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燕王 >第687章 別無選擇
    臘月二十六日,北伐軍圍攻汴京外圍縣鎮無果的消息傳回臨安城。閃舞..

    除夕已近,北伐無果的消息並沒有在臨安城內普通百姓間引發多少討論,但在朝堂上卻起了激烈的爭論。

    北伐久久無功,主和派馬上找到了藉口,立即上書,提議見好就收,應與金國議和,能維護既得成果更好,如果不能,可以把興仁府、徐州、濟州、歸德府還給金國,以此換取兩國和平。

    主和派依據有二,一是金國內部雖然有叛亂,但都是小疾,很快就會被平定,一旦金軍重新調回南方,報復大宋,恐怕不但宿州、亳州不保,恐怕想將兩國邊界繼續維持在淮河都不可能,到時候金軍飲馬長江,大宋危矣

    其二,便是天下百姓並無北伐中原之意,此等大事要消耗軍力、人力、物力不計其數,想當初大宋爲收復燕雲十六州,前後經略百年,尚不能成功,如今若無百姓支持,僅憑朝臣一時意氣,匆忙北伐,更不可能成功

    不但如此,主和派還威脅主戰派和皇帝,若不馬上停止北伐,推行輕稅薄賦的國策,恢復江淮農業生產,甚至有可能將大宋重新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可近兩年是主戰派掌握朝堂話語權,皇帝趙一心想要儘快成大事,建功業,搏名聲,加上他原本就跟對主和派不對付,此時北伐軍節節勝利,兵鋒直指汴京,哪裏會將主和派的話放在眼裏。

    對趙而言,此時能讓他聽進去的話,除了主戰派朝臣說的,就剩太上皇趙構了。

    但此時的趙構眼見北伐形勢良好,也不願多言,畢竟趙這個皇帝是他親自培養,並挑選出來的,該有的聲望就得給他,更何況他還是個表裏如一的大孝子,所以趙構也不會拆臺,讓朝廷退兵。

    趙此時不聽主和派意見,但卻不能不聽主戰派意見,然而主戰派意見並不統一。..

    半年前,隨着楊叢義忽然兵進興仁府,改變北伐局勢,主戰派中的激進派和保守派暫時擱置爭議,全力支持北伐。

    可在進入十月之後,北伐軍再無任何戰果,消耗糧草無數、輜重無數,卻吃了兩場敗仗,損兵近四萬人。

    九月底時,歸德府張浚手中有兵力近十二萬人,幾乎將江淮地區的絕大部分兵力調集一空,兵強馬壯,卻沒有取得更多更大的戰果,反而損兵好幾萬人。

    於是朝中激進派和保守派再起爭執。

    保守派主張固守興仁府、歸德府、許州、濟州,三五年後,等將這些土地、城池和百姓徹底收復,民心穩定,生產恢復,再集中兵力,一舉收復汴京、洛陽,甚至可以趁勝渡過黃河,收復北方更多土地。

    而激進派則主張趁金國內亂未平,一舉奪回北方舊地,若等金國平息內亂,金人調集大軍南下,大宋將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北伐良機,如果不能抓住個機會,恢復中原,必會被唾罵千秋萬世

    相反,若是北伐功成,定能再入史冊,流傳千古,永遠被後人銘記

    趙登基不久,又力圖革新,需要北伐來凝聚臣民之心,史浩和楊存中等保守派主張的籌備三五年,再行北伐事,趙並不認同。

    陳康伯等力主一兩年內,一舉收復中原,正合趙心意。

    於是,在張浚北伐不利,損兵折將,面臨主和派彈劾之時,趙明裏暗裏還是大力支持張浚,想要保住他北伐統帥的地位,因爲放眼整個大宋江淮地區,有資歷有能力聚兵十幾萬,統兵北伐的將帥,除了張浚,已無其他人。..

    西北的吳雖然也是與岳飛、韓世忠、張浚同期將帥,但他也年邁,況且他要在西北川陝地區抵禦西夏國和金人,根本不可能調他來江淮地區。

    整個大宋唯二的老資歷將帥,目前能在江淮主持北伐之事的,便只有張浚一人。

    若他不在軍中,剩下的李顯忠、成閔、吳拱等人,誰能擔當北伐統帥誰能服他們統轄

    吳拱早年一直在川陝,跟隨他叔叔吳作戰,雖然戰功無數,但調住襄陽沒多少年頭,他與江淮地區的軍將並無接觸,也沒在江淮地區與金人打過仗,目前來說,並不具備全權主持協調北伐之事資歷和能力。

    而成閔一直統帥步軍司,久居臨安,資歷雖有,但不近邊事,最近兩年雖在鄂州、信陽等地與金軍交戰,但戰果平平,終歸是能力有限,以他統帥北伐大軍,不說其他人,吳拱、李顯忠就會不服,難免會重蹈“任城之潰”的覆轍。

    再說李顯忠,他雖然在與金人作戰中戰功赫赫,軍中名聲和資歷都有,領兵打仗也勇猛,但他缺乏協調各軍的能力,有與邵宏淵不和,導致的“任城之潰”在前,朝廷也不敢把北伐大事,全權交付在他手中。

    最好還有一個軍中新秀,奇兵獨取興仁府,領兵屢立功勳的楊叢義,他領兵打仗的戰功實在耀眼,所以才能入眼,但他在軍中的資歷實在是太淺,雖是武學出身,可在金人南侵之前,他一直在主持遠洋回易,幾乎沒有從軍經歷,領兵打仗的經歷更少,甚至在此之前從未與金人交過手。北伐軍中,任何一個主將在軍中的資歷都遠超於楊叢義,就算不談資歷,單說領兵能力,他也只是統御四五萬人而已,統兵時間還不足兩年,北伐重任誰敢交在他手中

    江淮之地,除了他們四人,根本挑不出有可能接替張浚統帥北伐大軍,主持北伐大局的人。

    所以,不論張浚現在有沒有功果,他在北大宋伐大事中的位置都無人可以取代

    主和派知道這一點,爲了阻止北伐,奪回他們把持朝堂近二十年的權力,便瘋狂彈劾張浚,企圖將他從北伐統帥的位置上拉下來,在他們看來,甚至是主戰派和皇帝看來,只要張浚離開北伐大軍,北伐之事必定不能成。

    主戰派內的激進派和保守派在維護張浚這一點上,立場一致,要從江淮地區北伐,沒有張浚,基本不可能成事,他就是大宋軍中唯一一面還能豎起來的旗幟,他一旦倒下,北伐大軍必定士氣全無,誰也不可能收拾北伐殘局,楊存中不行,趙密更不行。

    主和派接連不斷的彈劾,被主戰派朝臣頂住,趙也就無需親自下場,正面跟主和派糾纏。

    所以久無戰果,甚至損兵折將的張浚,並沒有被朝廷責罰,連一句問責的話都沒有,只是詢問邊事,詢問何時能奪回汴京城。

    除此之外,一批批糧草、軍資,從江南運過江北,而後徵調大批民夫再往淮河運去,運至盱眙、宿州,直上歸德府。

    趙和朝廷對張浚的支持,幾乎沒有猶豫,當然北伐之事,也全都壓在他一人身上,這是何等壓力,張浚也心知肚明。

    前次從徐州北伐失利,楊叢義異軍北上興仁府,扭轉敗局,這件功勳在朝廷看來,有張浚一份,不論他有沒有參與指揮,北伐軍獲得的戰功,都跟張浚有關係,所以他才能很快從盱眙趕到歸德府,繼續主持北伐,所統帥的兵力甚至更勝從前。

    但張浚也知道,一旦北伐徹底失敗,他不光要名譽掃地,大宋軍中也不可能再呆下去,更不可能返回朝堂,大宋朝野都不會有他的安身之地。

    明知可能有這種結局,張浚還是沒有退縮之意,畢竟他也知道,除了他,如今的大宋已經無人能統帥幾十萬大軍,行北伐之事,不論是出於私心還是公心,既然被朝廷冷落二十年後重新啓用,他就要實現他的價值,做成他想做成的事。

    在張浚看來,與其默默無聞,老死鄉間,倒不如轟轟烈烈的來一場,北伐成功,青史留名,縱使不成,他搭上的也不過是殘軀老命,沒有半點可惜。

    就因爲有此信念,當張浚聽聞成閔兵敗通許,損兵三萬有餘,茫茫大雪中,他也沒有離開歸德府,南歸臨安請罪的打算。

    張浚已經打定主意,不論北伐之戰打成什麼樣,只要朝廷不下令讓他交接兵權離開淮北,他絕對不會主動請辭,誓要堅持到最後一刻,或是北伐勝利。

    風雪一起,年前已經無法再組織進攻,加之成閔部新敗,士氣衰落,留在杞縣與金軍近距離對峙,並不安全。

    張浚原本有意將成閔部調回睢縣,或是直接調回歸德府休整,等軍隊士氣恢復,再行北伐之事。

    不過由於成閔連續幾次在率軍撤退之時被金軍追擊,損兵折將,接到張浚的命令之後,他並沒有撤軍回睢縣,而是給張浚送去一封書信。

    信中說,大軍新敗,士氣低沉,一旦撤軍,稍有不慎,將士恐有潰逃之慮,不如繼續駐守大營,靜待士氣恢復。

    張浚也怕將士潰逃,致北伐失敗,便準了成閔所請。

    如此以來,就苦了歸德府的百姓,寒風呼嘯、茫茫大雪中,他們還得給駐守前線的軍隊運送糧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