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戰國大司馬 >第422章:七月
    魏王遫七年二月下旬,秦魏韓三國爆發西河之戰,在短短半個月內,秦軍與魏韓聯軍的交戰規模,迅速從幾百人的小規模交戰擴大至近萬人左右的鏖戰,甚至在臨晉、鄭縣兩地,前後爆發了以萬人以上規模的渡河之戰,秦軍試圖從臨晉突入魏國的河東郡,迫使魏軍屈服;而魏軍則試圖從鄭縣、陰晉突入西河郡,一方面順勢威脅咸陽,另一方面則切斷臨晉秦軍的歸路,這兩方軍隊的相互牽制,使得整片戰場陷入了戰爭的泥潭。

    幾乎每一個時刻,都有秦國軍隊與魏韓聯軍在這片土地上交戰,互有勝負。

    此時這片戰場上,有魏軍約六萬餘左右,其中包括前河東守公孫豎率領參戰的三萬左右軍隊,再加上暴鳶麾下的三萬餘軍隊,合計約十萬左右。

    然而這個兵力在面對秦軍時卻完全不佔優勢。

    就像前一陣子穰侯魏冉在‘恐嚇’蒙仲等人時所說的,在國難面前,秦國確實爆發出了可怕的徵兵速度,從去年冬季到今年開春之後,秦國陸陸續續所徵募的軍隊竟然達到了五萬人,當然,其中大部分是秦國的平民、奴隸、以及像義渠人那樣的異族士卒,總的來說戰鬥力良莠不齊,有時面對魏韓聯軍亦能發揮出讓敵軍震撼的戰鬥力,但半數以上時候還是難免被魏韓聯軍所擊敗。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這批秦國新兵的訓練太過於倉促,簡直就是剛剛被教會如何使用武器就被立刻派上了戰場。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統率這種良莠不齊的軍隊,似司馬錯、白起、向壽、華陽君羋戎等秦將都感到非常頭疼,因爲他們無法準確估算麾下軍隊的確切戰鬥力,因而難以制定相匹配的戰術。

    但即便如此,已超過十五萬人數的秦軍,還是不會被人小覷。

    更要緊的是,這十五萬人數的秦軍並非是秦國的底線,秦國國內仍在源源不斷地從治下各地調集軍隊、徵募新兵。

    而在這點上,魏韓聯軍倒是沒有這方面的頭疼,畢竟此刻由蒙仲全局指揮的魏韓聯軍,即河東軍、韓軍、方城軍,幾乎都稱得上是作戰經驗豐富的精銳,問題在於蟻多咬死象,秦國徵募了巨量的新兵與他魏韓聯軍作戰,導致魏韓聯軍每每因爲雙方兵力的懸殊而陷入苦戰,甚至出現超過預期的傷亡。

    在這種情況下,蒙仲暫時只能採取守勢,等待魏韓兩國國內的援軍。

    三月中旬,韓王咎在國相公仲珉的推薦下,再次拜其弟公仲侈爲將,派後者領兵增援陰晉。

    在這件事中,公仲侈原本不願接受,因爲他曾發誓畢生不爲韓王咎所用,但他的兄長公仲珉卻說道:“郾城君是你的好友,難道你不願助他一臂之力麼?更何況,眼下乃我韓國用人之際,倘若你能不計前嫌幫助大王,那麼日後你若有什麼要求,大王或也會看在你的功勞上,網開一面。……想想蟣蝨公子,再想想年幼的小公子,你難道要眼睜睜看着舊日的主君,畢生都不能返回故國麼?”

    他口中的小公子,即蟣蝨公子的兒子,韓非。

    聽到這話後,公仲侈狐疑地問其兄道:“郾城君乃是我的同道摯友,他既需要幫助,我自然願意助他一臂之力……兄長,你真能說服韓王迎回蟣蝨公子父子二人?”

    公仲珉想了想說道:“爲兄可以嘗試一下。”

    聽聞此言,公仲侈沉思了片刻,最終接受了這個條件。

    數日後,公仲侈便率領兩萬韓軍直奔陰晉。

    莫覺得韓國小氣,居然只派區區兩萬人增援陰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二十幾年前的宜陽之戰開始,韓國就在抵抗秦國入侵的戰爭中節節敗退,年年損失許多軍隊,當初蒙仲就估算過,估算出韓國可動用的軍隊不超過十萬人。

    當然了,這指的是韓國在河南的軍隊,而在河北,也就是韓國的上黨郡,韓國還有幾支數量頗爲客觀的軍隊,總和來說大約有三四萬人。

    遵照韓王咎的命令,這支約三四萬人的上黨韓軍,留下五千兵力駐守長子城以防備趙國,其餘兵力則往武遂、臨汾調動,繼而向西南方向進入魏國的河東郡,助河東郡防守戰線,抵禦秦軍的入侵。

    同期,魏國大司馬翟章麾下的河內魏軍,亦迅速向西調動,除魏將唐直繼續鎮守鄴城,防止趙國趁虛而入,其餘像焦革等地方駐軍的軍司馬們,紛紛率軍增援河東郡。

    毫不誇張地說,非但是秦國正在逐步發動傾國之戰,魏韓兩國,亦在極力調動可動用的一切軍隊,將這些軍隊聚攏於河東郡。

    值得一提的是,期間魏韓兩國的使者還曾出使西周國與東周國,希望這兩個周國派兵協助——派出的軍隊多寡其實無所謂,關鍵在於名分。

    說實話,其實若無秦國、韓國的威迫,其實這兩個周國都不想參合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畢竟這兩國內部都因爲‘正統’問題而打的不可開交,哪有閒工夫去管諸侯的事?——關鍵是也管不了啊。

    但礙於魏韓兩國使者的強迫,西周與東周這兩個周國不敢違抗,勉爲其難派出了一支約三千人左右的軍隊。三月下旬,二週的軍隊便連同公仲侈率領的兩萬韓軍抵達了陰晉。

    對於公仲侈率軍前來相助,蒙仲感到很高興,暫且不提他與公仲侈的交情,要知道公仲侈本身就是一位外可爲將統兵、內可拜相治國的奇才,就連其兄、也就是韓國國相公仲珉都多次承認他的才能不如他的弟弟。

    “先生怎麼會與二週的軍隊一同前來?”

    在寒暄之後,蒙仲驚訝地問道。

    公仲侈笑笑說道:“正巧途中碰到,是故一道前來相助。不過,你最好別指望他們能幫上你什麼……”

    蒙仲點了點頭。

    他當然明白,這二週的軍隊,主要就是起到一個名正言順討伐秦國的作用。

    撇開名分的作用,單單二週派來的幾千軍隊,說實話真的無法在這次大戰中起到什麼幫助。

    想了想,蒙仲問公仲侈道:“二週,可曾寫了什麼聲討秦國的檄文麼?”

    “我就知道你會問。”公仲侈笑了笑,從懷中取出一份檄文遞給蒙仲。

    蒙仲攤開後仔細瞧了兩眼,並不是很滿意。

    怎麼說呢,可能是二週都不想過分得罪秦國,以至於他們寫下的討秦檄文看上去軟趴趴的,毫無氣勢可言。

    於是乎,蒙仲索性就自己寫了一篇,從秦國的伊始寫到如今,其中參雜着對秦國的抨擊,比如說,秦國的先祖秦非人起初只是給周王養馬的馬伕,因爲得到了周王的賞賜纔有幸被冊封爲附屬國,可待周王室勢微而秦國奮起之後,秦國非但不幫助周王室匡扶社稷,竟然妄圖稱帝、欲取代周王室,實乃天下人共惡的竊賊。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