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世爭鋒 全文閱讀 >第1160章有一種理想叫野心
    琢磨,這個兩個字對坦蕩的人來說,或許不過是舌尖的清茶餘香,可是對心中有鬼的人來說,就大了。一個勁的往還裏頭想,最後的結果就是自己把自己個嚇着。

    陳炯明抵滬,直接造成已經分裂的兩派人一個勁的琢磨。

    更要命的是,廣州艦隊的分裂,直接耽擱了國黨南下的步伐。。

    這由不得人不去想,陳炯明會不會已經和王學謙在某種程度上進行合作,要不然爲什麼在這關鍵的時候,突然讓艦隊離開了呢要知道,艦隊離開的時間幾乎和陳炯明北上的時間一致。這裏面就有太多的東西想不通,而造成的麻煩不僅僅是耽擱時間而已

    廣州的局勢已經是圍三缺一,整個一就是港口。

    陳炯明要是不想跑的話,就是一個必死的局。可他要是跑,只能先去香港,然後等待國黨決策層的發落。這話說的,就像是甕中之鱉似的,可事實就是如此。

    陳炯明如果在廣州,那是一個死地。

    他只能走,去香港,要是和國黨再也瓜葛,在香港繼續待着沒事,要是轉到去美國,也可以。反正到時候,國黨就沒他什麼事了。爲什麼沒有一口吞掉陳炯明的實力,多半是眼熱粵軍第一師的精銳。這可是真的精銳,沒有這支部隊,他就根本不可能把李厚基收拾的一點脾氣都沒有。

    可眼下的局勢變了,國黨,說着說孫大先生如果一出現在黃埔碼頭,廣州就不再是陳炯明的了。可問題是,孫大先生南下的道路被堵住了,浙江在寧波有海軍駐紮,加上廣東艦隊的三艘巡洋艦的加入,明擺着,雙方的隔閡已經產生了。

    如果王學謙在海面上鬧騰一下,憑藉孫大先生的坐船,壓根就沒有抵抗的能力。

    真要是出了意外,那就一了百了,國黨可就真的完了。

    有了這層顧慮,孫大先生從海上抵達廣州的路線就已經被斬斷了,就算王學謙動手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國黨上下也不敢冒這個險。

    另外,還有一點排外的想法。

    在廣州兵變之前,陳某人可是廣州城權利最大的人。肩挑廣東督軍,陸軍總司令,粵軍總司令一系列的身份,簡直就是統領軍政大權。總統府甚至比不上督軍府說話好用。好在陳炯明還念着一點香火情分,並沒有做出太出格的舉動來。直到後來,雙方爭執越越來越多,手段越來越偏激,才做出最後一搏。

    國黨內部沒有幾個人希望陳炯明重新回到高層,因爲陳炯明不是一個人回來,他也有親信,也有手下,需要安置。如果是一個人,估計汪兆銘也不會跳出來羞臊一下陳炯明瞭,因爲根本用不着。光桿司令一個,怎麼跳,也鬧騰不起來。

    另外就是防範於未然,陳炯明是有前科的人,不值得信任。

    別人不知道,在上海的國黨決策層,哪一個沒有經歷過倉皇逃出廣州城的經歷

    滿大街的士兵,珠江上軍艦都開炮了,可愣是一個有分量的國黨高層都沒有被抓。說起來也奇怪,陳炯明就像是預演了一場戰爭城市演習似的,倒是國黨之後的反擊,命令艦隊攻擊城內,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當時孫大先生要是沒有回國未來,這時候就該明白,裏面透着蹊蹺。置對手於死地的事,他也做過,壓根就不是這個路數。

    而且,陳炯明還是能征善戰的統兵大將,他會沒有一個妥善的方案,說出來都沒人相信。

    陳炯明呢

    心裏頭更加膩味,他壓根就沒有認錯的打算。就算是國黨這顆大樹再好,他也不準備在這裏面折騰了,自己人和自己人過不去,就那麼大的一點地盤,怎麼也不夠折騰的。

    他壓根就沒有打算重回國黨,受不起這份夾板氣,防賊似的看着他,再說廣州是他打下來的,孫大先生回廣州,廣東的地盤就是粵軍第一師浴血奮戰的結果。

    他是想給自己的軍隊找一個下家,現在的局勢是陳炯明無力迴天,失敗是必然的。

    那麼忠心於他個人的上萬精銳就可惜了,這些人沒什麼本事,種地還成,做生意的話,就是賣豆腐都不見得能做好,更不要說其他的了。謀生肯定會很簡單,除了了當兵,就沒有其他的本事,說穿了陳炯明就是想要給手下找一個喫飯的地方。但如果王學謙願意接受的話,或許是一個思路。他總不能帶着上萬人去香港吧到時候英國人就該天天端着槍和他談心了。

    “陳將軍。”

    王學謙很給面地在門廳外迎接,算是降階相迎,如果陳炯明大權在握,當然不會感慨這種微妙,可他現在眼看就是覆滅在即,王學謙還能如此重視,實屬不易。

    其實王學謙也納悶,陳炯明抵滬,在碼頭上就已經傳開了。

    各種各樣的消息都有,最主流的就是國黨和陳炯明之間摒棄前嫌,獲得諒解,陳炯明做這樣的姿態,顯然是認錯來的。可王學謙納悶的是,陳炯明在飯店裏窩了兩天之後,一出門就直奔王公館。這事偷着蹊蹺。

    “王先生。”

    陳炯明是時尚的人,非常向往美國的政治體系。

    沒辦法,民國打從建立之初,就是照搬的美國的政治體系,唯獨有出入的就是美國是獨立聯合的體系。這事歷史原因造成的,大部分州都是美國建立之後加入的。而民國沒有這個麻煩,所以,民國採用的權力中央集權的體系。

    搞民主的首推就是美國。根子上的原因,民國的建立是推翻了清廷之後,才立國的。

    而西方的政治體系最爲有特點的就是,美國和英國,兩個體系。

    前者是明主共和國,後者君主立憲帝國。民國不可能有皇帝,也不能有皇帝,只能抄美國人的那一套。

    倒不是從洋媚外,而是民國的人就算是眼界開闊,但對於搞民主也是很心虛的,因爲他們也不瞭解民主到底是什麼,只能先用美國人的那一套,湊合着先用一段時間。不過洋經驗在華夏水土不服,弄得很多人都開始傻眼,主要是南方的督軍們,認定了他們人多勢衆,袁世凱肯定會考慮的。

    可袁世凱是什麼人

    直接不按常理出牌,出兵,打仗,搞滲透,一個省,一個省的折騰下去。

    最後,焦點之戰就在廣東,湖南,雲貴,最慘的時候,南方勢力全部壓縮在偏遠山區。

    隨着袁世凱過世,北洋段祺瑞獨攬大權,南方纔看到了一些希望。不過還是比較弱勢。說這時候的陳炯明不抱有希望,那是假的。如果妥善溝通,他認爲和談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不過

    一切都晚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