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兵書世界 >第八百四十一章 神道理論
    第三天,明珠女王帶着她的使團離開了皇城。李長生騎着白馬出城送行1兩人依依不捨,遙遙相望。

    回去繼續潛心著書。

    “三極彝訓,其書曰經。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制人紀,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

    “皇世三墳,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聖謨卓絕,牆宇重峻,而吐納自深。譬萬鈞之洪鐘,無錚錚之細響矣。”

    文心雕龍第三篇宗經講的是聖道經典,不但能夠提升書生意氣,同時還能夠通鬼神,制人紀。其中蘊含的靈性奧義,是文章的骨髓。比如說墨家的幽冥鬼錄,就是通鬼神,而其他學院的典籍就是制人紀。

    上古大聖的典籍三墳,五典,其中包含的氣息,猶如萬鈞之洪鐘,鐵骨錚錚。

    “若稟經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即山而鑄銅,煮海而爲鹽也。故文能宗經,體有六義∶一則情深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不誕,四則義貞而不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淫揚子比雕玉以作器,謂五經之含文也。夫文以行立,行以文傳,四教所先,符采相濟。勵德樹聲,莫不師聖,而建言修辭,鮮克宗經。是以楚豔漢侈,流弊不還,正末歸本,不其懿歟”

    贊曰:三極彝訓,道深稽古。致化惟一,分教斯五。性靈熔匠,文章奧府。淵哉鑠乎,羣言之祖。

    這一篇,主要講了文章的靈性,只有擁有靈性的文章,才能提升書生修爲,並具體闡述瞭如何讓文章擁有靈性。

    寫完了第三篇宗經,李長生看時間尚早,繼續寫第四篇正緯。

    “夫神道闡幽,天命微顯馬龍出而大易興,神龜見而洪範耀,故繫辭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斯之謂也。但世夐文隱,好生矯誕,真雖存矣,僞亦憑焉”

    在正緯一篇中,就已經談到神道了神道通幽,天命微顯。在朗誦玩這一段話的時候,李長生停頓了下來。開始沉吟,思考。昔日武帝和董仲舒創造了神道,他們的神道和這個神道又有何關係

    “神道通幽,天命微顯。”又是什麼道理李長生陷入了沉思,彷彿進入了閉關狀態。

    覺察到李長生沒有繼續說下去了,兩名侍女微覺奇怪,不是說公子著書從不停頓嗎怎麼今天停下來這麼久不過她們也不敢打擾李長生思考,開始百無聊賴的玩着手中的毛筆。

    記書的侍女停下來休息,在李長生這裏已經十分的罕見了。

    這次沉思,李長生足足用了兩個時辰。等想明白之後,他的嘴角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此時,他已經領悟了神道的邊緣。以前,天龍二祖不收他當弟子,不傳授他神道,李長生覺得要自己領悟。在今天,李長生終於從文心雕龍中,領悟了神道的邊緣。

    領悟了神道的邊緣,爲他以後使用強大的神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魔帝秦皇留下來的神通焚書坑儒,是結合了法家思想和魔道思想,只有擁有了神道基礎,才能掌握這種神通。

    而且這個神道邊緣,是李長生從自己的著作中領悟的,可以稱之爲是究極神道。

    “若乃羲農軒皞之源,山瀆鍾律之要”領悟了半天之後,李長生終於再次說話了。而兩名昏昏欲睡的侍女,這纔打起精神,再次提筆開始記錄。

    “白魚赤烏之符,黃金紫玉之瑞,事豐奇偉,辭富膏腴,無益經典而有助文章。是以後來辭人,採摭英華。平子恐其迷學,奏令禁絕;仲豫惜其雜真,未許煨燔。前代配經,故詳論焉。”

    “贊曰∶榮河溫洛,是孕圖緯。神寶藏用,理隱文貴。世歷上古,朱紫騰沸。芟夷譎詭,採其雕蔚。”

    晚上,今天所寫的兩篇,被送到了皇宮之中,武帝的面前。

    “這一篇已經闡述到了神道”武帝看完之後,拍案而起,震驚的說道,同時心中碰碰直跳,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如今已經是爭天境強者,早就達到了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心境,現在如此的失態,可見這篇正緯帶給他的震撼。

    因爲李長生這一篇中表述的神道思想,要比他的讖緯神道更加的透徹,接近天道

    “陛下,是何事讓你如此震驚”董仲舒在一旁不緊不慢的說道。在李長生寫文心雕龍之後,武帝發現了其中的不凡,便把自己的老師董仲舒請了回來,一同觀看想要看看他是不是能夠通過著作這本書,提升自己的修爲。

    “老師請看。”武帝把兩卷竹簡,遞給了董仲舒。

    看完之後,董仲舒不語,許久之後才嘆息道:“李長生啊李長生,你爲什麼不早生三十年如果你能和我們共同參悟,我們的讖緯神道,會比現在更強大百倍。”

    “老師,李長生的這部文心雕龍共有五十篇,現在只是第四篇,就闡述了神道思想,看來他通過此書成爲半聖,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

    “不錯”董仲舒點了點頭說道:“而且他闡述的神道,無限的接近天道。在我們讓儒術統一之後,他對我們的修爲更進一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他的幫助下,或許我們自己就可以成就神道。”

    “可嘆那些五城中的強者,他們大多數都看重神子,給他們帶回修煉資源提升。通過自己領悟提升,纔是正道。李長生對我們的價值,比神子還要大。所以,我們必須不計一切代價,讓他和我們一起參悟。”武帝說道。

    “好像現在他已經和我們結成了聯盟,在一條船上了。要不是我同意刊印他的書籍,他也不會寫的。”武帝說道。

    “這點,你做的很對。”董仲舒說道:“交好李長生,是我們最正確的選擇。”未完待續。

    :訪問網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