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青青三人见李向平和李向安有些落荒而逃的感觉,在后面都是喜笑颜开的。

    严青青不管他们是什么想法,一个家族想要发展的长远家规必须要正,要有让人意想不到和震惊之处。

    哪怕那些规矩看起来不近人情,但是细品起来却意味深远。

    家规的事情严青青已经决定了,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

    后来李三牛和徐氏听说了这个事,兴冲冲的跑过来要看看。说他们是一家人,也理应遵守才对。

    严青青看着两人无奈的说道:“三弟,弟妹,咱们已经分家了,你们不必遵守的。

    其实这些规矩我主要是给几个孩子立的。

    任何规矩都不可能永远适用,有不合适的地方,以后的当家人也是可以酌情修改的。”

    李三牛听了开口说道:“二嫂,虽说咱们已经分家,但是我始终是李家的一份子。

    我没什么大本事,但是我知道二嫂定的规矩肯定能让李家走的更长远。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规矩我都是愿意遵守的。

    大房那边我管不了,但是我们三房是愿意跟着二嫂一条心的。”

    严青青见李三牛说的坦诚,便让如意取来了家规。

    李三牛为了管理工坊,其实这两年背地里没少下功夫。

    以前的李三牛可以说大字不识一个,现在不仅识字,就连算账也没太大的问题。

    就连李向安都感慨李三牛的脑子好使。

    李三牛接过后仔细看了看,然后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他二嫂这家规定的确实是与众不同啊。

    严青青见状开口说道:“若是连三弟自己都接受不了,还是不要勉强的好。

    这既然是家规就要一代一代的遵守,作为长辈更要做他们的榜样才行。”

    李三牛闻言赶紧回道:“二嫂,我不是觉得这家规不好,就是感慨自己没一个闺女。”

    徐氏听了一把扭着李三牛的耳朵说道:“好你个李三牛,你是感慨没闺女,还是觉得不能纳妾可惜了。

    可惜啊,这家规上写的明明白白的,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我这肚子虽然不争气,好歹给你生了个儿子,你这辈子都没指望了。

    你要是敢养外室,那可就更了不得了,可是要被逐出家门的。”

    李三牛一边捂着耳朵,一边解释道:“天地良心,我没这个意思啊,我就是觉得二嫂这家规定的好。

    若是咱们有个闺女完全可以给她撑腰。

    不让她在婆家受一点点委屈。”

    徐氏别的都好,就是不能提到孩子。

    这辈子只有李向宝一个孩子是徐氏始终都过不去的坎。没办法谁让古人都觉得孩子多了才是福呢。

    严青青看着徐氏的样子,心里想着幸亏徐氏还有李向宝,并且这孩子也争气,若是徐氏真是一个孩子都没有,恐怕更是草木皆兵。

    严青青怕两人因为此事再起了争执,赶紧劝慰道:“行了弟妹,三弟也不是这个意思。

    你有向宝这么优秀的儿子还怕什么。”

    徐氏听了这才缓和下来,自己都觉得自己反应有些过激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真是让二嫂见笑,我就是这个毛病,听不得别人说我孩子少。”

    严青青咳嗽一声说道:“我说句实在话,弟妹不要生气,其实,如果弟妹想要多子多孙,这家规可能不太适用。

    毕竟你们只有向宝一个孩子。

    如果弟妹迟迟抱不上孙子恐怕会着急,很难等到向宝四十岁再纳妾。”

    严青青想的很明白,虽然她能约束的了自己的几个儿子不纳妾,但是他约束不了所有人。

    这个时代三妻四妾很正常。

    不过徐氏的一番话倒让严青青对她刮目相看。

    徐氏开口说道:“家规之所以是家规,肯定有它严苛的地方。

    我虽然希望儿孙满堂,但是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

    就这条不能纳妾的规矩来说也是好处多多。

    不怕二嫂笑话,我跟三牛没什么大本事,但是一般人家的姑娘还看不上。

    想着能给他娶个门第稍微高一点姑娘,将来对孙子也是一大助益。

    但是人家门第高一些的姑娘哪里能看的上咱们这庄户人家出身呢。

    但是有了这规定可就不一定了。

    而且以己度人,自己身为女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夫君纳妾,儿媳妇怎么会愿意呢。

    都是女人,何必为难女人呢。

    再者,我虽然没跟妾室相处过,但是也知道那些妾室都是狐媚货色。

    这男人万一要是被她们迷惑住,以后万一生下孩子,家里乱糟糟的,后院不宁,这爷们还怎么安心在外面打拼。”

    严青青见徐氏想的如此透彻,也没有再劝阻,当然这些家规也为后世李家不断壮大奠定了基础。

    转眼间日子就进入了八月份,严青青估摸着李向康已经进入了考场。

    平时从来不信神佛严青青破天荒的烧起了香。

    如意扶起严青青后笑着说道:“夫人如此虔诚,四少爷肯定能考中的。”

    严青青听到这话有些汗颜,她这明明是临时抱佛脚,也不知道佛祖能不能感受到她的诚意。

    同时在皇宫里皇帝看着李向平的奏折,嘴角抽了抽。

    这字写的真是一言难尽啊,他当皇帝这么些年来从来没人敢写这样的字呈报到他的御案上来。

    他也是费了很大劲勉强能看的懂这折子上写的是什么意思。

    不过皇帝看着这内容倒是高兴的很。这种地果然是有很多门道的,他从来没想过这肥料还能制作。

    他们大燕朝果然是人才辈出啊。

    皇帝看着李向平这名字感觉很熟悉,但是却不记得李向平到底是谁了。

    开口问一旁的祥公公道:“这李向平是何人?朕怎么觉得这个名字这么熟悉?”

    祥公公在一旁笑道:“皇上果然好记性,这是明昭硕人的大儿子,他这农官还是皇上您亲自封的呢。”

    皇帝这才想起来,当初册封严青青的时候因为她是个寡妇,体恤她带着几个孩子不容易,就给她大儿子封了个农官,没想到却是个能办实事的。

    皇帝又看了看这奏报的日期,蹙着眉头问道:“如此大的事怎么才报上来?这可是凌子元的八百里急报。”

    按道理这份奏报早该呈上来了。

    祥公公听了支支吾吾的不知该如何回答。


章节报错(免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