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唐龍雀衛 >第八章 何罪之有
    高力士慌慌張張喊出“三萬陌刀被盜。”紫宸殿中驟然一靜。

    方圓等人只是驚疑,唯獨李隆基臉色大變!

    未將三萬陌刀放在心上的衆人,直到看到天子驚容,纔跟着變色!

    不提孫正德等人作何感想,卻說方圓見天子驚容後,一顆心便沉了下來。

    天子如此難看的臉色,方圓見過兩次。一次是奏摺被盜,遼東暗探全滅,天子連夜召喚衆人;一次是太極宮天子聖怒,招五百修士,除魔衛民!

    方圓甚至覺得,哪怕第一次遼東暗探全滅,天子的臉色都沒這般難看。於此,方圓心生疑問:難道三萬陌刀,比遼東暗探還要重要?

    可,不過是些兵器而已,至於嗎?

    方圓思來想去,還是想不通天子爲何如此失態,唯有靜待聽音。

    ……

    龍椅上的李隆基,閉起雙眼,抿緊嘴脣,緊緊地咬着牙關,一聲不發。

    許久,李隆基才深吸一口長氣,胸膛慢慢鼓起。

    這口氣停留得極長,久久不吐。

    紫宸殿變得越來越靜,越來越沉悶,衆人緊緊地盯着李隆基鼓起的胸膛,不敢再吸氣吐氣。那模樣好似只有李隆基吐了這口氣,他們才能呼吸一般。

    “何時丟失?有何線索?”李隆基終於吐出長氣,沉聲問道。

    “俱都不知……軍器監死傷狼藉,查無可查……”高力士難看搖頭,說話間目光不由得看向刀匠慄鐵。

    “查無可查?”李隆基眼珠子突然一瞪,嚇人至極!

    紫宸殿中針落可聞,高力士連忙低下腦袋,不再作聲。

    李隆基自不會爲難心腹高力士,目光一偏,看向慄鐵。

    李隆基一看,其餘人也看。

    慄鐵感到道道目光,頓時滿臉惶恐,一張臉要哭未哭,說不出的難看和無助。

    “陛下,小人冤枉!小人至今還不知如何來的皇宮,更別提屠殺同僚!小人只是在打鐵,打鐵啊!”慄鐵終於受不住衆多目光,失態哭嚎,淚涕俱下。

    慄鐵的模樣太可憐,一看就是驚嚇過度,衆人眼中不由漏出一絲不忍。

    誰知這時,方圓突然大喝道:“慄鐵!還要裝嗎?”

    一聲爆喝,嚇得慄鐵打了哆嗦,旁邊的孫正德更是嘴脣微張,似要求情。

    “陛下,管他冤枉與否,這廝被鬼修控制,也怪不得別人,仙武大比就在眼前,先血祭了再說,纔是正理!”方圓抵在慄鐵脖頸的劍逼得更緊!

    李隆基眯起雙眼,在方圓與慄鐵身上來回掃視幾次後,點頭道:“也好。”

    “陛下!小人冤枉!”一句“也好”嚇得,慄鐵驚恐之極,磕頭不斷,哀吼聲響徹整個大明宮。

    孫正德聽到“也好”後,差點眼前一黑。這位坐鎮長安多年的龍門領頭人,實在想不通,英明威武的大

    唐天子何時變成了如此兒戲之人!

    孫正德這邊心思還未想完,方圓那邊已經悍然出手!

    一劍,兩劍,三劍。

    方圓每一劍都極快極狠!

    哭嚎,絕望,變臉!

    第三劍時,哭哭啼啼的慄鐵,驟然變臉!

    “李隆基你如此混賬,憑什麼甲子平天下?”慄鐵臉上狠辣遍佈,邊罵邊撲向李隆基。

    慄鐵前後變化,判若兩人,大殿除了方圓與李隆基,其餘人都是一臉震驚。

    震驚下孫正德忘了出手,好在方圓早有戒備,欺身撲上,三下五除二將慄鐵製服。

    “陛下,小臣已廢去其修爲,如何處置,還請陛下定奪。”方圓將渾身禁錮的慄鐵扔到了地上。

    “慄鐵,朕待你不薄,大唐,萬國來朝,給朕一個理由,爲何要通敵?爲何要叛國?”李隆基眼中全是殺機。

    “通敵?叛國?老子自始至終就沒效忠過你,效忠過大唐!”慄鐵不屑道。

    李隆基臉色一黑,整個人怒到了極點。

    “好了慄鐵,說吧,演這麼一場戲,究竟是圖何?陌刀去向,你定然知曉,一個鬼修能用性命助你演戲,你的份量可想而知,就莫要謙虛了。”方圓冷笑。

    “知道如何?不知又如何?你覺得老子會告訴你們嗎?”慄鐵譏笑掃過大殿衆人。

    “說,留全屍,不說,抽魂拔魄!”方圓舞個劍花,言簡意賅。

    “憑你們也想對老子抽魂拔魄?不自量力!小子,壞我好事,毀我肉身,你且等着!”慄鐵大笑,發出一番威脅後,無力倒地。

    氣息全無,魂魄消散!

    方圓氣急敗壞地看着倒在地上慄鐵,恨不得上去踩上幾腳。方大將軍一番苦心較量,誰知這狗東西對自己都這般狠,竟不知用了什麼祕法,魂魄消散了。

    “小臣無能,還是陛下贖罪。”方圓難看着臉,看向李隆基。

    “方圓你這是什麼話,你捉出奸細,乃是功臣,何罪之有?”李隆基是聰明人,見慄鐵無力倒地,方圓自稱有罪,便知慄鐵已死。經此一事,李隆基對方圓更加滿意了。堂堂龍門修士都未有半點發現,兩廂對比,高下立見!

    不怪李隆基看方圓順眼。探子奸細,乍一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若深究便會知曉其中溝壑,孫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說得便是先機、情報,知己需瞭解己方方方面面,知彼亦是同理;總之不管知己還是知彼,都少不了情報,而情報不論己方彼方,往往都是暗地裏獲得的才最管用。

    一個深藏大唐軍器監二十年的刀匠,誰也不知他盜走了多少軍情。往小了說,慄鐵鑄刀、煉刀,自知刀之長短優劣;若敵方有意針對大唐將士手裏的兵器短處訓練,那一旦戰事大開,將士損傷便難以想象。細微之處,積少成多,敵方人人針對大唐將士兵器短處下手,由一而衆,放眼全軍,細思極恐!

    “方圓,你且說說,你是如何發現的端倪!”李隆基好奇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