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燕王 >第524章 臨行準備
    陸家有民間數一數二的私人藏書,陸游天資聰慧,從小又刻苦攻讀,才學之高,自然毋庸置疑。

    參加鎖廳試的都是恩蔭之輩,多數沒有真才實學,區區一個鎖廳試,對陸游來說很容易,但他卻榜上無名,這讓他不得不認同楊叢義所言的真實性。

    若真是因爲他當年求官心切,費盡心力參加鎖廳試,結果排名在秦壎之上,爲秦檜所嫉恨,也不無可能,畢竟宰相和大學士也是要面子的,秦壎不是鎖廳試頭名,朝廷怎好順理成章給他授官拔擢?

    陸游越想越覺得楊叢義所言有理,之所以在去年科舉落榜,定然也是因爲秦檜,若他科舉榜上有名,而鎖廳試無名,那麼天子士子就會知道,鎖廳試不公正不公平,秦壎的鎖廳試名次就有問題,所以他在科舉中必須落榜,如此才能省卻秦壎的麻煩。

    想通這些,陸游頓時精神一振,他求官不得,科舉不中,不是他才學不夠,而是有奸人從中使壞作梗,讓他滿腹才學無處可用,要怪便怪朝中奸人當道,堵上了他求取前程的路徑。

    但隨即又低落下來,秦檜貴爲宰相,他的兒子是大學士,都是位高權重之輩,若真被他們所嫉恨,有他們在的一天,豈不是永遠不可能參加科舉?

    眼見陸游情緒起伏不定,楊叢義馬上告訴他,秦檜年事已高,之前又經歷禁衛刺殺,這幾年疾病纏身,恐怕撐不了幾年,天下人對秦檜痛恨已久,只是他一直身居高位,一旦身故,秦家將再無翻身之日。

    隨後,楊叢義勸說陸游,讓他靜等幾年,等秦檜病故,再去求官,或是參加科舉,必定成功!

    兩人在茶樓聊了很久,陸游的情緒漸漸穩定,在那之後,他才問起楊叢義這些年的經歷。

    他的經歷沒好什麼好說,簡單說了說,便說起今年所負責的回易,大致介紹了一番準備情況,而後便邀請陸游同行,不如去廣闊的南洋、西洋散散心,說不定等從他從海外回來,臨安就傳來了好消息。

    陸游沒去過海外,原本還有些興趣,但一聽說需要差不多兩年之久,頓時開始猶豫。

    楊叢義很希望陸游同行,但也不會強求,去還是不去,最終還是看他自己的意思。

    於是便讓他好好考慮,若是決定去,可以在十月中旬之前到泉州找他,那個時間他應該在港口。要是找不到他,就找沈縉,如今他是回易參軍,還在臨安回易處準備一些必要的物資,十月份也會去泉州。

    深聊一番,給陸游留下臨安回易處地址後,楊叢義沒有在山陰過多停留,當天下午離開山陰,返回臨安。

    回到臨安後,用了將近半個月時間,招募了十多名郎中和身懷醫藥之術的道人,而後乘船出臨安,順水到達明州昌國。

    昌國宣威軍營地,經過兩個多月軍事訓練,六千人如今已有幾分新軍的模樣,在到宣威軍營地之初他們已經按軍隊編制分成十二指揮,如今訓練有成,四名精武軍準備將和宣威軍副將,功不可沒。

    於是楊叢義代表回易處下令,新招募的六千人正式組建爲回易護衛軍,回易處副使湯鷽爲統領,四名準備將擢升爲副將各領兩指揮,宣威軍副將擢升爲正將領四指揮,一些行動聽回易處指揮。

    雖不知護衛軍是否是朝廷正規軍編制,但五人的職位驟然提升,意味着待遇翻倍,而手下擁有的兵力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頓時大喜,齊聲稱謝,欣然受命。

    隨後召集護衛軍各指揮領頭之人,當衆宣佈任命,他們的待遇也比普通士兵翻了好幾倍,欣喜不已。

    六千新人改編爲護衛軍後,馬上開始執行軍規,起臥訓練、行軍紮營,一切參照大宋軍隊條例執行。

    而後開倉分發武器,按正規軍要求組織集訓。

    在此期間,楊叢義去了一趟明州造船廠,大部分海船已經建造完成,只剩最後一批也快建造完畢。

    如今已快到九月,南風減弱,海上漸漸吹起北風,明州造船廠三十五艘海船交割,護衛軍隨即在一百名精武軍老兵帶領下,開始在船上訓練,只操練基本的升降帆和配合尾舵划動長槳轉向。

    九月初一,護衛軍四千人當先乘船坐三十艘海船從昌國營地出發南下,九月十二全員到達泉州港。

    泉州已經有不少商賈等待交貨,由於不放心本地官府派人看守港口,湯鷽一直未曾同意貨物交割,直到護衛軍到來,完全將泉州三個外港接手,把港口內的閒雜人員全部驅離,等待多時的商賈纔開始貨物交割。

    第一次回易,交割貨物時搬運工請的是本地人,看得再嚴密,也避免不了小偷小摸,造成的賬面損失雖然可以忽略不計,但給賬目造成的混亂,卻惹來許多麻煩,回易處不光要跟商賈揪扯,內部也是揪扯不清,耗費了大量勞力和精力。

    這次港口內再沒有外人,一切雜事全部交給護衛軍,四千人在三個港口一分,人手便有些捉襟見肘。

    精武軍駐訓在流求,離泉州很近,他們纔是真正的回易護衛軍,此時開始貨物交割,正是他們出動之時。

    一道命令隨即傳往流求精武軍駐地。

    五天後,一千五百名精武軍趕到泉州,分別駐守秀塗港、石湖港和蚶江港,接手港口防務。

    至此,護衛軍和精武軍共計五千五百人,將三個泉州外港完全控制在回易處手中,商賈交割貨物的速度驟然提速,一船貨原本需要一天才能交割完成,如今只需半天就行。

    泉州灣外,陸續趕來的商船在回易處引導下,按貨物種類不同,分別在秀塗港、石湖港和蚶江港靠岸停泊,在回易處完全控制下,一切井然有序。

    十月初,最後一批護衛軍帶着三船軍資軍械到達泉州,六千護衛軍全部在泉州彙集,一時之間,有些人滿爲患之感。

    湯鷽先來泉州建立的泉州回易處,是她父親親自坐鎮,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招募水手、舵手、郎中、道人和各類工匠,一個多月已經招募了不下四百人。

    此事有湯父幫忙,楊叢義省了不少心力,他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港口,協助湯鷽管理港口,交割貨物。

    截至十月中旬,已有將近八百萬貫貨物交割完畢,船隊何時出海,迫在眉睫,而朝廷卻沒有傳來任何命令。

    眼見北風越來越強,出海時機已經到來,楊叢義不得不召集湯鷽、沈縉、蘇仲、姚昶、郭青等人商議出海之事,讓他們早做準備,最遲在臘月初,船隊一定要出海。

    郭青有負責船隊後勤物資供應的經驗,九月隨護衛軍來到泉州之後,馬上開始採購船隊後勤所需,如今已經採購近半,再去臨安、明州一帶採購一批,基本就準備完畢。

    沈縉任回易參軍,代表楊叢義、湯鷽監管精武軍和護衛軍,處理一應事務。

    蘇仲、姚昶等精武軍除了要護衛港口,還得抽調兵力輪番出海,訓練海船、戰船隊形隊列,幾年前第一次出海,他們已經有經驗,現在只需要一一撿起來。

    回易處招募的水手、舵手、郎中、道人、工匠等隨船出海,提前適應海上顛簸和生活。

    經過商議,交割完畢堆積在港口的貨物,從月底開始分批裝船,做好隨時出海的準備。

    將泉州諸事一一議定之後,楊叢義急赴臨安,向朝廷彙報回易準備情況,並請朝廷定奪出海吉日。

    十一月初,他到達臨安,馬上找到黃琦,先向他彙報了回易準備情況,言明船隊今冬可以出海,各項準備基本完成。

    好久沒聽到回易處的消息,聽他這麼一說,黃琦大喜,馬上回復楊叢義,既然做好準備,朝廷馬上就會定下出海吉日,讓他好生等消息。

    楊叢義代表回易處上書五天後,朝廷的命令送達回易處。

    命令中說,楊叢義、湯鷽督造回易有功,對回易之事頗爲熟悉,回易船隊正副使由他二人分別兼任,不再另外派遣他人,望他二人同心協力,平安歸來。

    出海吉日,朝廷選定了兩個,一個定在十一月二十八,一個定在臘月初六,何時出海,由回易處自定。

    朝廷這次如此痛快,讓楊叢義大感意外。

    直到黃琦悄悄告訴了他一些內情,才恍然大悟,瞬間明白一些事情。

    楊叢義從黃琦口中得知,這次回易說是朝廷下令組織的,其實不是,完全是官家內庫出資,官家力排衆議,一意推行的,關於回易之事,全是官家做主,朝廷一衆大臣全都沒有插手,也不允許他們過問。

    黃琦還告訴他,爲此官家一連罷黜好幾個反對回易的官員,對回易諸事稍有拖延或不配合的也被調離。

    這次回易是官家的意思,而收益也全歸內庫,官家不允許任何大小官員私自插手回易,更不允許阻擾回易。

    這些消息,遠遠超出楊叢義預料,讓他心驚不已,一旦回易失敗,不知他和湯鷽將要面對何等殘酷的結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