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木蘭無長兄 >第423章 邊關告急
    拓跋燾最近很滿足.

    北燕那邊的戰事,因爲庫莫提採納了崔浩的計策,率領大軍出擊,秋收之前收割掉了北燕所有能見到的糧食,導致北燕的軍隊節節敗退,而魏國的大軍在異國得到了補給,反倒成了比較悠閒的那個.

    然後是馮家三個王子策反了沿路不少的城鎮,加之許多城鎮糧草不足,一路開城相迎,幾乎沒有廢什麼力氣就打下了北燕的南邊,大軍一路旌旗揮動向着北燕的國都龍城而去,每三天一次的戰報從無報過敗的,從北燕掠回來的人口源源不斷地送往南邊的魏國,朝中每個大臣見面都是心情大好.

    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中原地方的人口經過年年戰亂實在少的可憐,偏偏道路年久失修,運河干涸,橋樑敗破都需要人手來改變現狀,現在只要得到了人,文臣們都想大笑三聲.

    高車人的冶鐵進展也十分驕人,他們在草原上時,因爲資源匱乏,人力不足,所以煉煤和鍊鐵都是一種粗陋的行爲,但如今有工部參與改進,拓跋燾又給足了材料和物資,高車人做出來的新熔爐溫度高的可怕,打造出來的鐵也韌性極高.

    魏國之前只佔據山西和蒙古,國內工匠不足,武器雖鋒利卻十分脆,經常一上戰場劈砍就斷掉,造價也高.好在魏國是軍戶制,軍戶們的武器都是家傳,許多軍戶家境貧寒,卻有一身好甲冑傳家,魏國的戰鬥力才能一直保持在.

    可現在高車人解決了鐵器中雜質過高所以武器易碎的問題,那麼全國的鐵器得到進一步展就是片刻的事情.魏國的工匠全是登記在冊的,屬於保護人才,不可隨意轉換戶籍,再有高車人的加入,簡直是如虎添翼.

    狄葉飛確實是個能幹的人,他將高車人分成許多組,採取流水線的模式打造武器,制劍的就專門制劍,制箭的就專門做箭頭,制匕的,打造鐵鎧的,這些人都用奴隸和拓跋燾調派去的人手來做.

    但最核心的冶鐵和煉煤所需要的工匠,則都是年長的高車人,這樣,保證了爐火和鐵胚的質量,而打造劍形,箭和匕之類的武器並不是什麼高難度的工作,一般工匠就可勝任,大大加快了武器的製作度和質量.

    他這麼做,還保證了最核心的技術一直在高車人的手裏,就算別人想學,能到達高車人的熟練程度最少要三五年,可現在正是魏國高展的時候,三五年魏國根本等不起,只能調派可信任的高車人日夜投入到產出之中.

    現在崔浩,古弼和一干值得信任的大臣早就已經換了高車人新產的鋼製武器,拓跋燾新制的鎧甲叫做”寒光鎧”,重量只有以前的一半,卻連箭頭都射不進去,遠遠望去,寒氣逼人,隱隱有藍光流轉,其精良程度,更勝之前魏國的高級鎧甲照夜明光鎧.

    大量的箭頭,槍頭和矛尖被送去組裝成武器,第一批武器按照約定裝備了高車虎賁軍,拓跋燾擔心高車人的作戰能力,經常以”行獵”爲名帶着狄葉飛爲的高車虎賁士卒親自操練,好在高車人在北方喫苦耐勞慣了,身體素質比一般軍戶還強些,幾位名將輪番教導,加之拓跋燾將心思都用在了這裏,高車虎賁軍的作戰能力節節攀升,狄葉飛也成了最近最受寵的年輕將軍.

    很多人甚至說,狄葉飛很可能成爲第二個花木蘭,或者是第二個庫莫提,他身後站着的是高車人,甚至比出身微寒,沒有任何勢力的花木蘭還容易獲得成功.

    北涼那邊也還算順利,雖然之前沮渠牧犍和李順都接連出事,但北涼希望冊封沮渠菩提爲世子的國書已經到了魏國,這是魏國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幼主老臣,還有虎視眈眈的年長王子惦記着王位,北涼局勢不會平穩.只要北涼一日不太平,魏國就可以伸出手來做很多事情.

    隨着國書到的,還有北涼願意開放所有商道,願意在戰時借道給魏國的盟約,這代表着北涼除了還保有國名,其實已經和魏國普通的州郡沒有了什麼區別,魏國的鐵騎一旦能隨便出入北涼,北涼也就名存實亡了.

    一想到馬上來和親的興平公主是個絕世美人,而她帶來的嫁妝也翻了幾倍,拓跋燾就覺得自己最近是順風順水,財色兼收,名臣良將也層出不窮,奸臣逆賊卻連天都收了

    他果然是受上天庇護的人生贏家啊

    然而就像是老天要勸誡他戒驕戒躁一樣,拓跋燾的興奮還沒有多久,就被無情的事實狠狠地擊碎了.

    這一天正在大朝,因爲天氣悶熱,所有的大臣跪坐在大殿裏,全身上下猶如水洗,哪怕四周放着冰盆,空曠的大殿也比外面蔭涼,可今年少見的秋老虎還是讓滿朝文武叫苦不迭.

    他們起了個大早來上朝,朝會亢長無比,裏面又悶熱,許多在後排的末位官員已經開始昏昏欲睡.

    就在這個時候,宮城外兩個方向的軍鼓都響了起來.

    平城離北方六鎮和大漠都很近,昔年柔然和魏國征戰時,屢屢有柔然人突破軍鎮直逼平城的事情,所以平城周邊八個方向共有二十四座軍殿,負責駐軍,輜重,警戒,傳達各地軍情等任務.

    所以平城內外對應八個方向各有一鑼一鼓,.,如果敵人入侵則鳴金,如果軍情緊急則擂鼓,軍殿和平城內外根據軍情的傳達方式而做出應對,如此已經有五十多年了.

    一旦軍鼓響起,說明有十萬緊急的軍情通過軍中渠道送入了京中,拓跋燾一聽鼓聲是從北方和西方傳來的,當場站了起來,奏本也不聽了,直按着腰間的長劍一動不動的望着殿門.

    其餘大臣也是一個個驚慌不已,還在昏睡的大臣們被鼓聲一針頓時後背冷汗淋漓,因爲鼓聲一響還端坐的拓跋燾就站了起來,自然也就看到了打瞌睡的都是些什麼人.

    崔浩和古弼位於大殿左右兩側的官員之,互相對視了一眼,兩人均是搖頭.他們身後都有龐大的勢力,有時候情報來的倒比拓跋燾還快些,他們也有默契,時而爭鬥時而合作,情報也經常交換.

    可如今兩人臉上都是又驚又疑的神色,顯然是不明白生了什麼事情的

    軍鼓既響,所有人都要給信使提菇便,沒有片刻,北門方向馬蹄聲大作,一個背插彩旗的信使竟騎着馬直衝朝會所在的大殿,身上騷臭無比,顯然一路上都是在身上拉撒的,就爲了快一點把軍情傳到平城.

    沒人注意他的失態,那信使到了門口直奔殿中,一下子撲到在大殿之上,聲音沙啞地嘶吼着:

    ”報北燕王假意送世子出逃,引潁川王的部隊出擊,半路遭遇高句麗大軍伏擊,如今被困昌黎尹以北”

    ”什麼”

    拓跋燾以爲是自己聽錯了.

    ”你說哪裏的大軍伏擊高句麗”

    高句麗和北燕只隔着一條遼水,兩國確實交好,但幾十年前,前燕太子慕容元曾擊敗過高句麗王,焚燒國都,高句麗又被百濟一直騷擾,國勢大不如從前,已經很少派兵出來惹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