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重陽令 >26金陵臺城
    這天,李炟正在豫州會館看書,高公公帶人來到會館:“小神仙,皇上想您了,讓奴才接您去臺城一敘。”

    “高公公,有勞您了,皇上這兩天身體可好”李炟隨意問道。

    “回小神仙的話,皇上不太好,自臨川靖惠王走了之後,皇上整天愁眉不展,茶飯不思。這不,專門派奴才接您進宮,排解苦悶。”

    李炟換了身衣服,隨高公公出門。

    “小神仙,到了皇宮,好好勸勸皇上,不能爲了一個不三不四的兄弟傷了龍體。”看來,高公公對靖惠王爺是真不感冒,人都走了,也不積點口德。

    “皇上也真是不容易,有這麼個不着調的兄弟不說,又冒出來個混帳公主。”高公公真不像是個公公,口無折攔地說着。

    “公主又怎麼了”李炟問道。

    “小神仙,也不怕你笑話。”高公公附在李炟耳邊,把蕭宏與永興公主的事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你說,一個是皇上的親弟弟,一個是皇上的親女兒,讓皇上怎麼辦皇上他能好得了嗎”

    “皇上怎麼處置的”李炟真替武帝擔心。

    “能怎麼處置,只能悄沒聲地辦了,皇上讓奴才去了趟附馬府,告訴永興公主蕭宏已死。公主自然明白皇上的意思,這不,昨兒公主也隨臨川王去了。”

    “事情都趕在一起了,真夠皇上受的”李炟感嘆。

    高公公笑了笑,沒有說話。如果不是高公公這個皇上的身邊人,事情能趕在一塊嗎如果那個不着四六的臨川王對高公公客氣點,事情能趕在一塊嗎說不定皇上心一軟,他還在牀上與永興魚水之歡呢宰相家奴七品官,這話不無道理啊

    李炟與高公公沿着御道邊走邊聊。不多時,來到皇宮南門大司馬門,過了大司馬門就是臺城。

    三國東吳時代,尚書檯設在這裏,所以叫臺城。臺城在玄武湖南岸,緊鄰雞鳴山,位於建康都城中部偏北地區。臺城城高二十多米,光石條做的城基就高達七米多,再用城磚包砌,堅固牢靠,城牆寬十米,牆上建有跺口,通道。城牆外面是四十米寬的官道,官道上一隊隊禁衛不分晝夜巡迴防守,宮城官道二百米之內不準搭建任何建築,作爲臺城前面的開闊地,便於城上官兵瞭望觀察。一旦敵人攻城,城牆上面的官兵可以居高臨下打擊敵人。

    登臨城上,東眺鐘山龍蟠蒼翠,山色空明,北望玄武十里煙柳,煙波浩淼,南觀九華塔影婆娑,寶塔高聳,西覽雞鳴黃牆青瓦,古剎鐘聲,蕩氣迴腸。

    城內有華林園,天淵池等,風景如畫。有武帝居住辦公的皇宮,宮內大小殿宇三千五百多間,宮殿巍峨壯麗,是當世獨一無二皇家宮苑。

    不知道爲什麼,李炟突然想起前世一首詩: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看着眼前繁華的建康,崇偉的宮城,如夢的秦淮,金粉古都一切不過是過眼煙雲。千百年來,唯有河邊垂柳,飽經風霜,見證着臺城興衰變遷。

    李炟和高公公直接來到武帝所在的太極殿。

    武帝正在打坐,見李炟進殿,指指面前的蒲團:“小神仙,坐吧”武帝明顯老了許多。

    “最近朕家事緾身,不能與神仙談佛論道,更沒有感謝神仙相救之恩,慌恐的很。”武帝一邊讓高公公倒茶,一邊說。

    “武帝身系江山社稷,百姓安危,李炟感佩有加,豈有不明之理。只是還請皇上保重龍體,皇上安,則大梁安,大梁安,則百姓安。”李炟勸慰道。

    “小神仙,是否願意在建康常住今後有什麼打算朕的身邊能有小神仙這樣的朋友,此生無悔矣。”武帝有些傷感。

    “我準備在建康住一段日子,多瞭解建康的風土習俗,多瞭解些南朝華夏文化。武帝,我是從汝南過來的,現在過了淮河就是大魏天下,鮮卑人發源於東北鮮卑山上,是一個沒有歷史,沒有文化的民族,靠馬背贏得天下。他們建國雖然也學習漢制,但只是有選擇地學習,他們重武輕文,不瞭解儒道文化,從骨子裏看不起流傳幾千年的漢文明。”李炟有感而發。

    武帝喫驚地看着李炟,這些問題他不是沒有思考過。當初,沈約、範雲他們推動他稱帝時,他並不是不願做皇帝,與做皇上相比,他更愛華夏三千年的文明,更愛詩詞、書畫、音律,甚至連藏傳佛教都達到了癡迷程度。

    “小神仙見解高遠,與朕不謀而合。當年我爲什麼要登上大寶皇帝的寶座是有you huo,但我更想要的是皇帝一言九鼎的權柄和威嚴,而不是錦衣玉食或皇宮三千佳麗。自南宋未年,朝綱荒廢不張,皇帝淫浪放蕩,導致南朝社會風氣的淫糜敗壞。這種局面如果不改變,早晚要亡國滅種,我幾千年華夏文明就會毀於一旦,炎黃子孫的根將要斷在我們手裏。”武帝說出了一段不爲人知的祕密。

    武帝停頓一下,接着說道:“ 聯繼承大統後,就是利用皇帝的權柄改革積弊,振興國家,富國強民。先後下詔放遣宮女,解散宮廷內府的女樂。派遣內侍離開京城,前往各州巡查,周省四方,觀政聽謠,訪賢舉滯,其有田野不闢,獄訟無章,忘公徇私,侵漁是務者,悉隨事以聞。將最真實的社會情況上報朝廷,以便及時制定政策。朕在朝門外設兩個信箱,如果民間賢士對治國有什麼好建議,可投書於謗木函,朝廷會認真考慮。如果賢士自認有管樂之才,也可投書於肺石函,朝廷自會量才施用。此舉雖然不是一套嚴格的系統,但卻靈活自如,得到了許多有用的人才。”

    “中下層地方官是社稷之基,朕經常是親自挑選賢明之士爲官,和他們講爲官做人之道。爲了激勵他們,小縣令治地有功,遷大縣令,大縣令有功,遷郡守。形成了很好的官員選拔機制,各地縣宰爲了升官,紛紛追求上進,官員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日益強盛,南朝的綜合國力逐漸走向強大。”講到這些,武帝一改往日的頹廢,兩眼放光:“早晚有一天,聯要大舉北伐,飲馬黃河灘。”

    李炟和武帝接觸這些天,還沒聽武帝講過這麼多話,武帝的宏大抱負也從來沒有向任何人講過,包括最要好的沈約、範雲、王柬等人。

    “皇上英明那拓跋小兒大魏皇帝,整天叫着飲馬長江,我們也到黃河溜溜馬。”高公公緊跟着說。

    武帝不悅地看一眼高公公,李炟知道高公公又多嘴了。

    不久後,高公公離開了皇宮,去了什麼地方沒有人知道。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