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欺世盜國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
    坐在陳佑面前的是法曹參軍事羅彥贇,嘴巴一張一合不停地抱怨。

    陳佑只是雙手交叉放在桌面上,面色平靜地看着羅彥贇,安靜傾聽,時而點頭表示自己聽得很認真。

    “那些將軍校尉,最低的都是正六品上,周邊各縣令都不敢多說什麼,只能期望着使君發句話,好讓他們收斂一些。”

    最後,羅彥贇以這句話結尾。

    陳佑點頭道:“我知道了。”

    想了想,又道:“你從法曹選幾個人,明天跟我去各軍轉轉。等所有人都到了,我再召集大家一起講一講。”

    “好”羅彥贇就等着這句話,當即點頭應下,告罪離開。

    看着窗外發了一會兒呆,陳佑嘆息一身重新取出一張寫了一半的紙,壓在白瓷鎮紙底下,提筆蘸墨書寫。

    錦官府先前作爲蜀國國都,人口在蜀地也算是首屈一指的,計有八萬戶,二十五萬餘口。

    不過戶口算的都是有戶籍記錄的,各種不在編的隱戶都沒有計算在內,所以實際人口要比這個統計數據多,至於具體多多少,這就不得而知了。

    比如茂州,位於彭州西北邊,總共有十一個縣,但是在一百多年後的一次人口普查中,只有五百六十八戶、一千三百七十七口。

    原因就在於茂州只有一個汶山縣編戶齊民,其餘十個縣都是羈縻縣。羈縻縣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汶山的異族人口,都不算在戶口之中。

    之所以說到這個,是想說,錦官府各個縣城,平均下來每座城池只有兩萬人左右,而一個軍基本上都有五千人。

    錦官城還沒什麼,其他幾個縣突然多了近乎四分之一的青壯,會有什麼樣的亂子,應該不需要多說。

    這年頭,當兵的是大爺,動不動就譁變。眼看多事時節,從開封調來的禁軍也就算了,收編的蜀軍陳佑可不敢約束太甚。所能做的也就是讓他們儘量不去擾民,做到喝酒不鬧事、票昌手動和諧找窯子。

    這事等到明天點一點就好,現在陳佑需要考慮的是怎麼增加稅收。

    現在稅收疲軟,但總體來說還是兩稅法的架子,即按照戶等,更準確的說是按照田畝等級徵稅。

    這種對大地主不友好的稅收政策,理所當然的遭到“黎民百姓”的抵制。雖然當時唐皇強行下詔推行,不過各種鑽空子的方法層出不窮,稅收非但沒多,反而少了。

    此時去唐不遠,稅法依舊沿襲唐代,除了夏秋兩季的田畝稅外,能依靠的只有關津稅、專賣稅、外商稅。

    關津稅分爲關稅和津稅兩部分,顧名思義,經過關隘、渡口都要交稅,就相當於現在的高速公路過路費。

    其實交易稅也算在內,可惜徵收交易稅太過麻煩,除非是強力藩鎮,否則一般人根本想不起來或者是做不到徵收交易稅。

    例如崔從鎮淮南時,就規定:“揚州凡交易資產,奴婢有率貫錢,羊畜有口算。”

    所謂貫錢口算,一般是一千錢算二十,稅率百分之二。明令規定的最高有過百分之五,不過持續時間不長。

    專賣稅則包括鹽、鐵、酒、茶、竹、木、漆,根據時任戶部侍郎趙讚的奏章所言:“天下所出竹、木、茶、漆,皆什一之稅。”統一徵收百分之十的稅。

    有人統計唐朝唐朝大中中期稅收情況,專賣稅加在一起佔全體稅收的比例接近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說,兩稅法徵收的田稅也不過只比專賣稅多一點而已。

    當然了,不排除因爲地主偷稅漏稅而導致田稅減少的情況發生。不過鹽鐵酒茶等走私也比較多,真要算起來,或許兩者也相差不多。

    最後就是外商稅,主要是市舶司對蕃船徵稅,不過稅額低,數量少,不值一提。

    說回到錦官府,外商稅是不要想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