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戰國大司馬 >第230章:伊闕之戰前夕【二合一】
    魏王遫三年二月,魏將公孫喜率領八萬魏軍於大梁城啓程,逆大河而上,先後經過滎陽、成皋,穿過韓國最終抵達周國的雒陽一帶,且在雒陽一帶與公孫喜直屬的十萬河東魏軍匯合,共計十八萬魏軍。

    記得在跟隨大軍經過「鞏」城時,蒙虎曾站在戰車上眺望着遠方的城池,頗有些憧憬地說道:“遠處那座城池,莫非就是周天子所居住的「雒陽」城嗎”

    聽到這話,蒙仲、蒙遂、樂毅、武嬰、榮蚠等人無不眺望遠處的那座城池。

    這也難怪,別看周國如今已名存實亡,但終歸是傳承了八百年的國家,即是如今已衰弱到跟衛國、魯國等小國平起平坐的地步,但不可否認在天下仍有不小的影響力,哪怕是蒙仲、蒙虎、武嬰、向繚等商國子姓之後,也都知道他們的祖先商人是被周王師所滅。

    然而,就當蒙仲、蒙虎、蒙遂等人正停下戰車眺望遠處那座城池時,曹淳、魏續、蔡成等人卻在暗暗偷笑。

    最終,蔡成笑着說道:“幾位,那是鞏城,並非雒陽。”

    “不是雒陽”

    蒙虎吃了一驚,不解問道:“方纔呂聞不是說,遠處那座城池就是周國的王都麼”

    聽了這話,呂聞趕忙擺擺手,笑着說道:“卑下只說那座城池是周國的王都,可沒說就是雒陽。正如蔡成所言,那是鞏城。”

    蒙虎、蒙遂等人面面相覷,就連蒙仲亦有些困惑。

    見此,曹淳便向蒙仲等人簡單解釋了一番。

    原來,傳承了近八百年的周國,傳承到如今時非但已衰弱到只能與衛、魯等小國平起平坐的地步,甚至於國內亦分裂成東西兩部分姑且就稱作西周國與東周國。

    西周國仍居雒邑,以雒陽爲都城,由西周公治理,靠討好諸國、親近秦國得以存活;而東周國則以雒陽的陪都「鞏」城作爲都邑,由東周公治理,因爲與西周國不合且兩個周國時常開戰的關係,偏向於親近三晉,尤其是魏韓兩國。

    至於蒙虎口中所說的那位周天子,早時候就已經投奔西周國,投靠西周公去了,毫不誇張地說,周王室傳承至今早已經顏面掃地,只能算是苟延殘喘。

    “居然有兩個周國”

    在聽了曹淳的解釋後,蒙虎表情着實古怪,立刻對遠處那座鞏城失去了興趣。

    要知道,雒陽非但是周國的王都,也是商國的王都之一當時稱作「西亳」,是故商人之後的子姓子弟,無不對雒陽抱持一種複雜的心情。

    至於鞏城,那是什麼地方從未聽說過。

    片刻後,八萬魏軍抵達了鞏城城下,公孫喜傳下命令,大軍暫時於此駐紮。

    駐紮的目的很簡單,即與他麾下直屬的十萬河東魏軍匯合,重新整頓軍隊。

    這道命令,使得共計十八萬魏軍有了短暫而寶貴的戰前歇整機會,期間,亦有不少魏軍的將領跑到鞏城內找地方喝酒享樂,對此公孫喜倒也不禁止。

    畢竟就連公孫喜本人,亦被鞏城內的東周公請到城內,設宴款待。

    而蒙仲作爲師帥,更是這段時間風頭不亞於軍司馬的一名師帥,他當然也有資格入鞏城享樂一番,但就跟蒙虎、向繚等人一樣,他對於鞏城也沒什麼興趣,最後只是吩咐向繚帶人到鞏城內兜兜轉轉,看看是否能弄點酒水,犒勞他麾下的兩千五百名魏武卒。

    雖然被公孫喜罰了半年軍俸,但蒙仲手頭還有不少錢,一部分是他從宋國帶到魏國時的錢,即他成婚時宋王偃、太子戴武贈予的宋刀幣,還有一部分則時他跟隨公孫喜出征前,段幹氏暗中資助他的幾箱銅。

    不誇張地說,就魏軍中而言,他此刻隨身攜帶的錢財,絕對是師帥一級中最富有的,哪怕是軍司馬級別的將領,都未必有他富。

    當然,只限於在軍中,畢竟每名軍司馬在其駐守當地就有許多的田地與房屋,這是初到魏國的蒙仲所無法比擬的。

    待等黃昏後,向繚帶着百餘名武卒從鞏城內返回,帶回來不少酒水,蒙仲大手一揮,用這些酒水犒勞麾下的兵將,引來麾下兵將一片歡呼。

    還是那句話,只要主將大方,其麾下的士卒就樂意爲其賣命,而蒙仲在這方面就很大方,以至於只不過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麾下兩千五百名魏武卒,就逐漸對他死心塌地。

    甚至於就連原本明面上叫喚“師帥”、背地裏卻喊着“那小子”的曹淳、魏續、蔡成等人,也逐漸發自肺腑地以“師帥”稱呼蒙仲,軍隊的凝聚力日漸上升。

    隨後近十日,就當公孫喜率下魏軍駐紮於鞏城時,前後有三波韓軍使者前來此地,求見公孫喜。

    至於說的什麼,蒙仲當然不得而知,不過據他猜測,大概是催促公孫喜儘快率軍前往戰場。

    次日,公孫喜便在鞏城城外的魏營帥帳召見了麾下軍司馬級別的將領們,與他們商議軍情,具體商量的什麼,蒙仲亦不得而知,因爲他並沒有受到邀請,畢竟他的軍職只是師帥,而並非軍司馬。

    可話是這麼說,但蒙仲心中多少亦有些不快,因爲他很擔心公孫喜會隨便將他打發到某個戰場後方,讓他徹底與這場戰爭無緣雖然戰後公孫喜肯定會看在段幹氏的面子分他一點功勞,可問題是蒙仲並不稀罕。

    他蒙仲這次加入公孫喜麾下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戰場上得到足夠的功勞,使他能在魏國立足,甚至成爲「魏宋之盟」中足以影響魏國態度的臣子或者將領。

    當晚,蒙仲與蒙遂、樂毅、向繚三人合計了一番。

    向繚對他說道:“既然公孫喜明擺着要將我等閒置,不如阿仲表現地再強勢些,哪怕不惜爲此搬出段幹氏與西河之儒”

    聽聞此言,樂毅皺着眉頭說道:“如此一來,或許難免要與公孫喜撕破臉皮”

    向繚壓低聲音說道:“只要不被公孫喜拿出把柄,縱使與他撕破臉皮,他亦不敢做得太過火。但倘若我等一味忍耐,待等到公孫喜正式傳下命令,令我等駐守某地,遠離戰場,介時我等再反抗,就成了抗令不遵,到時候公孫喜就能名正言順地收拾咱們”

    “這倒也是。”樂毅點點頭,沉聲說道:“如此看來,還是要想辦法擠到軍議當中,這樣才能弄清楚公孫喜到底將如何安置咱們這幫人”

    “擠到軍議當中麼”蒙仲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日之後,蒙仲便將軍隊交給樂毅、蒙遂二人代掌,自己則帶着榮蚠一干人,時常在中軍一帶溜達,打聽公孫喜幾時召見麾下的軍司馬。

    雖然中軍內的魏軍兵將也很納悶蒙仲爲何時常來到他們中軍溜達,但也沒人去幹涉,畢竟前一陣子蒙仲擅闖後營那件事,已經讓他的名字傳遍了軍中,以至於大部分魏軍兵將都已得知這個小子不好惹。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