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幼麟傳 >第361章 攻心計
    “謖以夷多剛狠,不賓大姓豪強,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惡夷爲家部曲,得多者欒世襲官。”

    ------《華陽國志》

    大軍開撥前夜,姜維召來霍弋,及隨軍的匠作首領——蒲元之子蒲團。

    他身爲平南將軍,領朱提郡太守,下達的第一道太守令,便是着二人即刻趕赴朱提郡,僱請當地嚮導,沿着朱提山脈探勘銅藏。

    朱提郡位於越巂郡以東,牂柯郡以西,益州郡以北,原是山名,漢武帝時置縣,後升格立爲郡。

    郡產白銀,質地精美,《漢書·食貨志》記載曰:“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是爲銀貨二品。”

    故朱提亦爲優質白銀之別稱。

    對於姜維之令,霍弋不疑有他,當即領命。

    蒲團卻奇道:“朱提以白銀出名,將軍怎知此地有銅?”

    姜維答道:“某在成都時,蒙丞相錯愛,贈《管子》一卷。《管子》書雲: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山。這朱提山脈,便是這四百六十七山之一,它不僅是貯銀之處,更是藏銅之山。”

    蒲團又問:“朱提山脈山頭林立、連綿不絕,怎知何處有銀,何處有銅?”

    姜維又答道:“丞相於《管子》一書中批註:山上有鉛者其下有鉒銀,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銅金。”

    他頓了頓,又道:“昔日丞相經略漢中時,某便與汝父蒲元一道,藉由此法,於褒谷口探得鐵礦一處,此法不必懷疑。爾等只管用心勘探,無論金銀銅鐵,只肖發現礦藏,某必重重有賞!”

    得了古之聖賢管仲和今之臥龍諸葛亮,以及當世大匠父親蒲元的背書,蒲團信心大漲,當下拜別姜維,在霍弋的帶領下,轉道向東,直奔朱提。

    “希望能順利探得礦藏啊。”姜維心中喃喃。

    自有周以來,華夏礦藏之探勘,主要依賴於“意外發現”。

    此時之南中,地廣人稀,幾乎算是化外之地,官府只能維持粗安,無法精細經略,故除了幾處易於發現的銀礦,大規模的勘探開採尚未開始。世人只知此處有銀,並不知還有儲量驚人的銅礦。

    而姜維卻知道,在後世,更名爲昭通的朱提以銅礦聞名,是爲滇銅之重要產地之一。

    歷史上,對此地銅礦大規模的開採,要從元代開始。

    到了清朝,滇銅年產一千餘萬斤,是清代全國鑄錢業的原料基地,產量盛時約佔全國銅產量的九成五,有“滇銅甲天下”之美稱。

    下知兩千年之歷史演變,這便是身爲穿越者的好處了。

    歷史上,諸葛亮攻略南中之策略、手段,已稱得上盡善盡美,穿越者只需遵照執行便是。

    但若在此基礎上,勘探出易世足用的大型銅礦,那麼不僅蜀中錢亂將迎刃而解,還能藉此徹底將南中豪族拉攏到漢室這輛戰車之上,進而將南中戰爭之潛力盡數挖掘。

    這纔是姜維心中,真正的不世之功。

    ******

    邛都城內,豪族大姓早得了消息,早早便置辦好酒席,備好軍資,靜候平南將軍和太守凱旋。

    此番高定夷亂,夷人不僅擄掠青壯人口,搶劫財貨錢糧,夷亂還徹底誤了農時,豪族大姓家家戶戶均損失慘重,苦不堪言。

    幸虧平南將軍憑空殺至,以釜底抽薪之策,一舉將高定徹底除去,也就此解了諸人胸中一口惡氣。

    二來,諸豪族誰也沒想到平南將軍這般年輕,正所謂前途不可限量,盡皆存了刻意結交的心思。

    故接風酒席奢華至極,各色山珍應有盡有,至於犒勞軍資,戶戶亦皆心甘情願,傾心奉上。

    不想那平南將軍爲人豪爽,但凡有人敬酒,毫無扭捏之態,必一飲而盡,一時賓主盡歡,宴席一連數日,諸人夜夜高歌,通宵達旦。

    在城內外駐紮的郡兵、無當軍自然也都有犒勞。

    美中不足的是,平南將軍與馬太守竟然帶了數千夷兵至城外,此舉頗讓人捉摸不透。

    諸豪族向馬謖討教,馬太守只說,爲了美故、定莋、臺登等地之安穩,只能抽走夷人青壯,不然夷人反反覆覆,叛亂或將再起。

    道理大家都懂,但數日之前,夷兵肆虐鄉野的慘像歷歷在目,頗教豪族心驚肉跳,不得安寢。

    更有甚者,這些夷兵見漢軍有賞賜,而他們沒有,有一日居然膽敢聚衆叫門,威嚇攻城!

    焦璜領着郡兵趕去彈壓,居然被趕了回來!

    就在諸人瑟瑟發抖之際、平南將軍派了一名叫張嶷的威嚴將軍,孤身出城,呵斥了一番,夷兵這才悻悻作罷。

    於是乎,豪族大戶在憂心之餘,對平南將軍更佩服上幾分,侍奉更爲周到,恨不得將他永遠留在邛都纔好。

    如是過了七日,這一夜,宴會正酣,姜維忽得舉杯請辭道:

    “在邛都數日,蒙諸位款待,着實榮幸。正所謂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此番高定之亂已平,本將身爲朱提太守,明日當趕赴駐地,在此謝過諸位,望高山流水,再會有期!”

    諸豪族擔心夷兵難以約束,哪裏肯讓他走?紛紛挽留,更有甚者,拉住他的手臂,痛哭哀嚎不止。

    直到姜維板起面孔,痛斥道:“陛下着本將平息南中叛亂,眼下雍闓跋扈於建寧,朱褒反叛於牂牁,兩地百姓水生火熱,爾等卻一味阻撓,是何居心?豈非欲某抗旨乎?”

    諸豪族見他發作,這才作罷。

    有一豪族族長壯者膽子,作揖道:“將軍軍務繁忙,我等自不敢久留將軍。只是……城外這些夷兵,呃,敢問將軍作何打算?”

    姜維脫口道:“這些夷人本就屬於越巂郡,自然交由馬府君管轄。”

    馬謖亦露出爲難的表情,頷首道:“本太守責無旁貸,必會約束好夷人青壯,不使爲亂。”

    他雖應承下來,但誰都能看到,馬太守的眉頭都快擰得出一個“川”字了。

    豪族見此情形,盡皆譁然。

    當下有一半豪族家主圍住馬謖,苦勸不可;另一半拉住拉住姜維,只說“將軍三思”。

    鬧騰半晌,馬謖終於在這些人的推拉下,對着姜維道:

    “伯約,在場諸位對某之才能不甚放心,恐難以彈壓城外夷兵。還是請你將他們帶到朱提罷。”

    諸豪族口中齊稱“不敢,不敢”,只是面上那渴望的神情,早已將他們“是啊,是啊”的心思顯露無疑。

    姜維卻大怒道:“我小小朱提一郡之地,沒有越巂郡鹽池之利,哪裏供養的起這數千人夷人大軍?幼常兄,你莫不是害我?”

    還不待馬謖再說話,有毛氏族長急道:

    “將軍莫急,既然這些夷人出自越巂,所需軍餉錢糧,自由我等承擔,不敢費將軍一錢一粟啊!我毛氏忝爲邛都首姓,願意認領五百兵卒之兵餉錢糧!每月派人送往朱提,不敢有違啊!”

    有他首倡,其餘大姓彷彿得了明示,頓覺醍醐灌頂,亦紛紛表態。

    “我朱氏願認領三百兵!”

    “董氏也願認領三百!”

    “呂氏不甘人後,願領二百!”

    在場豪族你一句,我一句,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把四千夷兵的軍餉支應認領完畢。

    馬謖作勢緩頰道:“伯約,你瞧,我越巂大姓向來忠於王事,你便好人做到底,遂了諸位的願吧!”

    姜維假裝思慮良久,終於在衆人期待的眼神中,長長嘆了口氣,無奈道:

    “也怪某貪杯,飲了諸位這許多好酒,此時若不答應,倒顯得小氣!罷了罷了,俗話說喫人嘴軟,誠不我欺也。”

    衆人知他同意了,齊聲歡呼起來,紛紛恭維:“將軍仁義啊!”

    馬謖趁機又替衆人表功:

    “若這些夷兵平亂有功,還請伯約莫要忘記我越巂諸姓,此中也有在座諸位一份功勞啊。”

    姜維拍着胸脯道:“這是自然。若夷兵立功,本將自當向陛下表彰諸位的衷心,指不定還能得朝廷賜下一官半職。”

    諸人聞言,盡皆大喜。

    有一氏族長,登時便要做軍餉認領狀,其餘諸豪族有樣學樣,紛紛要在認領狀上簽字畫押。

    有離家近的,旋即就送來夠半年的錢糧軍餉,說是預支,請平南將軍莫要推辭……

    諸人盛情之下,姜維作態欲要推辭,反倒惹得諸人忿怒,無奈之下,只得抱拳謝過。

    好一夜熱鬧!

    ******

    翌日清晨,姜維高坐白馬,收拾好輜重,領着無當軍與夷兵,在與越巂衆豪族大姓的依依惜別中,領軍東去。

    馬謖親自送出十里。

    行至相別處,兩人眼神甫一交匯,彼此眼底那會心的笑意,便再也藏不住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