败的运营,贵州银行非但没有起到稳定金融的效果,反而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在李兴国手里重现的。

    中华银行在年底正式成立,一经成立,就立马发行了“中华币”,然后用这种新币平价购买老百姓手里的粮食,再把粮食卖到外省,赚取中间少量的差价。

    这个举措顿时引起了各乡绅地主的不满情绪,他们低价收购老百姓手里的粮食,然后卖到省外,赚取中间巨大的差价,现在老百姓不再卖粮食给他们,于是一些贪心的地主把设备工具出租的价格提的老高,变相的获得更多的粮食。

    粮价确实提升了不少,也趋于稳定,但事实上老百姓依然和之前没有两样,因为他们的开支被地主们提高了,所以哪怕是多赚的钱还是进了地主们的口袋。

    李兴国不急,他让银行开设放贷业务,鼓励促进老百姓贷款,给钱给技术支援他们。

    这个举措并不是表面的意图,因为目前大量土地还掌控在地主手里,哪怕是给了老百姓贷款,这些钱也会落到他们手里,李兴国真正的意图是引起老百姓对抗地主的决心。

    事实上这个贷款和普通的资金贷款不太一样,因为目前为了维持中华币的信誉,银行不敢大量发行,所发行的数目也是经过核算的,根据未来一年的政府收入和手里拥有的大洋数目以及战略资源来衡量的,第一批一共只发行了两千万的金额。

    全贵州目前大概有八百万人口,平均算下来老百姓能贷的其实不多,这个贷款主要是工具和设备的支持。

    比如张三有三个大洋,他把三个大洋存在银行里,这样政府拿着这些大洋购进工具设备,然后用中华币放贷给李四,李四支付少量利息来购买这些工具,当张三要取钱的时候就以中华币支付给他。

    这样的话就不至于让中华币在短时间内贬值,时间一长,政府财政越来越良好,这中间自然能够保持平衡,然后慢慢中华币就会取代大洋成为新的交易货币。

    刚开始,中华币并不受待见,有了前政府货币信誉的危机,老百姓也不敢轻易用大洋去换中华币,但是随着日常活动的展开,老百姓发现,在贵州好多地方都在用中华币交易,他们也渐渐接受了。

    李兴国通过一些办法让中华币在贵州流通,比如企业上税,如果以中华币上税将会有减免,这样一来,很多企业为了获取中华币,在销售产品的时候就会问对方有没有新币种,再比如你要开厂,要用电是吧,以中华币结算。类似这样的手段来让大家接受中华币。

    这肯定是会影响政府大洋收入的,目前整个贵州还脱离不了大洋,但是通过存款和销售商品是可以达到平衡的,当贵州产出的东西具有影响力的时候,全国都会接受中华币,比如煤炭,作为煤炭出口大省,你北洋政府要用吧?南方政府要用吧?那拿中华币来结算,这样当地的商人自然而然也会在销售的时候收取中华币,因为中华币可以在他们当地政府里兑换到大洋。

    不过万事都有阻力,贵州的地主们的情绪由不满变成了抗拒。

    中华银行贷款的举措让他们失去了赚更多钱的机会,现在老百姓连耕地的工具都不找他们借了,这让他们如何剥削对方啊!

    于是不少地主密谋在一起要对抗新币,意图把新币打成废纸。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