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燕王 >第235章 劃地留守
    兩天之後,宣威軍抵達占城國都毗闍耶三十里之外。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軍隊接近都城,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是大忌,何況還是外國的軍隊。

    宣威軍在三十里外紮營,楊叢義帶着張柳,跟章先生進入毗闍耶。

    毗闍耶雖是國都,但它並沒有想象的繁華。

    所過之處,目之所見,不管是街道,還是建築,或是熱鬧程度,似乎連湖州城也不,南洋小國果然是小國,即使佔據天時地利,成爲南來北往商船的轉站,它的富庶程度,還沒法跟大宋相,畢竟現在商路不通暢,海貿易的總量還不大,貴爲轉站也好不到哪裏去。

    楊叢義要去找大宋使節戴大人,章先生一進城,便第一時間將他送到戴大人住處。

    見章先生跟戴大人寒暄交談的模樣,他們還真是如章先生所說,在之前已經見過了。

    三人見面,楊叢義先問出使之事如何了,是否已經見過國王,出使完畢?

    戴大人說占城政局變動時,他已經在第一時間見過占城新國王闍耶訶黎跋摩,祝賀他登王位,大宋已經跟占城國交換國書,雙方締結了友好的雙邊關係,出使占城的任務已經完成。他等在毗闍耶沒有離開,是等宣威軍過來會合,如今他們到了,可以儘快離開。

    聽到這個消息,楊叢義很高興,戴大人出使順利,兩國結交,變成友好國家,那意味着他們能馬離開占城南下,追趕回易船隊。

    隨後,他將佔城邊境發生的事情,以及跟章先生達成的協議,原原本本跟戴大人交代清楚。戴大人是正使,代表皇權與朝廷,關於劃地留守之事,自然要他做主,也只能由他做主。

    楊叢義告訴他,宣威軍現在有兩千多人,他們只有五艘船,根本帶不走這麼多人,要是占城願意劃一塊方圓二十里的土地給大宋使用,那可以安置一千人留在占城,這麼做好處很多,一來大宋在占城,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南洋有一個立足之地,二來大宋跟南洋各國的聯繫會更加緊密,三來可以爲南下的大宋商人提供一些庇護和必要的幫助。

    大宋在占城留守一隊人馬,對占城國同樣有很多好處,占城周邊敵國林立,即使只有少量大宋人馬在此,其他家國要打占城國的主意,也得仔細考慮,大宋化制度、手工藝、建築等十分繁榮發達,一旦大宋人可以在占城停留,大宋的這些東西都會慢慢傳過來,相信用不了多久,占城會發展成南洋最好的國家。

    戴大人聽後十分高興,若是能在占城有一塊地方被大宋佔據,這相當於是拓土開疆啊,大宋在南洋從來都沒有立錐之地,如果此事成功,這等功勳必定可以讓他留名千古,皇一高興,升官封爵也不無可能!

    他向章先生徵求意見之後,章先生告訴他,此事成功的把握很大。

    章先生分析道,之前占城國不允許任何國家的軍事力量介入占城,哪怕一兵一卒也不行,那是因爲占城能接觸到的國家不是真臘、安南等敵國,是西方飄搖萬里之外的國家,他們的軍事或武裝力量進入占城,對占城一點好處都沒有,自然不會讓他們進來。

    但大宋不同,大宋是原大國,人口衆多,物產豐富,對周邊各國從來都是以禮相待,從來不會搶奪別國領土,大宋距離占城不是很遠,從廣州過來,如果順風,海船三五天能到,一旦占城有事,大宋在占城有人員留守,如果占城請求援助,大宋必然不會坐視不理。因此,大王應該會同意劃一塊地方給南下的大宋人留守居住。

    見章先生也認爲此事可行,戴大人很是高興,當即承諾,要是章先生真能辦成,大宋必有重謝!

    又閒聊一會兒之後,章先生告辭離去,作爲謀士,差事完成他自然要向大王回覆。

    章先生此次邊境之行,看到了機會,他作爲漢人熟悉原化人情,又精通南洋多國語言,若能讓占城跟大宋結更緊密的關係,必然能在兩國間發揮巨大的作用,在占城國的地位肯定會更高,話語權更重,說不定能出任高官,位極人臣!

    劃一塊地,留下大宋人,這件事一定要說服大王,一定要辦成!

    楊叢義已經深刻的感受到,語言不通有多麼不便利了。

    占城是南北海貿易的轉站,他想街看看毗闍耶到底有多少天竺和西洋的東西,哪些是大宋所沒有的,哪些能帶回大宋賣出好價錢,哪些能有大用處。可惜因爲語言不通,好不容易出去了,卻找不到他想去的地方。折騰一番,也只能作罷。

    如此這般,他才意識到,下南洋,去西洋,言語不通,恐怕寸步難行,別說做回易,跟其他國家交換買賣物資,不起衝突,能順利登岸不錯了。

    於是當他再次見到章先生的時候,便請他幫忙物色幾個精通漢語和南洋、西洋語言的人才。

    這對章先生來說易如反掌,不肖半天,便給楊叢義找來兩人。

    一個是占城人,名字叫伢伊,是一名常年跑海的小生意人。另一個是流落占城難以返回西洋的落魄商人,名字太長,楊叢義便叫他塞亞勒。

    兩人漢語都還較好,能較爲順暢的進行溝通,雖然有些話他們聽不太懂,但仔細解釋一下,還是能明白意思。至於他們掌握的其他語言,據說不下三四種,沒法親自驗證,姑且相信他們吧。

    楊叢義把他們兩個都留了下來,告訴他們只要能跟大宋船隊達到西洋諸國,會付給他們豐厚的報酬。

    伢伊本是生意人,商船翻沉,破產了,能出海掙一筆錢,他自然高興。

    至於塞亞勒,他前幾年從波斯灣來南洋,結果遇到騙子,不斷丟了貨物,連商船也沒了,這些年靠做翻譯賺錢餬口,離家多年一直覺得沒臉回去,可離家的時間一長,心態變了,現在有個回去的機會,還能獲得豐厚的報酬,他自然也高興,當即表示,他不光能做翻譯,或許還能幫他做生意,如果能多付一份報酬的話。

    對於這樣的人才,楊叢義不會放過,一百艘海船,多付一份報酬算什麼,或許真能好好利用。

    在楊叢義跟戴大人會合的兩天之後,章先生帶來了好消息,大王同意在毗闍耶城外劃一塊土地給大宋,讓大宋人在此安居,但同時提出了一個要求,這塊土地必須要派遣一個官員來管理。

    戴大人聽到這個消息,別提他有多高興了,差手舞足蹈。

    這是一件莫大的功勳!升官封爵,指日可待!開疆拓土,千古留名!

    楊叢義也很高興,可他想的跟戴大人不同。大宋在占城有了第一塊土地,接下來會有第二塊,隨着商人增多,以漢人的勤勞,大宋化的昌盛,以後占城成了漢人的國家,重回原統治也說不定。當然這都是後話,最關鍵的是,大宋在占城有一席之地了,大宋的商船在此地轉,不知道要少去多少麻煩,多賺回去多少錢。

    離開大宋,他才發現自己對大宋的感情之前感受到的要深很多很多。

    作爲一個外來人,之前他一直把大宋當成一個旅居的城市而已,總認爲自己其實是遊人,是客人,這裏不是故鄉,所以大宋的一切跟自己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大宋是好還是壞,都是客觀存在,任他屈膝投降,還是滅亡,都是咎由自取,冷眼旁觀是了。

    自從離開瓊州達到安南國之後,他才漸漸明白,不管他是從哪個時代來的,他一直都生活在原大地,走過的路,喝過的水,身體裏流淌的血液,過去千百年,依然是華夏不變。那時他纔打心底裏承認,大宋其實是他的故鄉,而他從來都不是在流浪,只是在尋找過往。

    在安南的那些天裏,他從心底覺得作爲大宋人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因爲大宋在安南這等小國面前真的是天朝國。

    一旦對大宋有了牽掛,楊叢義想大宋能更好更強大,所以時時都要維護大宋的尊嚴,處處都要考慮大宋的利益,這也許是經受十幾年愛國主意教育的結果吧。

    楊叢義不知道他的這種變化是好還是壞,但他心裏覺得愛國肯定是沒錯的!

    可愛國需要付出代價,絕大多數時候還是粉身碎骨的代價!但他現在遠離大宋,無依無靠,管不了那麼多,真有什麼代價,還是以後再說吧。

    土地劃定了,楊叢義陪着戴大人出城去交割察看。

    占城國王劃給大宋使團的土地很大,遠遠不止方圓二十里,初步估計,方圓五十里也不止,看着都是荒地,估計國王也不在意。

    在宣威軍營地裏,經過討論後,戴大人慎重的決定,這塊土地暫時由張彪帶領一千宣威軍看守,從安南帶來的金銀珠寶,留給他一箱,權作軍資和大宋領地建設之用,要求他在一年之內,在這片土地建造出供人住宿的房屋,開墾出能養活他們自己的良田。

    張彪多少有些不願意,占城真的是人生地不熟,相於留守,他更願意在海流浪,隨船隊去西洋。但楊叢義告訴他,占城也許是他建功立業的地方,留守營地要好好建設,建成永久的營地,軍隊訓練也不能荒廢,時刻記住宣威軍的名字。

    三天之後,戴驄、楊叢義辭別占城國王,跟章先生道別後,帶着一千宣威軍離開毗闍耶,離開占城,乘船南下。

    /49/4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