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道源記 >第十六章 出山
    但到此時,我才突然想起,我身上沒有絲毫護身之物。從翟臨識憶,我早已知曉,練氣士自修爲有成,無不想方設法搞到神兵法器,用以護身。金丹之後,更是可以祭煉法寶,威能不可同日而語,至於更高境界,甚至還有蘊含法則之力的道寶道兵一流。

    只是我眼下,法寶我有“三生木靈珠”,盤踞在泥丸宮不爲我用,道寶我有“無極真道碑”,召喚出來卻不知有何用。還有一件“紫清靈珠”,佔據丹田,也不知道有何功效。

    竟是沒有一件可以當下能用的。我把須彌戒翻找了個遍,但是其內多是一些不知名礦石,法寶法器之流是一件也無。畢竟翟臨已是金丹大能,法器一流自是不入其眼,最後只翻出了一個精緻錦盒。

    這錦盒尺許來長,巴掌寬窄,一道符籙貼在開合處,靈光隱隱。我把元氣灌入右手,一把揭去符籙。打開後,發現盒內竟是一把藍幽幽小劍,通體湛藍,併發出濛濛藍光。劍體光華似流水一般,不斷蜿蜒蠕動,似真似幻。

    “好劍”我驚呼一聲,小心翼翼捧出來,只見劍柄位置,刻着兩個篆體小字“藍靈”,當是一件水屬性的頂階法器了。

    我不由得頗覺可惜,雖說異種元氣也可驅使法器法寶,但畢竟不能完全發揮出其威力。看來將來一旦有合適之機,還是要把水屬功法水靈決修煉一下。

    當下不再猶豫,趕緊把藍靈劍祭煉完成。發現果然是一件水屬性頂階法器,內置數十組水系法陣,若是水屬元氣驅使的話,可以召喚一條水蛟出來,端的是厲害非常。但我眼下以木土元氣驅動,只能發揮一些簡單功用。

    有法劍在手,我自然首先想到的是御劍行空,畢竟在翟臨識憶中,修士御劍行空,遨遊天際,瞬息千萬裏,是何等暢快瀟灑,我心嚮往之。

    奈何以當下修爲尚還遠遠做不到御劍而行,畢竟,御劍行空需要對氣元的熟練掌控,並且持續穩定的輸出。有不少練氣士都是不自量力,強行御使法器飛行,最後元氣輸送不暢,從高空摔落而亡。原本有大好前途的長生大道,僅僅因爲一次狂妄無知就徹底終止,想想都令人嘆息。

    御劍是不行了,但元氣輸送後,倒是可以瞬間發出劍罡,五丈範圍內儘可覆蓋,倒是不錯的攻擊手段。

    眼下萬事具備,我不再猶豫,收了“聚元蒲團”,轉身出了洞窟。

    洞口處遍佈山崖的藤蔓粗的有手臂粗細,細的也有手指粗細,完全可以承受人力。我手腳並用,緩緩的向山底滑去。這一路雖也是磕磕絆絆,最後終於有驚無險的到了山底。

    此處是兩座山峯之間的一條山澗,中間有一條丈許寬的山澗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從上游潺潺流下。兩側全是一人高的蒿草,荊棘遍佈。

    我撥開蒿草,走到溪邊,俯首一看,給自己都嚇了一跳。倒影裏這個滿面鬍鬚,長髮披肩,衣衫襤褸的人是我

    我原本是一個頗爲英武的大小夥子,雖然自己不擅言談,但總有女孩偷偷約我,我知道起碼自己的外貌還是很英俊的。可倒影裏的人實在讓我看了都覺厭惡。

    其實也在情理中,我廢寢忘食的苦修三月有餘,從未整理儀容,也顧不上,此刻這邋里邋遢的樣子也是必然的。

    我找了一處水潭,把衣物脫個精光,下水洗了個痛快。溪水清涼,水裏好多尺許長的白魚,我童心大起,不停地捉捕,一會的功夫就抓了四五條。

    洗累了上岸,取出藍靈劍,把鬍鬚簡單整理了一下,頭髮用細繩簡單紮了一根馬尾。至於衣服,我原來的衣服都是地球服飾,明顯與翟臨的古風服飾格格不入,況且早已磨破撕裂了好幾個洞,穿不得了。

    突然想起,須彌戒中還有一些翟臨的備用服飾,翻找了出來。竟是一套玄色道袍,玄衣、黑帽、黑鞋、白襪,拂塵,一樣不缺。

    穿戴完畢,拂塵收起,再到溪邊一看,見一少年劍眉朗目,脣紅齒白,着玄衣大氅,道貌岸然。不由讚道:“好俊的小道士”完後,哈哈一笑,找了一塊開闊空地,支起樹枝,把白魚洗剝乾淨,用木棍穿起,架在支架上,取火烤熟。別說,這白魚肉質鮮美,我好是大快朵頤了一番。

    喫飽喝足,我沿着溪流繼續朝下游前行。畢竟深處異地,處處暗藏兇險,我把神魂鋪灑,百丈範圍一舉一動皆瞭如指掌。同時腦中又再翻查了一番翟臨識憶,對北邙界有了更深的瞭解。

    北邙界是一處龐大界空,絲毫不亞於我原來地球所處的宇宙,也即是大能口中的神棄之地。這處界空也有億兆星體,萬物運轉也遵循最基本的物理法則。但這處界空,適合人種存留的星系星體遠比我們那處界空要多得多。畢竟,在地球所處的界空,迄今爲止,還沒有發現有外星文明。

    北邙界人種文明歷史太過悠久,至少也要有上億年以上,畢竟修行界存在的歷史都有億萬載。但奇怪的是,時至今日,凡人文明似是仍處於封建社會,科技文明進展也很緩慢,飛機、大炮、電子產品這些地球人認爲高科技現代化的東西,似乎從來沒在這處界空出現過。我不知道文明是否有輪迴,說不定這處界空幾千萬年前也有過科技爆炸的時代呢。

    相比凡人文明,修行界的發展就很“高科技”了,起碼像這樣依靠龐大天地元氣驅動的的跨界傳送陣,地球人是絕對做不到的。另外,修行界還有“飛劍傳書”、“神魂傳音”、“搜魂奪魄”、“天道血誓”、“護教法陣”這些技術,雖搞不清楚生髮原理,但似乎都是對天地元氣的精妙操控,高級程度不亞於地球的高科技。

    想到這,我多少理解了一些,地球所在界空,因爲沒有天地元氣,所以培養不出練氣士。那凡人要發展,就只能發展自身,開拓智力,發明器物,把凡人文明發展的如火如荼。

    而北邙界呢,因爲有豐厚的天地元氣,造就出了練氣士的存在,從而把人種分出了凡人和“仙人”的區別。仙人爲求大道,孜孜不倦的苦修鑽研,推動修行界的不斷進步。境界劃分的完善,功法祕訣的創造,無不說明修行界的發展壯大。這是一批自強不息,不進則退的人。

    相比之下,北邙界的凡人就有點“爛泥扶不上牆”的意思,他們知道,在他們之上,有無所不能的“仙人”。他們膜拜,他們嫉妒,他們挖空心思想成爲“仙人”中的一員。所以,他們不思進取,他們相信來生,信奉因果報應。他們認爲自己所作所爲,“仙人”都在看着,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感化仙人,提攜自己、點化自己,讓自己一步登天。這是典型的封建社會老百姓的思想。所以凡人社會文明進步的相當之慢。

    我眼下所處的地星正是名喚“北邙星”,最早的修行文明生誕之地,後世修士因此才把此處界空喚作“北邙界”。這裏本是鍾靈毓秀之地,但正因此處發展最早,修行資源也被耗盡的最早。早在千萬載前,各大修行宗門早已棄之而去,尋找更靈秀的地星安身。

    朔靈宗若不是因爲祖師遺詔,恐怕也早已棄之而去。畢竟,一個靈機耗盡的地星,無法爲修士提供修煉之資,意味着宗門沒有發展潛力,對當時每況愈下的朔靈宗而言,無異於等死。

    當時門中已經形成涇渭分明的兩派,以衆元嬰長老爲首的一派,堅持認爲應放棄祖師遺命,迅速舉派撤離“北邙星”,尋求靈機豐盛地星寄身,否則宗門危矣。但以掌門和化神期太上長老爲首的一派,堅決不同意,認爲祖師之命不可違,況且已堅持了數千萬載,此時放棄,功虧一簣,智者不爲。

    後來翟臨值守期間出現意外,但期限到後,宗門也未再派值守人員前往,可見最後還是長老一派佔據上風,放棄了祖師遺命。

    按翟臨識憶所言,萬載前“北邙星”已基本沒存留幾家修道宗門,朔靈宗幾已是第一大宗,山門正是坐落在這“朔隱山”中。這萬載過去,不知其山門是否仍在。眼下唯有先出得此山,找人慢慢打聽了。

    我沿着溪流信步而行,不急不躁,不知轉過了多少彎彎繞繞,眼看行了大半日,還是在山中,心了不由嘆道:“這山也忒的大”

    眼看又行半日,已是傍晚時分,日頭已被羣山遮住,光線只一會功夫就黯淡下來。

    我不便再行,決定就地休息。在山腳一處旮旯找了一塊背風之處,施法起一道土牆擋在周圍,又找了一些乾草樹枝鋪在裏側,權當今晚休憩之所。

    完事又去溪流裏抓了幾條白魚,烤來吃了。此時天也完全昏暗下來。周圍除了鳥叫蟲鳴,也就只有山間嗚咽的風聲了。

    我去避風之地盤膝坐下,看着漫天無盡繁星,聽着耳邊嗚咽風聲,想着自己如今處境,怔怔不語,慢慢失神。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道源記,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聊人生,尋知己~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