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變身席捲文娛 >613江火:我不要指代意義上的歷史第一,我只要歷史第一
    看着那滿臉漲紅的科恩兄弟,看着他們手捧小金人,激動難耐的發表着獲獎感言,正在收看abc直播的北美觀衆,倒是面露了然。

    和abc方纔切走畫面的行爲相比,此刻的他們,安靜如常,因爲

    今年不把最佳導演頒給江火,纔是大衆都能接受的選擇。

    也是江火希望瞧見的事實。

    很多人都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其實是一個串燒獎項,因爲這三個獎項的對應性很大,尤其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一旦分開,含金量就有所不足。

    很多人都認爲,如果你是最佳導演,那你的影片必定是最佳影片,因爲對於所有導演而言,電影,纔是他們的發聲渠道,若是你得到了最佳導演,卻沒法拿下最佳影片,又或者說是拿下了最佳影片,卻沒法得到最佳導演,那隻能證明,那一年的影片和導演,不分伯仲,也可以說,兩個人的實力,都沒有達到碾壓對方的地步。

    但實際上,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完全就是兩件事情。

    這是好萊塢發展下的歷史遺留問題,若要追溯,時間,得回撥至黃金時代。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好萊塢正處於典型的大製片廠時期,沿用至今的‘製片人中心’制度,就是當時出現的,對於一部電影影響最大的,便是製片人,在當時,導演只是一個相對普通的工種,很多人,連剪輯權都沒有,更別說現在大夥夢寐以求的最終剪輯權了。

    在那個年代,人們根本就不認爲,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有關係。

    因爲這是被割裂的兩個職位。

    最佳影片是褒獎製片人的獎項,褒獎那些代表着資本家的傢伙,而最佳導演,不過是各家影業公司養着的拍攝工具罷了,他們的地位,非常的低。

    即便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獎項有所重合,但沒人,將其畫上等號。

    對於製片人而言,這是挑戰資本權威的體現,而對於導演而言,這是向資本靠攏的徵兆。

    在這種情況下,隨着各大導演的崛起,好萊塢,也出現了權力交接。

    ‘製片人中心’制度名存實亡,大導演的權利逐漸攀升,以至於最後,發展至攀比手中的最終剪輯權誰有這個權利,誰纔是導演中的nuberone。

    但在當時,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也沒有重合。

    因爲那個時候,好萊塢得面臨電視的衝擊,有線電視讓電影的市場份額驟然銳減,而能夠救市的大片,能夠對抗有線電視發展的史詩級電影,肯定會獲得當年的最佳影片,而最佳導演,則更講究戲劇性與技術性,和輿論無關。

    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這貌合神離的一對兒,直至一九六七年,才真正的合體。

    一九六七年,是新好萊塢出現的第一年,從那時候開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幾乎年年重合,導演們揮舞起了自己的屠刀,開始搶班奪權了,以導演爲最核心的創作者地位基本確立,而很多大導演,從那時候開始,便兼任製片人職位。

    正是因爲如此,纔會有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必須合體,否則名不副實的說法出現。

    因爲現在,製片人近乎等於導演,而掌權導演,絕對會是製片人。

    如果哪一年的作品,會出現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不符,除了黑幕不談外,一般只會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作品的名氣,大於導演的名氣,你這個導演雖有才華,但太嫩了。

    要麼就是導演技術牛嗶,但作品的種類,評委不喜歡。

    奧斯卡每年的入選作品,其實可以歸類爲兩種。

    一是講述美國精神的主旋律,二是探討人文情感的文藝片。

    一般情況下,後者比前者更受歡迎,除非像是《拆彈部隊》、《國王演講》這類正確的不能在正確的電影,不然的話,學院一般選擇後者。

    所以,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必須重合的說法,其實是從導演口中傳出來的。

    好不容易把權利攥在手裏,他們怎麼可能會放棄?

    但這種事情說着說着,就成真了。

    現在,哪裏還會有人去討論,當初爭權奪利時的血腥?

    那些殘忍,不過是現在光鮮浮華下的墊腳石罷了。

    當然了,按他們這種評選方法,今年,實際上沒人能和《夢露》對毆。

    江火的名氣,足以碾壓其餘四名導演,《夢露》,更是史詩級的電影。

    若是把江火她換成斯皮爾伯格,或許就是八提八中的大滿貫了。

    但,就如同斯嘉麗方纔的感言一樣,有的時候,說的,永遠比做的,要好聽。

    更何況,推脫不要比內定拿獎更有難度,雖然江火沒有拿獎,但她卻非常享受現在這一刻,因爲她真切的感受到了,權力的存在。

    和三年前不同。

    當時的她是想要拿獎,卻沒辦法。

    而現在的她,是爲了名聲,選擇性的登臺拿獎。

    畢竟,當年湯姆漢克斯用積累了數十年的聲望換來了史上第二次連莊影帝,都被外界民衆噴的是狗血淋頭,如此一來,那這第一人,還是交給卡車司機的前妻好了。

    當大衛領獎完畢,走向後臺接受採訪時,已經走完流程的斯嘉麗,回到了江火身旁。

    看着那笑意連連的傢伙,她這才放下了心來。

    擡手抓住了對方的手掌,輕捏幾下同時,也在向對方傳遞,我很高興的情緒。

    “你放心,我真的不沮喪。”感受到對方的小動作,江火笑着搖了搖頭。

    “好吧,和三年前相比,你的心態,更好了。”

    斯嘉麗沒有忌諱,靠着江火小聲嘀咕了一句。

    說話的同時,那張笑臉,和吃了蜜糖一般開心。

    而在聽見這放心言語後,江火更是贊同的點了點頭。

    她的心態當然很好。

    因爲她追求的,壓根就不是最佳導演。

    她真正的追求,其實是

    還沒等她的思緒走完,今年的影帝,也已出爐。

    “丹尼爾戴劉易斯,《血色將至》。”

    這是他第二次榮獲影帝殊榮,而他,也已是四提二中了。

    和陪跑的喬治克魯尼、約翰尼德普相比,另外兩位競爭者,維果莫特森和湯米李瓊斯似乎心有不甘,但此刻,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臺上的劉易斯再次捧杯,捧起他們期望得到的小金人,鼓掌慶祝屬於對方的勝利。

    在現場的歡慶聲中,發表完感言的劉易斯,拿着小金人進入了後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