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浴血激戰 >【轉載】2019年新年獻詞
    過去的好時光

    “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雖然從權威人士講“l形”至今已經有幾年時間,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沒有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因爲這和我們生長起來的環境非常不同。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 80-90-00 後,你一定不陌生一些公衆號爆款文章的論調:我們的父母輩成長於極度匱乏中,因此他們自私,喜歡囤積東西,對家族內外雙重標準,遵循傳統禮教桎梏,而這造就了許多家庭悲劇。作爲後輩,我們可不能像他們那樣,云云。

    不管你是否贊同這種論調,但我們成長於一個基本上還算富足的社會,我們有能力去思考除了喫飽肚子之外更“高層次”的話題,這可能是很多人都認同的。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人類都活在可悲的戰亂、貧窮和不自由中;像近幾十年這樣,全球總體上迎來較長期的和平、繁榮與開放,是極其罕見的。

    幾乎連續的三次科技革命支撐了這段難得的增長時光,以至於福山可以在 80 年代末提出“歷史的終結”論(他現在已經開始反思這個論點)。現今社會的主力生於 1980 年代或往後,基本沒有什麼關於苦難的童年記憶。

    “倉廩實而知禮節”。在全球化基礎上,一些無關自身溫飽,並超越了本地社區的,純粹利他和國際主義的思潮得以興起。社會分層從粗糲到細膩,性別、種族、性取向等原本“小衆”的問題得到更多關照,一些看似牢不可破的“祖宗之法”也搖搖欲墜起來。

    婚姻家庭觀在變化。純粹基於家庭條件的“門當戶對”以及相親都不再時興,甚至有人呼喚傳統婚姻關係的解體。“養兒防老”也不行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家長不能再要求養育要“收回成本”。

    沉溺於虛擬互動,加上顧影自憐式的“愛無能”,讓新生代的我們產生了更多獨自生活和消費的需求。一個人喫飯,看電影,唱k……要交友,也是上網找完全合心意的“同溫層”,或是乾脆找起了“愛豆”和“紙片人”。耗費能量,相互妥協地和真人互動,建立長久聯繫,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必要。

    其它一些爲防不時之需所做的“冗餘備份”也是說扔就扔。2008 年的大部分中國人依然有極高的儲蓄率,連老師上課都是這麼講的。10 年之後一回頭,猛然發現,別說儲蓄了,連“六個錢包”都悉數掏空,獻給了房子。

    環顧四周,很多年輕人揹負着沉重的房貸,已經毫不稀奇。所有還沒有還完所有債務的人,他們的日常生活都相當緊繃,容不得財務上出現半點閃失,一旦長期失業,沒有收入,原本規劃好的幸福生活都會毀於一旦。

    至於早幾年的“大衆創業”潮,我們已經連續多年說過,此刻也無需再提。但是,青年和中年若是誤入 p2p 貸款深坑,老年人若是深陷傳銷騙局,則造成的損失更大更慘,更難以挽回。2018 這一年,無數正直、善良、老實的普通人和背後整個家庭因此淪陷,令人無比痛心。

    僅僅是“生於安樂”,足以讓我們整整一代人,把自己浮光掠影的生活,建立在一個深深依賴經濟持續增長,收入持續改善的基礎上。這樣的基礎,是何等的脆弱。

    根本性的改變

    現在,我們終於要做好防衝擊姿勢,準備迎接也許是生命中第一個真正的逆境,去想過去不願想,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

    宏觀層面,我們不多討論。然而,具體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裁員”兩字成爲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兒。

    《華夏時報》的報道稱,從 2018 年 10 月開始,北京每天登報註銷的公司有 2000 家左右,此前每天最多也不超過 500 家。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公司註銷數量,和北京基本持平。

    工作崗位數量持續下降,意味着我們維持在以往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層級上越來越難,甚至競爭烈度加劇了,卻連飯碗都保不住。

    創新乏力帶來的增長衰退,讓原本的互利多贏變爲零和遊戲,這意味着人與人,國與國,社會各參與者之間紛紛收起了原本溫情的面孔,摩擦增多,戾氣橫行。

    社會主流思潮將更傾向閉關自守,放棄那些細膩的分層,對小衆人羣的關照,因爲再也負擔不起。像法國“黃背心”一樣,越來越多來自底層的反抗,只是爲了解決最基本的喫飯問題。世界從全球化的高空中砰然墜地。

    對每個人而言,衰退意味着所有人都只爲自己,收起善意,持續利他的動機不復存在。當自保都成問題的時候,誰都沒有多餘的愛心勻給別人,本來就是懷疑論的人會得意於“及時止損”,而更多人則陷入加速撤退和互相踩踏。

    過去一年,是什麼刺痛了我們的神經,傷及了我們最爲珍視的安全感?答案也許有很多,但重慶那輛從大橋墜入長江的公交車,相信肯定是其中之一。

    事故一經發生,大量現場信息被廣泛傳播,以致人心惶惶。然而出於人類的自保機制,我們會很快忘記大多數事件的衝擊,只有事件受害者和家屬們,承受永無止境的失去和悲傷。儘管你有機會上熱搜,但最終承擔一切的還是你自己。

    雖然我們還能看到有些羣體,比如在校學生,可能依然沉浸在簡單溫馨的日常生活裏,也可以因爲更宏大的議題而興奮;但這恐怕源於他們仍然衣食無憂,還沒有經受社會的嚴峻考驗。那種考驗的降臨,將可能讓他們一夜之間完全、徹底地改變想法。

    早一點產生危機感,是好事。

    無望的“自我提升”

    1930 年代“大蕭條”期間,大部分美國人陷入困窘,不是因爲他們能力不足,而是因爲他們賴以生存的大環境,和基於此建構出來的生存經驗,發生了根本改變。

    這些被改變的生存經驗裏,其中就有這麼一條——

    寄希望於自我提升,知識積累,充其量只能陶冶性情,對改善境遇其實沒多大幫助。有學齡孩子的家長,如果想讓孩子遵循考好大學——找好工作的路線,也將越來越玩不轉。

    原本只要你掌握更多技能,比別人會的更多,就能保證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未來可能不管你怎樣努力,最後的結局跟那些曾經看不起的“社會底層”也差不太多。

    當年,在美國大街上有西裝革履的求職者掛牌寫道:“我懂三門手藝,會三門語言,失業三個月,只想找一份工作。”

    而大多數曾從事光鮮體面活計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模仿上班一樣,每天準點穿着套裝出門,哪怕只是出去閒逛,或是到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脫下套裝討飯喫。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