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欺世盜國 >第八百四十四章 看宇內誰家天下
    陳孚趕到戰場,並不能給雙方實力對比帶來實質性的變化。

    但雙方士卒在看到梁王旗幟後停戰的舉動,卻讓趙德昭同手下將校士兵彼此之間失去了信任。

    雖然趙普等人見到陳孚之後厲聲斥責,但在軍中有些威望的皇甫楠、郭振等人卻未曾現身。

    如此更叫趙德昭心寒不已,不再希冀有什麼變故,在武德司親從的護衛下返回營帳。

    令馬司看守好營帳,陳孚就在谷水邊上召集師級以上將領。

    這時候他才得知,郭振同賈雲城遇刺,賈雲城重傷而亡,郭振受傷逃遁;皇甫楠倒是好好的,但在他抵達之後突然昏了過去,直到天子入營,才悠悠醒來。

    樞密院三相公現在只剩皇甫楠一人,有他的協助,陳孚十分輕鬆地安撫住衆將。

    各部歸營清點損失,救治傷兵。

    等朱憲帶兵趕到,再無出現變故的可能。

    丁卯,帝次新安東。戊辰,軍亂,陳孚引梁王旗至方平。己巳,歸洛陽。

    洛陽的消息送到陳佑面前時,他纔剛離開汴梁城。

    仔細考慮之後,他傳信洛陽,中樞諸人暫時不變,全力處置對遼戰事。

    陳孚將西狩的天子重又護送回洛陽的消息在有意傳播下,連同梁王即將率軍入京的消息一道,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各州郡。

    改朝換代?

    還是,魏武舊事?

    很多人在等待,也有人迫不及待。

    陳佑入鄭州境時,鄭州刺史帶着闔州官員等待岸邊,上表勸進。

    陳佑對此不置可否,只是把刺史縣令等人叫上船談一談當地民政,便叫他們各自回衙,一如往昔。

    如此行爲,卻叫沿途官員大受鼓舞。

    除了原本就站在梁王一邊的官員,其他人一面私下裏諷刺陳佑連三辭的表面功夫都不願意做,一面發動治下攔路勸梁王稱帝。

    看似是一場場鬧劇,但一路行來卻無人站出來阻止,就表明了京畿地區的政治風向。

    丙子,天光未亮,洛陽城便甦醒了。

    聖明仁愛的梁王將於今日抵達他忠誠的洛陽!

    這時候依然有一部分年輕官員忠於周天子,他們本來約定好今天一道攔在城門外斥責亂臣賊子、竊國大盜。

    可惜從昨晚開始,已經歸順的禁軍士兵便將這些人的家宅團團圍住,禁止人員出入。

    城門外,陳孚同趙普等人站在迎接的隊伍前頭靜靜等待。

    趙普身爲周國的首相,有義務阻止周國的梁王謀權篡位,所以他親自來到城外準備勸阻梁王。

    日上三竿,東邊官道上接連有騎手出現,通報梁王車駕距此處還有多遠。

    在車駕距此一里時,城外衆人的視野中出現了渤海軍的隊列。

    打頭的渤海軍繞過迎接人羣繼續往城門方向去。

    這是早就通報過的,渤海軍要接管皇城,而且在梁王入城前後,上東門的防衛也要暫時交給渤海軍。

    目前來看,除了天雷軍,各地海軍是梁王最信任的軍隊。

    過不多時,江昌嗣抵達此處。。

    離着還有三四十步他便翻身下馬,走到陳孚面前拱手道:“渤海軍江昌嗣參見郎君!”

    “江都指。”陳孚笑着迴應,“都指一路行來,辛苦了。”

    “職責所在。”江昌嗣再次一禮,“郎君稍待,昌嗣受命接管皇城,這便去了。”

    江昌嗣入城不久,梁王車駕終於到了!

    十分厚重,必須六匹健馬才能拉動的厚重馬車緩緩停在衆人面前。

    在陳孚的帶領下,皇甫楠、石守信等人恭敬下拜:“臣等拜見大王!”

    一時之間,此處還站着的,就只有趙普等政事堂三相公,以及天官楊子任。

    親衛掀開障塵,陳佑出現在衆人面前。

    雙方目光對上,趙普沉聲問道:“邊事未息,大王爲何不得詔令即帶兵入京?”

    “天子失德,民亂四起,內不安則外難靖,吾此來,是爲平內亂、御外敵。”

    趙普沉默一陣,繼而問道:“大王入京,置天子若何?”

    “當世襲周王,爲吾賓客。”

    話音落下,趙普三人恭敬下拜。

    陳佑把目光轉向仍然站着的楊子任。

    不等他說話,楊子任便開口:“如今我爲周臣,不可拜外君。”

    陳佑聞言露出笑容,朝着楊子任點點頭,擡頭看向近在眼前的洛陽城牆。

    他陳將明,又回來了!

    入城之後,陳佑直接往宮城文思殿去。

    原先英華錄編纂組留下的痕跡已被打掃乾淨,在皇城清理完畢之前,陳佑都會住在文思殿。

    渤海軍的一部分精銳將駐紮在隔壁的東宮,一旦有事,梁王親軍會立刻護送陳佑進入東宮,固守等待支援。

    安頓好後,陳佑在文思殿內召集親信。

    被解救出來的方文韜、李昉、沈義倫,以及劉河、宋白、江昌嗣、朱憲、柳逢春等。

    另外就是拋下官職匆匆趕回來的汪弘洋、韓向陽二人。

    當然少不了陳孚,他坐在宋白邊上,前頭是方、汪等人。

    城內諸事議定,衆人交換目光,汪弘洋終於提出最重要的問題:“當今之計,有三件大事需要定下。”

    “平遠請講。”

    “一者,新朝國號爲何?二者,大王準備何時登基?三者從龍諸將如何封賞?”

    說到第三點,江昌嗣等將領全都豎起耳朵看向陳佑。

    封賞要是做不好,會出大事。

    陳佑沉吟一陣,緩緩開口:“吾乃虞舜之後,國號便爲‘虞’。年號麼,就叫‘維新’吧。”

    衆皆點頭。

    國號來源沒問題,而且能讓皇室血脈還攀附上古聖王,挺好的。

    年號出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雖然有些不妥,但用在“虞是古朝,今承新命”,也勉勉強強。再加上陳佑一直以來的旗號就是革新改政,新朝初立,還算恰當。

    “登基就放在十月初一吧。古時以十月爲年始,取一個好兆頭。”

    現在是九月二十六,離十月初一也沒幾天了。

    “對了。”陳佑突然想起來,“沒必要帶人勸進,也無需周帝禪讓。民意即天意,吾自承天意,安民守土,定鼎宇內。吾不負民,則民不負我。”

    不勸進倒沒什麼,但不禪讓,就有些不妥了。

    方文韜、汪弘洋等人連忙勸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