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世爭鋒 全文閱讀 >第1414章得罪女人
    所有的事情都要分成兩面看,壞事之所以是壞事,因爲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負面的情緒上。

    就那這次文藝圈的爭論,最後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罵戰來說,外人看着熱鬧,內行覺得揪心。而在王學謙看來無疑是一件好事,文藝圈的人大多數都是誰也不服誰的性格,所謂文人相輕就是因爲沒有公認的第一,誰都覺得自己說的是對的,別人都該聽自己的。除非一種情況,雙方的地位差距懸殊,一方佔據絕對的話語權和權威性。

    可世界上哪有這麼多的如果啊

    就周教授和陳教授的交鋒,雙方可謂是勢均力敵,不分伯仲。不管是誰都有大批的擁躉在其身後搖旗吶喊,罵戰升級也是無可避免的一種結果。

    文人的罵戰古來有之,演變到最後互相掐架算是輕的,連陷害都用上,讓對手一輩子都翻不了身,連帶着子順後代都要倒黴也比比皆是。比如說元祐黨人碑,就是八百年前宋朝的事。

    有皇帝的年頭也不能一意孤行,和所有的王公大臣們唱反調吧

    這是王學謙認爲爭論有必要的原因,笑道:“其實我覺得倒是一件好事,學生該不該去運動,教授該不該支持這個論題就很好,真理嘛不爭個水落石出,也不可能成爲普世價值觀,你說是吧”

    “可他們已經都已經成了無端的謾罵,這還是大學教授該有的做派嗎”胡適彷彿像是一根筋似的,身體繃的筆直,痛心就痛心在這裏,且不說國家積弱,民族危難時機,作爲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文,理應做出一些表率出來。

    自古以來,讀書人金貴,這是因爲科舉制度之下的讀書人,纔是國家實際的管理者。這是一個將知識和權力雙重壟斷的階層,就連皇權在很多時候也不得不低頭。

    民國了,這種特權已經不復存在了,可讀書人除了自認爲的高貴之外,已經沒有任何一塊遮羞布來遮掩地位落差所帶來的尷尬了。於是清高就成了讀書人唯一的,也是僅有的一張門面。

    胡適痛心的就是,隨着內鬥的不斷升級,讀書人很快就會連最後一塊底褲都讓自己人給扒拉下去

    但王學謙不這麼看,他看的更加遠一些,當然這個遠是以他的標準,在胡適這裏不值一提:“估計經過這段時間的罵戰,語絲和現代評論都將會增加不少銷量,對兩家出版社來說應該是好事。”

    胡適目瞪口呆地看着王學謙,內心是凌亂的:“現代評論不是以掙錢爲目的存在的,是爲了推薦更優秀的文學作品,普及文學”

    “停你說這麼一大堆,辦刊的錢從哪兒來持續經營無法產生利潤,又從哪兒拉來資金”王學謙就看不上這些文化人的做作,在後世,文化圈談錢俗,不談錢連話都不搭理你信不信

    胡適在這一刻,倔強的如同是一根青蔥一般,看似毫無分量,卻直挺挺地豎在王學謙面前,語氣有種怪異的凝重,這可不是性格詼諧的胡適風格:“子高,你錯了。現代評論是一份倡導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刊物,是介紹人類最爲寶貴的精神食糧,這麼能談錢呢並不是一份以盈利爲目的通俗刊物。”

    “可你們的刊物也不是白送的啊一塊錢一本的週刊,對於普通學生來說能負擔得起嗎對於小學,甚至中學教師來說,能負擔的起嗎適之,你是做過中學教師的,你應該知道一箇中學教師一個月的薪水養家有多不容易,還能拿出多餘的錢購抵得上他半個星期薪水的週刊嗎如果只是爲了大學教授辦的刊物,那麼受衆面對於民國來說幾乎毫無作用。試問,民國的大學有多少教授有多少是五百,還是一千人呢一個只有在小範圍內傳播的刊物,其影響力有多大,誰都能看得到。適之,別再騙自己了,在我看來現代評論不過是一小羣人孤芳自賞的破敗寺廟,根本無法擔負傳播文化的重任。刊物要增加發行數量,才能獲得同等的社會影響力,倡導民衆不該是一下子就拿出陽春白雪的高冷名著,而是要一點點誘導”王學謙說着說着,很奇怪的看着胡適:“對了,你剛纔說現代評論不是一份以盈利爲目的刊物,你們辦刊的錢不會是自己拿出來的吧”

    說到辦刊物的錢,胡適一咧嘴:“我們怎麼可能自己拿錢貼補刊物”

    感覺好像說漏了嘴的胡適,立刻停住。

    可王學謙立刻抓住了胡適的破綻,好笑道:“好啊你們難不成辦一家高冷的文學刊物,還專門去找了冤大頭來給你們送募捐”

    “什麼要冤大頭”胡適瞪眼反駁,可語氣不再那麼堅定,不容置疑:“那些都是熱心於文化事業的工商界朋友”

    “不給捐款的,估計就快成黑心商人和無良政客了吧”王學謙隨意道,他知道文化圈的喜好,轉眼就不認人的也比比皆是。當然胡適的人品在文化圈裏已經算是好的不能再好的稀缺人種了。

    胡適張了張嘴,這種怪話他是沒有說過,可保不齊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

    文化圈就是這樣,全憑一張嘴,一支筆,所有的本事都在吐槽上了,至於理由就三個字看不慣。連帶着兼顧一下民族大義,在這個圈子裏已經算是品行高潔,屬於有理想的那個層次了。

    想到這些,胡適沮喪道:“我說不過你,這次來上海找你是想要請你幫忙。”

    “好吧,你終於也把我當冤大頭看了”

    “子高,我怎麼可能會把你當冤大頭看呢找你幫忙不假,可不是讓你上當受騙的。”

    他其實想的很透徹,民國的文化圈不大,思想界也就那麼些人。有名有姓的就更少了,而這些人對民國青年知識分子的影響力是最大的。而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政權來說,青年知識分子是最爲寶貴的人才儲備。他不指望拉攏文化圈的幾個活躍的領軍人物,就能誘導青年人的思想。他只要讓這些人不給他添堵已經很不錯了。

    王學謙倒是不在意花這點冤枉錢,對別人可能是冤枉錢,可是對他顯然不是,很快這些錢就會給他帶來更大的回報。到他這個層次,錢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在民國是如此。權力越大,對金錢的依賴就越來越小。都說民國的官場是金錢和關係維繫的一個階層,小人物,底層的官員是找錢,見天的收刮孝敬上司,目的就是爲了升官,然後發財;等層次高一點了,開始掙錢,因爲手上有權之後,來錢並不難;再高的話,那就是錢找人了,說句不誇張的,做到一省一把手這樣的地方大員的,如果開口想要錢,排隊送錢的能把大馬路都堵塞了

    像是曹錕這樣的,已經是大總統了,還死命想要撈錢的主,真的不多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